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急中生智 刘邦见秦始皇的故事 刘邦急中生智抚慰军心 刘邦急中生智

  刘邦见秦始皇

  刘邦虽然出身乡野,但是他的雄心壮志,他的野心却是早就有迹可寻的。

陈道明扮演的刘邦剧照

  刘邦在起义之前,就是一个破皮无赖,他的家人和乡里人都觉得他无甚大志向,别说是经营商业,就是家里的几亩薄地,他也是不会做的。一事无成的刘邦也就没有什么收入可言了。就连他的父亲,也一直认为刘邦比不上兄长,无法做出一番事业来。等到日后刘邦君临天下之时,他还拿此事与刘父说笑。

  刘邦丝毫不把这些闲言碎语放在心上,依然如故。刘邦在年少之时,非常仰慕魏无忌的为人,于是千里迢迢地跑到大梁去拜访魏无忌,可惜魏无忌已死了。无缘得见魏无忌的刘邦就退而求其次,拜入了魏无忌昔日的门客张耳门下。哪知却与张耳颇为投机,两人因此成为莫逆之交。直到魏灭亡,张耳亦被通缉,无奈之下,刘邦就回到家乡做了泗水亭的亭长。

  泗水亭亭长虽然只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官职,刘邦却也因此与当地的官吏们熟悉起来,进而积累了一些名气。

  作为泗水亭的亭长,刘邦时常要送囚犯去咸阳,就这样遇到了秦始皇出巡的大队人马,气势十分宏大,所有人远远见到就纷纷跪倒在地,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刘邦亦跪倒在一片人群里,与众百姓低着头,瑟缩着身子的模样不同,刘邦稍稍抬起头,他远远地看着秦始皇坐在一架装饰得十分华美的马车上,威风八面。

  刘邦出神地看着,不自觉地就喃喃出口道:“大丈夫当如此啊。”语气中除了羡慕,还暗藏着决心,眼中闪烁着发亮的光。

  这就是刘邦见秦始皇的故事,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刘邦的野心。

  刘邦急中生智

  刘邦能够坐上龙椅,除了他的身边有谋臣良将之外,他自身的聪明机智、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刘邦画像

  当年,汉军东出,讨伐项羽。经过彭城之战之后,于荥阳与楚军形成了对峙。此时,项羽所率领的楚军和刘邦所率领的汉军长期相持,难较高下,两军将士经过久战也都疲惫不堪。年轻力壮之士被艰难的军旅生涯所苦,而年老之士和弱小者则为了保证军需供应而频频运输粮草而疲惫非常。

  为了能够早日决出胜负,刘邦和项羽就隔着山谷谈话,项羽就像刘邦提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两个人单挑。刘邦出生乡野,而且年纪已近花甲之年,如何是出身名门,素来以勇武闻名,又是正值壮年的项羽的对手。刘邦自知不敌,又感到项羽实在奸诈,气愤之下,破口大骂。项羽听闻后,十分生气,一怒之下就让早就已经埋伏好的弓箭手袭击刘邦。刘邦毫无防备,被一箭击中了胸口,伤势颇重。

  但是刘邦却一把折断箭羽,然后按着脚趾头大喊:“哎呀,我的脚趾头被敌军射中了。”就这样别人都以为刘邦受伤的只是脚趾头而已。刘邦这样做只是为了稳定军心,否则在这样两军相持的关键时刻,主帅受伤,必然会动摇军心,让楚军有机可乘。

  之后,刘邦本想躺在床上养伤,但还是听从了张良的意见,带伤前去抚慰将士,这让原本还有所怀疑的项羽打消了疑虑,没有趁机对汉军发起进攻。

  这就是刘邦急中生智的故事。刘邦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可以急中生智,可见刘邦是一个有智谋的人。

  刘邦性格

  刘邦从一个小小的泗水公官吏起兵到统一天下立汉称帝,他在最终能取得成功与他自身的性格有着难以分割的关系,那么他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刘邦急中生智 刘邦见秦始皇的故事 刘邦急中生智抚慰军心 刘邦急中生智

汉高祖刘邦剧照

  首先,刘邦胸有大志,深图远虑。秦朝律令严苛,刑罚残酷,遂加剧社会矛盾,引起百姓反抗,刘邦深明这一点,于是他致力建造仁德的形象,待人礼善,懂得笼络人心,博得支持。

  其次,刘邦能在楚汉之争中取得胜利,夺得天下,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他懂得用人,选贤任能,人尽其职。刘邦本身不善军事,却统领一群谋士将才为其打天下,是因为他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且礼贤下士,能听取其意见。

  此外,刘邦头脑灵活,相机行事,他以迅速的应变能力随时调整战术,脱身困境、出奇制胜,且目光长远懂得隐忍不谋小利,为其称帝路上扫除了众多障碍。

  作为一代君主,刘邦本身性格中除去闪光点之外,也不免有一些自身的缺点局限。刘邦显著的一点是他多情好色爱财物的特点,他进入咸阳后,就被秦国的美女迷得不思战事,留恋辉煌的皇宫与宝物,且一生也有多个妻子,也因此带来不少争宠夺位的麻烦事。还有一点,刘邦是十分自私且胆小的,他在逃命中,曾屡次将一双儿女推下车只为了使行车更快,是极其狠心的。最后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刘邦晚年多疑猜忌,变得心狠手辣,为稳固自己的政权统治,诛杀当年帮他南征北战打天下的功臣,且手段残忍,冷酷无情。刘邦的性格之复杂,极其丰富值得我们细细探究。

  刘邦项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社会动荡,此时民间反秦势力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两支队伍,即刘邦立汉王继承项梁带领的农民起义军,以及项羽继项梁之后领头的楚兵,分别于河汉河北推翻秦朝统治,于是二者相争,即称之为楚汉战争。

刘邦与项羽影视剧照

  起初刘邦的势力大不如楚,无论是抗秦或是楚汉相争,项羽几乎百战百胜,而刘邦丝毫不懂得如何带兵打仗,唯有一点,助其反败为胜最后打败项羽的是刘邦目光长远心胸宽广,懂得用人,重用谋士大将,悉心听取其意见,选贤举能,正是靠着他的功臣们为其攻下了一座座城池,一步步扩大了势力。而项羽性情暴戾自负,个性强,手下将士多为贵族才能平平,且在谋略上不及刘邦,鸿门宴上放过刘邦一马,为日后埋下了祸根。

  楚、汉之间原本互相约定各据一方互不侵犯,谁料刘邦听从大臣张良、陈平的意见,便起兵攻之欲趁其羸弱不备时一举拿下,便派兵出击项羽军队,将其团团围住。此时项羽正处于势力最薄弱时期,手下已无兵将,且军备粮畜不足,岌岌可危。到深夜时,项羽听见围着他的部队都唱起了当地的楚歌,便心生惶恐,疑虑汉军是否已经逼近,敌军中为何有如此多楚人。于是项羽心中早已没了斗志,与心爱的虞姬互相喝酒唱歌,唱罢引得众人热泪盈眶,心生悲伤。

  项羽已无心作战,便领着余下为数不多的几百名兵士突围敌军的包围边打边往南逃,直至乌江,项羽已没有脸面去见父老乡亲,于是挥刀自刎了,一代西楚霸王便这样消失了。

  刘邦为什么能当皇帝

  在刘邦和项羽争霸中,堂堂的西楚霸王竟然败给了一个无赖汉王,让人无法理解。其实,刘邦能当上皇帝是有原因,这其中有刘邦自身的素质所在,也有时势和运气的所在。刘邦身上所具备的领导才能是项羽望尘莫及的,而时势也造就了这样的一个平民皇帝。

吕良伟版刘邦

  刘邦有数不清的缺点和道德问题,但是他的个人素质更符合皇帝的要求。在个性上,刘邦豁达豪爽,勇敢无畏,心胸开阔,用人有道,做事不拘一格,能屈能伸。他早年虽然无所事事,但是广交好友,这时期结交的人后来几乎成了创建和稳定汉朝的中流砥柱,而且随时都敢当领导者,大方与其他诸侯分享利益。刘邦能为了目标不择手段,不管是欺骗对手还是贬低自己。在政见上,刘邦拥有出众的政治才能和高远政治眼界,制定了以关中为后援地,进可攻、退可守的争霸策略,即使屡战屡败,也很容易再出击。他还通过约法三章笼络民心,用利益拉拢其他势力。

  刘邦经过了多年的积累,不管是在人脉还是阅历,于是抓住了反秦起义的时机,从起事到后来的争霸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顶峰。他是顺应时势的英雄,以一个普通平民的身份在反秦争雄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最终完成了那个时代所需要的使命。那个时代不需要项羽那样过重的杀戮,而是希望有刘邦那样与民约法三章的治理模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0351/605075652352.html

更多阅读

解离的真实——秦始皇 解离的真实在线阅读

解离的真实——秦始皇最近因为一部小说,对秦始皇观感大变。百度了一下秦始皇的生平,崇拜不已。如此有作为的千古一帝,在司马迁非古厚今的《史记》中,居然成了一个形象阴鸷、残虐不堪的暴君。世人非议秦始皇无非拿统一六国的杀戮、大

秦始皇兵马俑一日游攻略 兵马俑旅游攻略

秦始皇兵马俑一日游攻略——简介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亟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

★★秦始皇死前发生的三件怪事 新疆库尔勒市发生怪事

秦始皇在39岁完成统一大业,待一切尘埃落定后,年近半百的秦始皇打算尽享万世之尊,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和奇方怪法。然而,秦始皇却在49岁进行第五次大巡游时,暴毙身亡,蹊跷地死在了巡游途中。秦始皇身亡时前,发生过三大怪事……通过焚烧

近观秦始皇 秦始皇生死观

当代历史小说作家王文中先生,倾尽家财,访遍战国七雄古战场,历经8年,用笔(而不是用电脑)写下了洋洋200万言的人物大传《秦始皇》。他用“霸道”二字形容秦始皇,他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霸道的男人。他霸道地书写山河!他霸道地挥霍皇权!他霸

子婴应该是秦始皇的堂兄弟 堂兄弟

子婴应该是秦始皇的堂兄弟(神仙湾老宋观点)附:王立群论子婴上一讲我们讲到赵高成功地杀掉了秦二世,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但是也就在赵高杀掉秦二世不久,赵高自己本人也被人杀掉了,而且杀赵高这件事,杀得是干脆利索,一点悬念都没有。那么我们就

声明:《刘邦急中生智 刘邦见秦始皇的故事 刘邦急中生智抚慰军心 刘邦急中生智》为网友西瓜硬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