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重组幕启

在汽车产业调整规划鼓舞下,四大汽车集团已开展激烈拼争。但不同方面的利益博弈也引发了“调整主导权”争议。
中国汽车:产业重组幕启

  随着《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规划》)的出台,为期3年的中国汽车行业大洗牌也随之展开。
  3月20日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的《规划》,旨在补充今年1月份宣布的汽车业振兴计划,目的是让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在今后3年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0%,汽车生产商能够更具竞争力。为达此目的,《规划》给出了八项内容,其中最核心的是“鼓励兼并重组”。
  重组细则尚在完善 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上汽集团去年销量不及日本二流企业铃木公司。
  《规划》除鼓励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四大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兼并重组成大型汽车集团:支持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汽车、中国重汽(“四小集团”)实施区域兼并重组成地区性集团之外,还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配套市场份额。
  “此次兼并重组的思路分别是全国范围重组和区域范围重组。”汽车业分析师贾新光表示,但这一轮的兼并重组并非市场推动的结果,而是政府主导。
  政府出手“主导”,也因为行业状况。目前,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但还没有一家真正的世界级汽车企业。
  中国汽车业发展研究所的纪雪洪称,中国汽车业16家重点企业(集团)2007年营业额,利润均不及日本丰田公司2007年的营业额、利润,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上汽集团2008年的汽车销量只有172万辆,不敌世界二流汽车企业日本铃木公司2008年的262万辆。
  兼并重组之所以得到鼓励。还因为中国汽车业产能严重过剩和亏损面较大。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车市迅速陷入低迷,中国车市也不例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08年,内地汽车销量938万辆,1000万辆目标正式落空;6.7%,也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两位数的销售增长速度。
  明显落后于国际水平的中国汽车产业结构,其调整势在必行。“四大”、“四小”8家被鼓励兼并重组的企业中,有4家基本实现整体上市,其中上汽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在内地上市,东风汽车集团在香港上市,中国重汽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
  “在调整振兴规划中,对兼并方和被兼并方都有具体的政策规定,还涉及兼并资金来源、税收问题、被兼并企业的资产处置、职工安置等。”工信部装备工业司综合处的工作人员表示,汽车产业重组的相关政策、细则尚在进一步完善中。
  四大集团争抢“地盘”
  根据《规划》,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至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出4至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
  统计数据显示,有近10家汽车生产企业在2007年-2008年是“零产量”。同时,有16家中国汽车厂商的市场份额仅为1%或更少,这意味着一部分企业必然要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四大集团将开始争夺2-3家产销超20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名额。”贾新光表示,目前。东风收购哈飞;长安整合昌河、哈飞,与中兴合作;广汽并购华晨;北汽重组福建汽车工业集团(“福汽”)和长丰都已是暗流汹涌。
  “四大集团中的一汽,上汽本身应该已具备了进军200万辆俱乐部的能力,而北汽和广汽都希望通过兼并壮大自己的实力。”专家指出,福汽,长丰汽车等企业已经需要政府出面解决问题,本身也有被重组的意愿。
  首次进入四大集团的长安汽车表面上不露声色,实则一路潜行,与中兴汽车已经开始在生产上展开合作,长安将借助中兴在皮卡方面的产品优势开拓海外市场。虽然双方尚未明确更深层的合资合作意向,但专家分析称,在《规划》的影响下,双方深度合作的趋势日趋明朗。另外,长安并购哈飞和昌河汽车的可能性亦越来越大。
  与长安的低调相比,北汽显然要高调得多。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在2月份就宣称:“北汽集团要想在2010年成为国内最顶尖的汽车集团,就必须不断地兼并重组。最近,将会看到北汽集团与其他企业的合作重组。”
  北汽一位高管透露,在北汽的规划中,2009年实现1000亿元的产销目标中,除自身增长的10%外,剩余的100多亿元缺口来自于和其他企业的兼并重组。 一汽生产线。一汽与E汽都具备进军200万辆乐部的能力。
  北汽在区域性的重组动作中,与福汽的重组最为看好,双方不仅进行多轮接触,且都是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外方伙伴也一直有意推动重组。据悉,此重组事项已万事俱备,只等北京市政府最后的批复。
  长丰汽车承认与北汽进行过接触,但从市场互补的重组动向而言,长丰内部更倾向于与广汽的合作。据悉,长丰不久前刚在广州开设全国首家分公司。
  重组路远多艰
  一边是为兼并重组火热“开打”,一边是为“自主”冷淡抵制。有迹象显示,政府的汽车行业整合计划除可能面临地方政府的抵制外,各个汽车厂家,无论是私营还是国有,它们可能也不会像政府预期的那般顺从。
  就在《规划》声明将整合目前散乱的汽车产业布局的第二周,“重组榜”排名极为靠前的新中航汽车(含哈飞汽车和昌河汽车)高调宣布对和东风及长安的重组不感兴趣。而华晨也宣称将坚持走自主发展的道路,不会与其他企业重组。
  “真正困难的是对民营企业的并购,不到活不下去,它们不会被兼并。”贾新光表示,中国汽车企业体制成分复杂,涉及利益体方方面面。此外,股份、资金或管理以及地方政府的干预等不同力量制约,可能会导致在重组进程上比较慢。招商证券的资深汽车分析师表示,目前所谓细则仍没有提出具体可操作执行的方案,兼并重组不会在短期内有成效。
  “中国汽车产业的问题是偏散,确实需要重组。”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表示,实现上述目标有一定的难度,有赖于出台更为细化的相关政策。14家到10家的过程中,调整的主导权放在谁手里?是放在政府手里还是放在市场手里?
  “我一直不主张政府去主宰产业重组,现在政府主导对某些企业的并购,这样的重组未必是企业所希望的。”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亦表示,兼并重组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
  “汽车业的并购重组时代已经来临,但不会非常快。”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认为,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政府需要引导,但不是行政指令。
  “重组不能包治百病,美国的汽车三大巨头规模够大,但发生了很大的危机。”贾新光认为,虽然有政策上的支持,但多年来积淀的问题也不会因为搭上了这趟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列车而在短期内得到化解,汽车产业重组仍是困难重重。
  编辑 王何畏 美编 虎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3951/249550796738.html

更多阅读

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九大问题

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也纷纷揣着各种各样的提案来到北京为汽车行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到底什么是中国汽车企业做大做强的障碍和问题,到底什么是中国汽车行业急需解决的关键,自主品牌的发展、新能源

反思2009:中国汽车产业的“危”与“机”

系列专题:2009中国营销在过去的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新闻不断,先是《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之后接着接二连三的收购重组,一次次冲击着公众眼球,让人眼花缭乱又匪夷所思。透过纷繁复杂的品牌事件,我们能感受到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发展的

深圳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解析

 引言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由它们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的机理是通过地域的邻近性

自主品牌:掀起中国汽车产业浪潮

  六十周年国庆阅兵已经落下帷幕,梳理过去60年里中国经济产业发展脉络是最近各界都较为关注的话题。前几日,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先生撰文探讨了中国经济走向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从经济学、汽车产业发展的特殊性来看,中国自

声明:《中国汽车:产业重组幕启》为网友謎仄的性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