送陆鸿渐山人采茶赏析 茶联赏析

         

在我国,凡是有以茶联谊的场所,诸如茶馆、茶楼、茶亭、茶座等的门庭或石柱上,茶道、茶礼、茶艺表演的厅堂内,往往可以看到以茶为题材的楹联、对联和匾额,这既美化了环境,增强文化气息,又促进了品茗情趣。

收集茶联若干,与众友赏之。

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无须花

录自:北京万和楼茶,寥寥14字,点出茶人、文人喜好。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录自:上海一壶春茶楼,巧妙道处茶楼意境和茶中意境。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多见于茶楼食店。出自清代乾隆年间广东梅县叶新莲之手,联语通俗易懂,辛酸中有谐趣。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此联为清代广州著名茶楼陶陶居楹联。将东晋名人陶潜,陶侃嵌入联中,“陶陶”二字嵌得自然得体。   

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笔画不出  

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录自:重庆嘉陵江茶楼,立意新颖,构思精巧。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录自:上海天然居茶楼,匠心独具,顺念倒念都成联。

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足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录自:五岳衡山望岳门外,赏文思茶,吸引游人驻足。

汲来江水烹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录自:焦山自然庵,出自清郑燮之手,仅仅14个字,就勾勒出焦山的自然风光,使人吟一联而览焦山风光之感。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录自:成都望江楼,为清代何绍基书写,一联写活了望江楼。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录自: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赞美名茶,为名茶扬名更是别出心裁,不是广告胜似广告。

水汲龙脑液  

茶烹雀舌春

出自明代童汉臣,茶之品位描绘手法绝妙至极,一直流传至今。

扬子江中水  

蒙山顶上茶

仅仅10个字,把品质优异的蒙山茶跃然纸上。

竹无俗韵  

茗有奇香

人们常说竹解心虚,茶性清淡,竹被视为刚直谦恭的君子。同样诗人们也说“茶有君子性”,茶总是和精行俭德之人相模拟。正因如此,茶竹结缘。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此联为清代名士溥山所题。作者是画家,也是诗人。此联恰是一幅素描风景名画,潇潇竹雨,阵阵松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调琴煮茗,读书赏月,的确是无边风光的雅事。将此联与任何一幅山川煮茗图相配都是不俗的。

秋夜凉风夏时雨  

石上清泉竹里茶

秋夜凉风,夏时阵雨,其清爽,其舒逸,有何能比?松涛环绕,竹林婆娑,唯此境隔竹支灶,听风声水声,始可与夏雨秋风相配。

竹荫遮几琴易韵  

茶烟透窗魂生香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赏析 茶联赏析

园中置几案,扶瑶琴,隔窗有侍童烹茶,茶烟透窗,为墨增香。竹生水畔,荷香暗动,月上中天,影落荷池,其情其景让人顿生隔世之意。

融通三教儒释道  

汇聚一壶色味香

这副对联是当代书画家王梓梧(中央统战部赠送澳门回归礼品画《九九归一图》的作者)书赠丁以寿的,对联中无“茶”字,但茶又无处不在,很好地表现了茶与儒释道不解之缘。

空袭无常贵客茶资先付  

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出于抗战时期重庆某茶馆,寥寥数语,平淡无奇,感伤时局,却见真情,隐刺官家,令人啼笑不得,荡荡民心,尽在言外。

奇乎不奇不奇亦奇  

园耶是园是园非园

录自:西安莲湖公园 “奇园茶社”。上下联第一字把“奇园”二字分别嵌入,别至有味,然而当时人们只知是一副趣联,却不了解其中的真意。直到后来,报纸披露该茶社原是西安地下党的一个秘密交通站,人们才明白“不奇亦奇,是园非园”奥秘。

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洗热客  

两头岭路须将危险告行人

出自绍兴驻跸岭茶亭。联中措施辞含蓄,寓意深刻,既表达甘泉佳茗给路人带来一丝清香,又道出人生旅途的几分艰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6851/72826372500.html

更多阅读

经典品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三十三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

方鸿渐与唐晓芙的爱情 方鸿渐和唐晓芙

此次假期,我又把珍藏的《围城》翻阅了一遍。字里行间的诙谐幽默至今仍如初读时那般能令人开怀一笑。只是,每当读到方鸿渐与唐晓芙的爱情,总不免内心生出许多的感慨。唐小姐这个“二十左右的娇小女子”在钱仲书先生笔下,在方鸿渐眼中是那

评钱钟书《围城》之方鸿渐形象 围城方鸿渐主要经历

评钱钟书《围城》之方鸿渐形象内容摘要:方鸿渐是《围城》中的主人公,他无用以至无能,怯懦、迷惘,面对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缺乏理性和对抗精神,他的行动无力,甚至龟缩在虚无的精神内壳里不行动,致使他的人生“围城”成为“围城”人生。他的

方鸿渐形象分析 简析方鸿渐人物形象

方鸿渐形象分析 班级:1205班姓名:王悦《围城》这部小说与游记小说有相似之处,整部小说以主人公方鸿渐的旅途为线索,鸿渐在旅途中遇到形形色色若干人等,发生了一系列故事。这部小说同时描绘了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心理抗争和心理挣扎。方

声明:《送陆鸿渐山人采茶赏析 茶联赏析》为网友讨你半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