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均是睡眠呼吸相关问题,可能预示着孩子有更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即睡眠的过程中呼吸部分或完全停止一段时间,然后努力进行补偿性呼吸,通常伴有打呼噜。

睡眠呼吸相关问题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
睡眠中大脑没有发出呼吸指令,这时孩子停止呼吸,看不到胸腹运动;
鼻腔感染,扁桃体、腺样体偏大或上呼吸道炎症,导致呼吸通道狭窄或阻塞;
应当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不足会加重睡眠呼吸相关问题。
临床上的治疗手段较多,且效果明显:
1)药物和喷剂改善鼻腔或呼吸道环境,治疗炎症;
2)手术切除扁桃体或腺样体,是呼吸道通畅无阻;
3)孩子睡觉时佩戴睡眠呼吸面罩,借助仪器持续为孩子输送氧气。
具体应当到医院儿童睡眠科、耳鼻喉科或神经科就诊。
翻来覆去、睡不安稳、呻吟、喃喃自语、梦游、夜惊
这些都是睡眠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的觉醒/部分觉醒现象,通常发生在入睡后1-4小时内。
从激烈程度上看,有时是非常缓和的,喃喃自语一会,翻几个身就又睡着;有时会抬起头来,磨牙,或短暂做起来四下张望,表情困惑;
但也可能较为激烈,可伴有梦游现象:孩子在床上到处爬,好像在找东西,也可能下床,安静走动,对环境没有意识,可以从楼上走到楼下,甚至离家走到外边。
婴幼儿的表现就像”中邪了”,可能会呻吟,哭闹或啜泣,尖叫,眼睛睁开、在床上手脚乱挥,心跳加快,表情怪异等。
非正常觉醒并非是孩子想到某些可怕的事情,或出现了可怕的想法,而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与调控睡眠和觉醒的内在生理机制有关,但作息不规律、生病服药、心理老是惦记着时、焦虑和担忧会引发非正常觉醒。
轻微而短暂的非正常觉醒,即使发生频繁,也可以忽略,无需进行干预;家长对孩子激烈的而频繁的非正常觉醒应当做好准备,特别注意避免安全问题(梦游时摔倒或离家)。
应当确保孩子充足的睡眠,建立固定的作息规律,减少夜间活动,在夜间快乐入睡,合理设置入睡时间,不要让孩子过早上床而清醒时间较长,确保孩子在睡眠处于安全状态。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家长首先应当通过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了解婴幼儿正常的睡眠模式,包括总的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时间、白天睡眠、小睡时间和具体安排等。
然后,家长采用睡眠日记对孩子的典型的睡眠情况进行至少1-2周的观察记录,并与参考标准对照,来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睡眠模式相关的问题。
应当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建立合理而规律的作息安排;建立固定的、轻松愉快的睡前程序;避免孩子进食含咖啡因或碳酸类食物或饮料;避免睡前电子产品使用,或剧烈游戏;避免周末和平时作息时间变动太大(超过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