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态超好,每天晚上总有几只黄色大甲虫(有同学鉴定说是金龟子)飞进灯火通明的室内,令人烦不胜烦。不过我一直很好奇,自然界并没有多少像灯光一样的亮光吧,唯一可能的只有火光,但是扑火行为更应该遭到淘汰才对。那么昆虫的趋光性到底有什么进化意义呢?
相关解答:我见过几种理论,不过没有一个万能的解释。先补充一句,“火”在自然界是相当罕见且短暂的东西,昆虫寿命又短、活动范围(通常)又小,大部分昆虫一辈子也见不着一次火,所以大概和火无关。(而某些能活几十年的哺乳动物,见到火的概率就比较大……)

一种可能是,光是用来作为上下的表征。毕竟大多数昆虫生活在有一定植被的环境里,靠近地面处阴暗,靠近天空处明亮;而大部分捕食者都是从地面出击的。因此,当昆虫感到受威胁时,就会飞向光明处、远离地面和可能的危险。
另一种可能是,光源用来导航。蜜蜂的导航系统其实就算是这类的。通常昆虫不会直接飞向光源,而是和光源保持一定的角度,比如永远让光源保持在自己的右方,这样自己的飞行方向就是向东。但是,如果昆虫在一个人造光源上贯彻“保持右方”的原则,那么后果就是……绕圈子。所以同样是趋光性,有的昆虫趴在灯上不动,有的则是绕着灯嗡嗡转……
当然,事实也许是……
相关解答: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飞蛾们为何要扑火?的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