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时代不同了,结局也不一样——
蚂蚁拼命地工作,生产出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自己舍不得享用,全都低价卖给蚱蜢。蚱蜢享受着蚂蚁创造的财富,优哉游哉地问道:“你卖我这么多东西,自己不要点什么吗?”

蚂蚁答道:“你那里有蝗虫银行,我可不可以把钱存在你那里?我借钱给你花。你可以用这些钱买我的商品,这样,你获得了物质享受,而我增加了外汇储蓄。”
蚱蜢欣然同意。蚂蚁也很高兴,自己辛苦的劳动有了回报,而且积累了外汇财富。蚂蚁和蚱蜢各取所需,彼此都很快乐。
一天,蝗虫心生一计,对蚂蚁说:“能不能借我一个苹果。”蚂蚁爽快地答应了,蝗虫写下欠条:“借蚂蚁一个苹果,价格一元蚂币。”接着,蝗虫把苹果卖给蚱蜢,换了一元蚱币。
蝗虫拿着赚到的一元蚱币又回到蚁巢,按照规定,换了八元蚂币,然后,买了八个苹果,一个苹果还给蚂蚁,剩下七个苹果又卖给蚱蜢。如此往复,蝗虫手里的财富越来越多。
有人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蝗虫深谙其中之道——蚂蚁政府规定了八元蚂币必须换一元蚱币。而蚂蚁认为只要能出口赚外汇,就是好事,而且蚂蚁政府也鼓励这样做。因此,蚂蚁就拼命把商品廉价卖给蝗虫,只要能赚到外汇就行。
蝗虫的银行有了钱,就低息借贷给蚱蜢,甚至给蚱蜢开办了信用卡,让它提前消费。蚱蜢更是风流快活,不仅可以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而且可以用从蝗虫银行借来的钱盖别墅、盖大楼。因为,蚱蜢听蝗虫说,搞房地产最赚钱。
蚱蜢一门心思地打造自己的蚱蜢乐园;蚂蚁也乐此不疲,毕竟,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况且存折上的数字也在不断增加。
后来,蚱蜢发现,随着资金不断流入,土地价格上涨。它需要更多地借贷,才能更多地建造房屋。于是,蝗虫找到蚂蚁说,要想增加财富,保持“世界工厂”的荣誉,就要把钱不断地借给蚱蜢,这叫做“跨期交换”——现在向蚱蜢提供商品,来换取未来的还款收益。
蝗虫利用自己的银行地位与金融知识操纵游戏,为自己谋利。蚂蚁根本就没有察觉,即便察觉了,蚁王也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蚂蚁们辛苦赚来的财富早被蚱蜢吃喝玩乐花光了,或投资在住房等不可贸易的资产上面,要想从蚱蜢手里把借出的钱追回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终于有一天,蚱蜢窝的土地价格见顶,蝗虫慌忙追着蚱蜢要求偿还资金,蚱蜢只好出售资产,还停止了蚱蜢乐园的建筑,蚱蜢窝和蚁巢两边的工作岗位都消失了,财政赤字飙升。
此刻,蝗虫找到蚁王忽悠道:“一定要帮助蚱蜢摆脱危机,如果不这样办,借给蚱蜢的钱就有可能打了水漂儿。”蚂蚁政府一听害怕了,因为他们积累的财富全都变成蚱币并通过蝗虫借给了蚱蜢,万一如蝗虫所说,将会引发政治和经济危机。于是,它听从了蝗虫的建议,继续借钱给蚱蜢。
勤劳的蚂蚁本希望通过向蚱蜢低价出售商品和积累蚱蜢的债权而脱贫致富,甚至实行汇率紧盯制度,保证蚁巢的商品以极其廉价的价格占领蚱蜢市场。不幸的是,善良的蚂蚁无法阻止因蚱蜢的贪婪而引发的财政危机。当蚂蚁要求蚱蜢削减支出,减少借债时,蚱蜢大笑道:“我从来没有让你借给我钱。如果你不想借给我钱,那就让你的货币升值。这样我可以自己制造以前购买的商品,而你也不必再借给我钱。毕竟我的生存,我的就业是第一位的。”
此刻,蚂蚁才意识到:“如果你欠银行一百元,你会有麻烦;但如果你欠银行一亿元,有麻烦的就是银行。”
面对蚱蜢的狡辩,蚂蚁无奈地对蚱蜢说:“那好吧,你可以用商品来偿还所欠的债务。”蚱蜢为了逃债,于是利用通货膨胀,迅速削减了债务价值,蚂蚁的储蓄急剧缩水。严冬到了,蚱蜢靠着蚂蚁提供的各种食物,过得挺滋润;而蚂蚁攥着手中一大堆蚱蜢的欠条,看着空空如也的蚁巢,饿死了。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