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她蜜,12年前,宋美龄安详离世。直至今日,这位兼具中国古典气质和西方优雅风度的“跨世纪”传奇女性的故事,依然让人难以忘怀,使人如醉如痴……那些故事或许早已随着时间的沉淀成为历史的一角,但我们不妨从这位女士的旗袍中一窥这位伟大女士对待人生的态度。
By:她她
细看宋美玲并不是一个符合传统审美的女神。脸型不够周正,嘴唇不够厚丰满,身材也不够窈窕。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迷倒了东西方政要和各界男神,风华绝代至今。不管面对晚年丧夫还是政局失利,永远是发型一丝不苟、表情安详镇定,悠扬旗袍加身。她有自己,太有自己,她有世界,太有世界。她不属于任何人,为时势而生。她属于任何人,坚守自己的一生。
如果她在当今盛世,该又是怎样生活?
性情的无国界之美
如果没有自幼留学美国的经历,她不会这么美。
幼年在家学英文。1910年(也有说是1907年),宋美龄跟随赴美留学的二姐宋庆龄到了美国,后就读于韦尔斯利女子大学。此时,宋美龄在思想、举止和谈吐上已全盘西化。
宋美龄兼具中国古典气质和西方优雅风度,而又带有犀利、精明的作风,使西方人如醉如痴、又爱又恨。罗斯福、威尔基、史迪威、陈纳德、魏德迈、马歇尔、麦克阿瑟、鲁斯、霍普金斯、雷德福,以及二次大战前后其他美国军政首长和媒体大亨,都对蒋夫人有着错综复杂、莫可名状的情结。蒋介石的抗日、“剿共”和保卫台湾,处处需要美国的助力,而宋美龄就是他获取美国物资援助与道义支持的最大本钱。
宋美龄在外交舞台上的最大表现,是1943年“征服”美国的访问和同年11月的中美英三巨头开罗会议,然就冲击性和影响力而论,美国之行远超过埃及之旅。
在1940年美国大选中,代表共和党角逐总统席位的威尔基,获 2200多万张选票,仅输罗斯福500多万票,虽败犹荣。第三度当选总统的罗斯福是个大度的人,他知道威尔基颇有才干,也有国际视野,厌恶殖民主义,故请他担任总统特使出访英国、中东、苏联和中国,以促进战时外交。1942年9月底至10月中旬,威尔基访问中国,为“陪都”重庆带来了兴奋与鼓舞,“有朋自远方来”,蒋介石夫妇热烈招待这位热情奔放而又快人快语的美国总统特使。
威尔基在一个晚宴上,建议蒋夫人访问美国,向美国朝野宣扬中国军民抗日的决心。他说,让美国人民了解亚洲问题和亚洲人民的观点,是极其重要的,未来世界的和平乃系于战后东方问题是否能够获得公正解决。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出身、素有“华尔街赤脚大仙”之称的威尔基对蒋夫人说,以她的才气、智慧、说服能力和魅力,必能使美国人民更加了解中国,他说这项任务只有宋美龄可以完成,她将是一个“完美的大使”,美国人民 “就需要这样的访客”。
作为蒋介石的第四任夫人,宋美龄中止了这个传统中国男人的三妻四妾和灯红酒绿,让他服服帖贴在身旁走完一生。而夫人则是自成风流。
事实上,有关她“绯闻”的报道很多。美国作家考尔斯女士曾出版了一本《交友录》,书中谈及她的老朋友宋美龄曾发生“一夜风流”的爱情故事;对蒋家特别有研究的李敖先生在《蒋介石捉奸记》一文中也谈到宋美龄有婚外情人;海外新闻工作者田沧海曾在美国发表文章说“美国政治家威尔基曾和宋美龄有段情”。威尔基是1940年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1942年曾访问中国,宋美龄就是在那个时候和他开始“秘密幽会”的。据说,蒋介石曾为此气得到处找夫人。
一个男人肯臣服于一个女人,大致是因为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让他离不开她。不仅是他最有价值的外交援手,家庭的审美和情趣在这位太太身上体现了出来。据说,宋美龄除了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外,还会说六国语言,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可观,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据说,宋美龄的钢琴也是演奏的相当不错的,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
因此,她晚睡,她晚起,她通宵看电影,她找人约会,他通通都照单全收。
永不卸妆的旗袍之美
如果浏览她的照片,会发现无论什么场合她必是一款得体的旗袍裹身。很少有人将一种风格坚持一生,而她却能做到。
虽然,旗袍无疑是那个时代的“时尚”。但她却用她几十年的魅力告诉人们,旗袍不仅是可以与时间相处的经典,还是可以成为个人的风格。
这种坚持并非为一朝一夕的热爱,在于与蒋介石大婚的当天她依然选择一件“银色旗袍”。婚纱包含着女人对婚姻的期待,而她期待不是那些白纱蓬裙式的小女人的浪漫。
日上海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曾描述这样描述宋美龄的婚纱,“新娘穿一件漂亮的银色旗袍,白色的乔其纱用一小枝橙色的花别着,轻轻地斜披在身上,看上去非常迷人。她那美丽的挑花透孔面纱上,还戴着一个由橙黄色花蕾编成的小花冠。饰以银线的白色软缎拖裙从她的肩上垂下来,再配上那件长而飘垂的轻纱。她穿着银白色的鞋和长袜,捧着一束用白色和银色缎带系着的淡红色麝香石竹花和棕榈叶子。”
她有自己的风格和坚持。而这种坚持和风格没有因为她的任何一个角色妥协过。
她是冷静的,克制的,对待人生永远在执行着的是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不曾于凌驾任何角色之上,它是宋美龄的,不是第一夫人的。
1943年2月18日,那天,她穿着黑色金丝绒旗袍,胸前别着镶有宝石的中国空军徽章美,用地道的美式英语,在美国众议院发表了那场最著名的历史性的抗日演说,为中国的抗战争取到宝贵的“美援”。
抗战时期,宋美龄曾在美国多地多次发表演讲,每一次都是穿着旗袍出现在演讲台上。

她穿着旗袍,没有女性的羞涩和在众人面前演讲的慌张。
1955年6月6日,蒋介石在主持国民党军队检阅时,宋美龄、与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蓝钦的夫人(中)随行陪阅,宽帽檐下是又是一身旗袍。坐在其它国家夫人中的她,得体自在。
到了晚年的宋美龄,虽然生存条件始终保持优越于他人的特殊境况,可是,她面对当时美国市场上不断涌现的大量化纤衣服和化纤丝织物,始终保持她特有的冷静和排斥态度。
不已己悲的自持之美
1975年4月,蒋介石因心脏病去世。宋美龄、蒋经国(右)及蒋纬国(左)走在蒋介石的灵车后。哀泣的子女旁边是一位头发一丝不苟的老人,她的教养不允许她当众痛哭,一副墨镜掩藏了内心的伤悲。面对生离死别的这种自持,是一个人命理的底色。78岁的宋美龄料理完丧事后,不忍触景生情,宣布她将赴美居住。
自持但坚持。
1981年宋庆龄在北京去世,治丧委员会给宋美龄发出邀请。长岛别墅门前那几天挤满了记者,媒体很关注宋美龄是否会到大陆奔丧。宋美龄坚守蒋介石定下的“不谈判、不妥协、不接触”三原则,对葬礼邀请没有做出任何回应。据身边侍从人员透露,宋美龄对姐姐的死几度落泪,但公开场合她从无情绪流露。庆龄晚年很想见美龄,曾托廖承志辗转捎话到美国,美龄仅回复四个字:“信收到了。”
面对亲姐妹的召唤,仍然坚持尊重夫君的政见和自己的原则,这种自持是抛却小我的坚守。
普通人无法经历这样的自持。她对生活的坚守也是常人所不能及。宋美龄一生保持精致妆容,据说连蒋介石都没见过她的素颜,她早上起来都是自己化好妆才出卧室,从不让仆人代劳。百岁以后,她接待客人依然盛妆,戴着精心搭配的首饰,发髻一丝不乱,有人说,这么多年来,她在打扮上唯一改变的只有高跟鞋的高度。她担心自己整天待着家里落后于时尚潮流,经常问蒋纬国夫人邱爱伦现在流行什么服饰妆容。
一位侍从透露,宋美龄从90多岁开始自己化妆困难了,她经常把眉毛画得一深一浅,粉底一边厚一边薄,口红也容易涂到嘴唇外面。如果是她自己在家,工作人员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提醒她,以免尴尬,如果是有客来访,则帮她重新化好。台湾官员或蒋介石、宋美龄的老部下到美国办事,多半都会到宋美龄公寓拜访请安,但只有部分人能够得到接见,另一部分则由工作人员接待和回礼。有人说宋美龄架子太大,一位服务多年的老侍从求见被拒后,对夫人表示理解:见客就得梳头化妆戴首饰穿旗袍,对于一个百岁老人来说,实在是太麻烦太劳累了,能不见也就不见了。
2003年10月23日晚上,宋美龄安详离世,孔令仪夫妇在床畔陪伴她到最后时刻。第二天早上,她的遗体被小心包裹在羊毛毯中移到公寓外面的灵车上,大批记者举着相机守在那里,宋美龄的家人早有准备,叫来警察维持秩序,阻止任何人拍照。直到生命最后,她依然保持着神秘。无数人期待她撰写和口述一部回忆录,但她从未开口,很少接受采访,更不谈敏感话题。她如同传奇女性武则天一样,一生经历大风大浪,留给世间的只有一块无字墓碑。
如上,便是一个女人的绝代风华。
宋美龄(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4日),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中华民国前第一夫人、蒋介石的第四任妻子。宋美龄除了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外,还会说六国语言,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可观,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据说,宋美龄的钢琴也是演奏的相当不错的,所以宋美龄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是蒋介石的外交助手。宋美龄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美龄晚年长期定居美国,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
文章原创,经作者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睡前互动
来谈谈你的离职经历吧
如果有心事想跟她她说有图想发给我,加我微信号:tatahere
投稿请发:tata@tatata.cc
点击阅读原文 关于奶茶 与强东大叔的一次秉烛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