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是谁
大禹,之前并不叫大禹,他叫姒文命,是因为治水有功才被人们尊称为大禹。
大禹像
相传他是帝颛顼的孙子,父亲是鲧,曾因为在尧手下治水失败而被杀,母亲是莘氏女修己。舜即位后,因为治水有功,被推举为继承人。关于大禹的故事,最有名的就是他在治水期间,三次路过家门而没有进去吧。那么他的生平呢?
在尧舜时代,帝王的确立方式是禅让的,所以在舜死后,已经通过上天认证的大禹本该顺应天命,但是他却避居阳城,想要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然而天下的诸侯却并不买账,依旧去朝见他。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有了天下人民的拥戴,禹的继位便顺理成章了。他继位后,在安邑建立了都城,定国号为夏。并且把丹朱分封给了唐,商均分封给了虞。重新改定了历日,把建寅之月定为了正月,同时又把天下所有的铜都收缴了上来,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
当上天子的禹认为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于是他广纳贤士,认真听取他人的建议,是一代贤帝,最显著的功绩,就是治水和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
可以说,大禹之所以能当上帝王,是因为他的治水之功,和他心怀天下的胸襟,而他当上帝王之后确实也没有让百姓失望,他一心为民,做了很多有利于百姓的决策。个人认为,尧舜禹时期的帝位禅让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选拔明君的。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那时候的我们或是在爸妈那里,也有可能是小伙伴的不完整叙述中,或多或少都听过大禹这个人,最不济在开始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也有讲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吧!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像
那个一心为民,有着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是多么的值得我们学习。相传大禹的父亲是鲧,尧在位时任用他来治水,但是他采取的是最传统的方法——“堵”,历时九年都没有解决水患,然后被尧在羽山斩杀了。但是杀了鲧并不能解决水患啊,还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然百姓是无法生存的。所以舜即位后,启用了大禹来治水。
大禹在治水的时候,总结了自己的父亲失败的经验,认为光靠“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于是他决定采用“疏”的方法。不得不说大禹是聪明的,通过他的方法,水患减少了很多,他曾将东海的水引人蛮荒之地,开山导流,将荒地变为良田,造福了一方的百姓。他在结婚四天后就又将精力投入到了治水中去,这一走就是十三年。据记载,在他离家的十三年间,他曾经有三次路过自己的家,但是因为公事繁忙而一步也没有踏入过,就连自己的儿子出生也没有顾得上看一眼。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故事会被人们世代相传的原因。
大禹之所以能被历史记住这么久,不仅仅是因为他给后世留下了治水的方法,更是因为他一心为民的心意。
大禹故里
大禹的父亲鲧的封地是在户县,也就是说户县是大禹父亲的居住地,也是他的出生地。 在他当官后,曾经治理过户县的沣河、渭河,并且那里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大禹故里图片
或许你会说传说什么的最不靠谱了,但是你要知道的是,在最早没有文字存在的年代里,关于历史的传承还真是靠着人们一代一代口述的。当然了,关于大禹的故里是有考古证明和文献记载的。
在户县的余姚村是有相关的碑文记载的,再者就是《户县志》上也有记载, 三过村东有禹王庙。《连山易》也有写到,大禹的父亲鲧被封在,而崇就是户县,这也就证明了前文所提到的大禹的父亲居住在户县,同时大禹也在那里出生的。
再者《户县文史资料大观》第328页也有同样的记载说户县是鲧的封地,大禹在那里出生而且长期生活在那里。在户县的傩舞中还保留了傩步,也就是禹步,这是一种起源于大禹走路姿势的舞蹈,是为了纪念大禹而存在的,同时户县那里还有很多的禹王庙,现在依旧香火鼎盛的。
另外就是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被批准是在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三日,批准的政府是绵阳市人民政府。也就是川县禹里羌族乡境内,离绵阳市有100公里,景区占地30平方公里。现在你了解了大禹的故里了吗,有机会可以去风景区旅游,也可以去户县看摊舞!
大禹的后代
大禹在南方治理洪水时,经过涂山,遇见了涂山氏女娇一见钟情,最后二人成了亲。而后大禹治水十年八载没回过家,涂山氏女娇就到了大禹治水的地方来照顾大禹,每天听鼓声为大禹送饭,在一次意外中,鼓声响起,送饭的涂山氏女娇在送饭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居然是一头看起来特别凶残的大黑熊,遂落荒而逃。
大禹雕像
在大禹熊模样不停的追赶下,她最后因力竭,在嵩山下化成了一块石头。大禹见如此情况非常着急,他的部下赶到后,听到石头中有响声便告诉了大禹,大禹对着石头大喊了一声“还我儿子”,然后石头就碎裂开了,里面包裹着一个婴儿,此婴儿便是夏启。夏启是第一个将禅让制度变为世袭制度的君王,他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即夏朝)的第一任君主。也是从夏朝被创立后,社会的性质从原始社会变成了奴隶制社会。夏启执政九年,最后病死了。
启死后,继承皇位的是他的儿子太康,但太康整天玩乐,对于政事根本就不管不问。羿作为东夷的首领赶走了不务正业的太康,将太康的皇位给夺走了,天下间战争四起。太康的弟弟中康的孙子少康长大后,联合夏朝的拥护者,又把皇位给了夺了回来。
少康的第六代孙子孔甲即位后,淫乱误政,到了孔甲之后的第三代传到了夏桀的手中,夏桀是出了名的暴君,百姓苦不堪言,这是商汤日益强大,最后为天下除害之名讨伐夏桀,夏桀最后死在了放逐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