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市商委了解到,去年市商委在全市开展酒类流通环节执法检查3295次,查处不法经营行为560起。其中:销售假冒伪劣酒99起,暂扣疑似假冒伪劣酒16608瓶,罚款处罚105起,警告处理57起,限期整改388起。为遏制假酒泛滥,重庆市酒类流通商会以及多家酒类流通企业正式发起重庆市“放心酒”工程。
重庆市酒类流通商会会长梁巨富介绍,全市拥有6万多家酒类流通企业,市场消费总额在20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在30万人上下。但由于酒类行业门槛低,为抢市场乱杀价、假酒大行其道等问题仍然讯在,市场秩序紊乱直接行业信任岌岌可危,消费者消费信心下降。
新玛酒业引入保险公司为酒类产品保险的尝试,是重庆“放心酒”工程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试点之一,消费者若在新玛酒业买到假酒,则可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这一模式未来有望在参与“放心酒”工程的企业中推开。

梁巨富认为,“放心酒”工程的推广,将通过放心企业推动市场公开透明化,实现全民监督,让制假、售假、掺假商家无处遁形,从而推进市场洗牌,带动消费信心。
目前市场上所谓的假酒主要包括两类:一、小酒厂为了销售业绩而仿冒名酒,这类假酒主要发生在大城市或城镇地区 二、用甲醇勾兑食用白酒销售,主要发生在农村。甲醇是剧毒物质,饮用4~6g就会使人致盲,10g以上就可致死。甲醇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特别是气味、滋味、比重等和乙醇相似,仅凭感官鉴别难以区分。
对假冒名酒鉴别的主要方法,一是感官品评,通过对受检酒样的色、香、味构成的风格品质有无该名酒典型风格,或具有的不同程度进行对比鉴别;二是根据国家名酒标准样品理化成 份表、色谱分析图和感官评语与受检酒样逐项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得出具有权威性的结论。识别洋酒真假五招
(1)看标识。按有关海关规定要求,洋酒标签上必须要有中文标识及卫生检验检疫章。而中文标识是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多个证明及样品抽查合格后才能获得的。因此没有中文标识及卫生检验检疫章的洋酒可能是假酒。
(2)辨标签。真品标签字迹清楚、轮廓好;假酒标签字迹模糊、不规则。
(3)观酒色。真品液体呈金黄色、透亮;假酒的液体则暗淡、光泽差。
(4)认防伪盖。真品瓶盖上的金属防伪盖与瓶盖是连为一体的,而假酒的防伪盖却是粘上去的。同时,真品金属防伪盖做工严密,塑封整洁、光泽好;而假酒瓶盖做工粗糙,塑封材质不好,偏厚,光泽差,商标模糊,立体感差。
(5)记防伪图案。各地葡萄酒防伪标志在不同的角度下可出现不同的图案变换,防伪线可撕下来;假酒的防伪标志无光泽,图案变换不明显,防伪线是印上去的。
延伸阅读:武夷山特曲等6批次酒登“黑榜”济宁小作坊造红酒猫腻多 添加剂勾兑便宜兰州端掉一制售假酒黑窝点 低价白酒变剑南春古贝春白酒现“头发” 维权遇“踢皮球”泸州关41家食用酒精串蒸白酒小作坊 80家停产老汉自制伟哥酒网上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