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曹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胜出?曹操胜出的原因

  以前所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战争。自然,曹操在这次战争中取得了胜利,那么袁绍为什么战败,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第一,曹操有大战略思想,袁绍做事情想当然。曹操这个人做事有分寸,在战争之前,总是要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然后集思广益,善于分析每个人提出的意见,往往能够做出最合理的判断。比如在孔融提出袁绍兵力强大的时候,是曹操能够很快判断出袁绍是个表面强大的人。而袁绍做事情总是虎头蛇尾,要么急功近利,要么裹足不前。

  第二,曹操识人,袁绍昏聩。曹操这个人对人的判断力很敏锐,对郭嘉委以心腹,认为这是:“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对荀彧,曹操则称“吾之子房也”。而袁绍察人不明,对忠臣田丰沮授的忠言逆耳充耳不闻,甚至被贬下狱,让人遗憾。

袁曹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胜出?曹操胜出的原因

  第三,曹操作战不拘一格,袁绍墨守陈规。战场瞬息万变,如果不能抓住有利战争,自然功亏一篑。曹操战白马,用降将关羽,杀死对方大将颜良,除了心头大患;而后,采用谋臣之计,麻痹了文丑,以致文丑也被杀死。袁绍没能抓住有利战机,当年进军的时候,一个儿子害病就让他心神不宁,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袁绍此人注定不能成就大事。

  第四,曹操巧妙利用许攸反水。许攸曾经是袁绍手下极为重用的谋士,二人交厚,战争关键时刻,袁绍却对许攸起了戒心,并要杀死许攸的亲眷,无奈之下,许攸截过曹操告急的文书,前来上曹营请降。曹操闻听,鞋子没穿,就慌张迎出大帐。然后推心置腹,后来在许攸的建议下,连夜奇袭乌巢,断了袁绍的粮仓;而袁绍在重要的粮食储备地方,却用了只知道喝酒的将军淳于琼,致使军心慌乱。

  第五,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不仅有自己的家乡的子弟,而且还有收降的名将。以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谯沛旧将和张辽徐晃归降的大将并驾齐驱,驰名疆场,战功赫赫。而袁绍出兵,要么用些有勇无谋的大将颜良文丑,要么用自己的儿子袁尚袁谭,以致张郃高览这样的名将没有用武之地。

  第六,当然最主要的曹操挟天子以令将诸侯,善打政治牌。以皇帝的命令统令四方;而袁绍以下犯上,固步自封,拒绝了当时臣下迎奉天子的建议。总之,官渡一战,新天下耳目。袁绍这个四世三公的后人,所谓河北最大军阀,也不过尔尔。打败了袁绍,从此,曹操一统天下的豪情更加高涨。想起了曹操那首《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的,不是曹公,谁有这样的豪情壮志,难怪毛主席也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看起来,老人家对曹操也是很仰慕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7551/948810581135.html

更多阅读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曹操和杨修的故事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1800年以来,由于受《后汉书》、《三国演义》的影响,后世人一直以为,杨修死于小聪明,并且言之凿凿地举出多个实例加以注解。诸如曹操在新修的相府大门写下个“活”字,杨修令将门改小;曹操在酥饼盒子上写了“一盒酥”,杨

一心一统天下的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 太平天国之天下一统

一心一统天下的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曹操从公元204年占据邺城,经过他苦心经营,邺城实际上成为东汉末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一切政令皆出于此,许昌的汉献帝已经成为打着皇帝旗号的傀儡。那么,位极人臣的曹操为何不代汉称帝呢?我认为

曹操为什么刺杀董卓没成功 曹操行刺董卓

(10)曹操为什么刺杀董卓没成功 董卓躺在床上,曹操如果挥刀乱砍, 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乱砍, 是完全有可能令董卓当场毙命的, 即使董卓从镜子里发现了, 也是来不及反攻的,可曹操为什么不和他拼命呢? 今天我们来分析这个问题。甲方. 最

声明:《袁曹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胜出?曹操胜出的原因》为网友无情少年毒如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