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二韦庄 韦庄作品菩萨蛮其二评鉴 菩萨蛮韦庄其二

  菩萨蛮韦庄其二

  “菩萨蛮韦庄”这首词来自于诗人韦庄,这首词描写了一幅风景如画的江南美景。通过读这首词,可以让人联想到江南的大好美景,游客坐在小船上,随着波浪轻轻游荡。放眼天空,在伴随着细雨声,慢慢睡去。想想都觉得很是惬意!

韦庄雕像

  韦庄,是晚唐诗人。他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还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代孙子。他早年屡次考试都不中,直到他年近60的时候考取了进士。他在唐末诗坛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代表作是有名的《秦妇吟》。这首诗词一共长达1666字,也是现存唐诗中最长的一首。而这首《菩萨蛮》(二)算是多首赞美江南春色诗中最有名的佳作了,这首赞美江南的古诗使得欲将远行得游子看了痛断人肠,其中还包含了作者“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之劝说之词。

  这首词大致的意思是:大家都说江南好,游人却说江南老,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上的颜色更胜一筹,躺在卧室里伴随着雨声渐渐睡去,不到年老时千万不要回到故乡,回到家乡在思念江南之情会使人更加愁断肠。这首词写的是诗人惦记家乡,一心想要回去。当时战火连天,大家都劝他“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诗人就通过以物到人,以景抒情的手法写出这首诗。概括全文通俗易懂,情意绵绵,主旨分明,从而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描述江南的景色和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忆昔韦庄

  《忆昔》是诗人韦庄创作的七律诗,在这首诗的前六句,诗人用浓丽的色彩描绘出昔日长安城的繁荣景象,事实上他的结尾确实沧桑离乱的。这首诗,作者表面上写的是怀念长安的繁华,可实际上反映的却是批判之情。

韦庄图

  此诗中,作者假借怀念之情抒发了他对社稷安危的感叹和国家战乱的忧虑。并巧妙的运用典故,双关,等多种写作手法,将自己的感情与景物相融合,从而使诗歌更具有深意。

  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正是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的时候,作者刚好来到京城参加考试,对当时看到这座古都时的兴衰,感到忧伤。于是写下了这首富有感慨的七律诗集《忆昔》。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这首里面先运用典故,韦庄巧妙的将曹魏的魏与战国中的魏联系在一起,由此引出诗文中的“无忌”,事实上它的实际意思是在指责一些王公贵族肆无忌惮的行为,诗人将这个寓意隐藏在两个人物当中,读起来倒像是对那些王公贵族行的津津乐道,而忽视了其深藏的意欲。在下联中,作者以同样的手法将,运用传说中的一位歌女的名字,来感叹女子不懂国事的哀伤。作者巧妙的使用典故,意味更加深沉,耐人品味。

  其次还有个手法就是,借助写作手法里的象征,暗示,双关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全文个诗意更加浓厚,饱满。

  台城韦庄

  《台城》诗人是韦庄,这首词主要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事的感伤之情。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处在晚唐时期。当时的晚唐时局不稳,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取而代之的是战争。因此作者怀想以前的盛世王朝,以作这首诗来借以怀念。

台城图

  纵观全文,这是一首怀念六朝古迹的诗。中唐时期,昔日的古城已经变成野草丛生,到了晚唐时期,这里变得更加破败不堪,荒废不已。这首诗作者从头到尾都采用的是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故意写出一种幻想,并借助这种幻想来渲染整首诗的氛围,让读者透过这层感情的纱网,来体味作者的感慨。

  虽然开头没有从正面角度描绘台城,但是也起到了被渲染氛围的作用。从首句描绘烟雨江南到第二句的“六朝如梦”,两者之间跳跃度很大,感觉似乎有点不搭调,也正是这种不撘调的感觉给人一种梦境的幻觉。之后在加上自然于人事的相比,更加深化了作者“六朝如梦”的感慨。

  下一句“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中,所呈现的画面该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柳”、“依旧”的无情中又包含了多少伤痛。它暗示着一个王朝的逐渐衰落,也预示着历史的重演。是人凭借吊唁台城的古迹,回忆了往事,难免会有一些感叹之情。总之,整篇诗以景称情,暗示人间的沧桑,又借用物来反衬人的悲痛。

  

  花间词韦庄

  “花间词”乃是活跃在晚唐和五代时期的汉族派,它的出名是要来源于《花间集》。一般来说,词可分为:长调、中调、小令。而在这本《花间集》中却意外的没有长调慢词,其实这并不是作者故意的,而是当时北宋初年,慢词确实还没有出现。

《花间集》图

  这本《花间集》是由赵崇祚所编辑,可以说是一本词总集,其中包含了温庭筠在内的多名人物的的作品。但是作为编辑者,赵崇祚却一首也没有,可见他毫无私心,态度客观。作为花间词人,因为他们诗词的作风大都是一致的,所以后世的人称他们为“花间词人”。要说其中谁是主体,当然要莫属于温庭钧和韦庄了。

  韦庄和温庭钧是在花间词中成就最高的人,后人将他俩合称为“温韦”。相比之下,他们两个人的作词内容基本上并没有太多的区别,都离不开男女情愁,悲欢离合。但是韦庄则善于注重人物感情的抒发,如在《菩萨蛮》里用以景称情,称托出远走的游子悲伤的心情,此词,意象鲜明,算得上是多种写春诗里的佳作之一。在风格上,韦庄写的词喜欢用清新流畅的白描手法来表达深沉的感情。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韦庄对相关的闺情词写的也是非常具有特点,他写的诗词与闺中的美人一样相互交融,犹如真的一样,王国维还曾称赞他:端己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

  韦庄共写了几首菩萨蛮

  关于诗人韦庄所写的《菩萨蛮》,一共有五首,均是韦庄在南方躲避战乱时写的一组词,大都歌颂了江南的美景和人物美,既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依恋之情,还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惆怅之情。

《菩萨蛮》韦庄图

  第一首词主要写他跟一女子的爱恋。当时他身在洛阳,与一女子相遇,两个人相互珍惜这段美好的缘分。后来他为了自己的前程不得不和这个女子分开,临走之前,这女子弹奏了一曲琵琶与他赠别,并要他早点回来。

  而到了第二首诗时,他写到了江南。8年时间里为了考取功名,可事事不如意,都一无所获。所有人都说江南美好,可是在他心里只求能够回到家乡。

  第三首则写的是他在西蜀的时候,那时的他已经面老珠黄,唐王朝也已经要灭亡了。所以不论是家乡还是江南,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在这首诗里写的大都是对江南的往日思念。

  在第四首诗中,他与西蜀主人一同喝酒,为了不让自己沉浸在回忆的伤痛中,一醉方休。宁可沉浸在酒精中,也不愿意醒来。

菩萨蛮其二韦庄 韦庄作品菩萨蛮其二评鉴 菩萨蛮韦庄其二

  第五首则是对所有词的一个总结。他自己本是生在洛阳的才子,却老在了江南。自己也并没有忘记昔日的恋人,当自己看到湖中的鸳鸯,便想起了自己的心上人,可是对方又会知道自己的所有的遭遇吗?

  这五组词,从上到下,以景抒情,多次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刻画了作者昔日游子的念乡之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4451/64544923144.html

更多阅读

温庭筠菩萨蛮词 十四首 冯延巳鹊踏枝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一作著绮)罗襦,双双金鹧鸪。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一作落)月明残,锦衾知晓

菩萨蛮·登黄鹤楼 登黄鹤楼有感

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注释】〔黄鹤楼〕旧址在湖北省武昌市区之西长江岸边的黄鹤矶(一作黄鹄矶)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南端西侧。楼

韦庄《菩萨蛮》赏析 菩萨蛮其二韦庄赏析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解析:韦庄是字端己,杜陵(陕西省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作者曾经历了晚唐战乱,逃到洛阳,又辗转到江

声明:《菩萨蛮其二韦庄 韦庄作品菩萨蛮其二评鉴 菩萨蛮韦庄其二》为网友厉爵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