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养生堂获悉,11月个月大的女婴“进食即吐”,原来她患了贲门失弛缓。上海儿科医院11日对记者透露,该院专家与中山医院专家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为她解决了困境。这也成为中国国内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的世界最小婴儿病例,也创下世界纪录。
据了解,王先生一家来自山东,宝宝出生时在纯母乳喂养阶段一切正常,但是到了5个多月大时,开始添加辅食的她们发现宝宝容易出现呕吐现象,吃蛋黄或面条等固体食物时,进食后即吐,有时候喝奶等流质也会呕吐,最多的时候一天呕吐达十多次。
慢慢的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在喝奶的时候还是会出现明显的呕吐现象。平常喂一顿奶要花2-3个小时,宝宝经常是边喝边吐,即使是宝宝有食欲,但是因为频繁的频繁呕吐和呛咳,每次只能喂养30-40ml,一天只能喂养3-4次。宝宝的体重在明显的下降。

因为呕吐导致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宝宝因此还出现了发热并伴有咳喘症状,后来到山东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炎。经过几家医院的诊断,已经进行了多次的住院,但是宝宝的病情始终是那样,一直没有好转,严重出现了肺炎迁延不愈,出现肺实变不张。
在今年11月,根据当地一家医院拍片后考虑宝宝患有贲门失弛缓症,家长就带着宝宝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医院的医生为宝宝进行了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等检查,在全面术前检查和各项功能评估后,儿科医院决定为其实施微创的经口内镜下贲门环形肌切开手术。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外科主任郑珊说,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先天性的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营养不良和反复吸入性呼吸道感染。贲门失弛缓症在小儿较为少见,一旦发病将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根据这位专家的解说,以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开腹或腹腔镜下切开贲门部肌层,但是对于一个这么小的婴幼儿来说,,手术的创伤是比较大的,术后并发症多。现在科研技术比较的发达,随着新医疗技术及设备的不断涌现,微创概念的深入,国外逐步研发了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经过4年多的临床实践,这种技术在成人患者中开始应用,但是对于儿科这样的病人的经验还是不多的,目前在国内还是很空白的。
据悉,这次参与手术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的周平红教授是目前世界上成功完成经口内镜下贲门环形肌切开手术最多的医生,曾经为一例98岁的高龄患者实施该手术。这次和儿科医院强强联手,再次创下年龄最小经口内镜下贲门环形肌切开手术的世界纪录。
儿科医院方面表示,这个患儿手术过程顺利,出血少。手术耗时20分钟,贲门口开大,胃镜可以顺利通过。因为医生在手术中彻底切断食管下端环形括约肌,所以患儿目前的症状缓解明显,不易复发,近期以及远期疗效均较好。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