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 禅让专业户,老曹家绝学 | 马伯庸专栏

文_马伯庸(专栏作家,著有《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


“禅让”大家都听说过,是中国上古时的一种政治制度。


禅让制度最特别的一点是,它不是血缘交替,而是唯才是举。古代的三位贤明之主,尧舜禹,尧把权力禅让给了舜,舜又把权力禅让给了禹。后世之人大力褒奖这种举动,认为这代表了最高的道德水准,几乎可以称为圣人之行了。


讽刺的是,禅让这件事,到了大禹也就完结了。接下来,大禹把权力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开启了夏朝,正式开始了绵延几千年的血缘继承制——父死子继弟继侄继,总之不能让外姓人得了便宜。


“禅让”就这样成为了一个传说,束之高阁,成了道德标杆。大家都在交口称赞,但没人会真的这么干。


不过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他们应该庆幸古人发明了“禅让”这么一个词。政治家们不免会碰到谋朝篡位的事情,让一个新皇帝取代旧皇帝。“篡位”这个词不好听,上不得台面,他们需要一个合乎法理、礼法以及道德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让一个外姓人来接替权力,而不是血缘继承。


“禅让”这个词,简直是一块完美的遮羞布。它的运作原理符合政治需求,其本身又具备了极高的道德属性。篡位者可以把整个夺权行为包装在禅让之下,宣称要效仿古代先贤,简直太好用了。


最先想到“禅让”这个好处的,是王莽。他逼着刘婴搞了一场禅让的闹剧,走完了权力交接的流程,大新取代了西汉。天下人一看,哦,禅让这事原来还能这么玩,都学会了。第二次玩的人是曹丕,他逼迫汉献帝也搞了一次禅让仪式。




禅让的流程很简单,首先是群臣上表劝进,篡位者必须要拒绝,还要诚惶诚恐地上表给皇帝,表示自己并无觊觎之心。然后皇帝下诏,表示为了人民群众,还是你上比较好。一共三推三拒,篡位者才扭扭捏捏地勉强答应,登基称帝。

马伯庸 禅让专业户,老曹家绝学 | 马伯庸专栏


曹丕玩的这一手,没传几代,原封不动地落到了自己家头上。司马炎篡魏,元帝曹奂无可奈何地陪着他也演了一遍禅让,然后自己去当陈留王了。


本来呢,刘协禅让给曹丕,曹奂禅让给司马炎,一因一果,这事就算完了。可曹家和禅让之间的缘分,却远远未尽。


一转眼许多年过去,晋代也走到了尾声,权臣刘裕要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给他。按照流程,首先应该是群臣劝进。史书里保留了劝进者的名单,领衔主演是陈留王曹虔嗣——这个人是曹操的八代孙,曹奂的六代孙。原来曹家在整个晋代活得一直挺好,子嗣一直没断绝。刘裕搞禅让时,觉得需要一位专业人士,老曹家参加过两次禅让,经验丰富,最合适不过。


大概是曹虔嗣这份工作完成得太出色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果到了南朝宋末年,萧道成逼迫刘准禅让,又想起曹家的功能来。于是曹虔嗣的重孙、陈留王曹粲被叫了过去,再一次领导群臣,劝说萧道成早登大宝,这已经算是老曹家的家传绝学了。


可惜没过多久,陈留王这个职位被废除了,不知道是曹家人手艺欠佳惹怒了皇帝,还是曹粲没有子嗣。总之,禅让和老曹家的缘分,到此为止。


禅让这件事,发生得并不频繁。一个家族,居然能连续四次赶上禅让,而且禅让大戏的三个重要角色:皇帝、群臣、受禅权臣,全都参与演出过,几千年历史里,只有曹家这么幸运。不知曹操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唯一能和曹家在这个领域比较一下的,只有一个家族,就是琅琊王氏。早在东晋末年,刘裕篡晋之前,另外一位大将桓玄先篡了一次晋,还搞了个禅让仪式。仪式有一个重要环节,是把象征朝廷权柄的玉玺交给受禅者手里,负责送玉玺的人,是名臣王导的孙子王谧。


因为有这个污点,刘裕玩禅让时,就没叫王氏参与。到了南齐篡宋时,王氏再次出现在禅让现场,王导的五代孙王俭负责传玉玺给萧道成。然后南梁篡齐,王俭的兄弟王志和六代孙王亮负责传递玉玺给萧衍;陈篡南梁,王导的七代孙王通、八代孙王瑒,负责传递玉玺给陈霸先。南六朝的禅让大戏,王氏赶上了四次,几乎全勤。


这一曹一王,“禅让专业,祖传秘方”这块金字招牌,当之无愧,绝无夸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0851/852353872741.html

更多阅读

马伯庸《与书店谈道德》阅读及参考答案 职业道德参考文献

与书店谈道德马伯庸①有人问了一个问题:现在实体书店举步维艰,如果我去实体书店,看中一本书,回到家里找了个打折的网上书店把书买了,这算不算不道德?②我是从来不会这样做的。我是个急性子,看到什么好书,直接拿到柜台去付款,一分钟不到它

新新小说:古董局中局马伯庸著

古董局中局大洋新闻 时间: 2012-11-22 来源: 广州日报    马伯庸 著  凤凰出版社内容简介原本过着平静生活的古董店店主,一天因为一个突然到来的访客,而走进了一场始料不及的阴谋中:一件坊间传说的稀世珍宝,一个几十年前做的局,都

散 文 风雨《洛神赋》 ■马伯庸 风雨洛神赋txt下载

风雨《洛神赋》■马伯庸公元二百二十二年,魏黄初三年。曹植从邺返回封地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曹植说自己在途经洛水时邂逅了传说中的伏羲之女洛神,极尽描摹这位佳人的风采神姿,字里行间充斥着强烈的倾慕之情。他就

马伯庸微博精选之六——微现实系列 马伯庸精选作品集

以下内容均摘自@马伯庸微博,出于喜好整理,无改动,无商业目的,转载请署原作者名。马伯庸微博精选之六微现实系列1.今天出正月,可以理发了。大夫说他请客,好不容易逮个机会宰他,可不能轻易放过。我跟发廊说咱就点一个豪华套餐,请最好的发型

声明:《马伯庸 禅让专业户,老曹家绝学 | 马伯庸专栏》为网友夜场嗨青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