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药 孤儿药鼓励本土仿制 提倡跨国合作开发

  近日记者在2015年第四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上获悉,全球已知罕见病种类达7000种,中国已发现病种为5781种,但在全球可用的378种有效罕见病用药中,中国仅有不到100种(适应症92种)。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根据其相关课题研究进展提示,我国针对罕见病的诊断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当下急需建立罕见病紧急注册通道,采取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办法,再逐步从立法层面完善。

孤儿药 孤儿药鼓励本土仿制 提倡跨国合作开发

  鼓励本土仿制 提倡跨国合作开发

  与会专家提出,由于我国自主研发能力有限,加大罕见病仿制药的生产或能缓解临床急需,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更是指出,临床对罕见病药物的急需程度迫在眉睫,仿制药的生产也需3~5年,这对罕见病患来说,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治疗时间。

  罕见病药物短缺问题并不只在中国存在,美国也仅有不足20个药是通过罕见病特殊开发被批准。从近年来我国出台的法规政策来看,确实在鼓励本土企业加快仿制专利快到期的罕见病原研药,但总体上倾向于进行仿制的企业并不多。

  “虽然很多国家的法律条例明确规定了延长罕见病研发的药物专利期,但同时WHO对于罕见病、艾滋病等专利没有到期的治疗药物原则上也是鼓励企业先进行仿制研发,以便更快惠及罕见病患。”段涛表示。

  随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快速提升,引进进口药的价格也是不菲。以某种临床常用罕见病药物为例,30片价格中国定价8800元,中国台湾地区折合人民币为5500元,美国则为5900元。另从报销比例来看,中国多数罕见病还未被覆盖。

  段涛建议,当前局势下,对于罕见病的治疗,中国药企完全可以探索与印度合作开发的模式,将印度已经仿制好的药物给中国的临床患者使用,较好地避开国际上对于药物专利期保护的屏障。他认为,这种做法也不仅限于罕见病用药。

  “无论是仿制药还是原研药,由于在已发现的罕见病中约80%由遗传缺陷引起,所以从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来看,虽然有专为中国患者设计的药物最佳,但那些没有经过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的药物也不存在太大的种族差异化。”上述专家表示。

  诊断技术相对成熟 自主药研需努力

  罕见病发展中心主任黄如方坦言,全球范围内,约50%的罕见病在出生时或儿童期即可发病,病情常常进展迅速,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极为重要。基因诊断就是目前最有效、最有潜力的罕见病诊断方法之一。

  基因检测技术不但能够验证疾病的临床诊断,为患者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服务,还能用于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检测与产前诊断。“结合现阶段的临床应用情况,中国基因检测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检测费用不断下降,甚至已降至1000元/人。”华大基因前首席运营官尹烨指出。

  史录文表示,虽然中国在临床上已经可以较为快速地检测出罕见病,但遗憾的是,由于罕见病患病率极低,用药缺少商业利润,至今为止,我国几乎没有一种自主研制生产的孤儿药上市。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罕见病相关法案,在审批通道、减税、市场独占期等方面为孤儿药研发开道。全球至少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孤儿药相关法案。“虽然中国从1999年开始在一些相关的法规中提到了罕见病药品的注册、临床试验和审批管理,但还缺乏具体的操作细节。2007年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对罕见病的临床试验和审批有两条优惠措施,但依然没给出罕见病的具体定义或范围。中国的相关医学专家、研究机构以及政府科研部门很难进行系统科研,使得我们对于罕见病的医学研究和药物研发水平还处在较低水平,很多患者还不能得到明确的诊断、长期被误诊或漏诊,药物可及性低。”史录文指出。

  针对我国罕见病药研现状,会上专家建议,一是应尽快实施罕见病“清单制”界定,绕开对发病率的考据,发现一种就纳入一种,并设立统一的救助机制、报销政策等。二是设立孤儿药紧急通道。现阶段我国对一些临床急需的药品实施特殊审评,但可能某种药仅适合几位罕见病患者,国家应该建立紧急通道,让适宜的药更快进入中国,以便救治患者。三是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由专门的部门来统筹,多部门协调解决罕见病及孤儿药问题,发挥更多的社会民间组织的作用。四是积极鼓励罕见病的基础研究及相关创新药研,一旦罕见病发生的根源找到,会使全人类的健康有更大的获益。

延伸阅读:我省斥资支持食药部门开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医保支付标准料难如期出台 药品价格存争议奶粉启动药品级监管江苏推行药品零差价 公立医院无法靠卖药挣钱注射黄体酮后现严重不良反应 涉事药品被停用专门收购医保药品 药贩子涉嫌非法经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7251/209612263935.html

更多阅读

营销变革 仿制药营销体系变革思考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国家的仿制药变革的步伐在逐渐加快,国家仿制药政策出台的速度也在加快,配套措施和区域性的省级政策也是紧紧跟进,这些情况都导致了仿制药营销体系外部环境的大变化,环境变了,仿制药企业的仿制药营销体系就要随

印度仿制药公司 印度仿制药“正名”

     专家认为其运作模式可供发展中国家借鉴  印度和诺华之间持续7年的诉讼终于在近期告一段落。  4月1日,据美联社报道,印度最高法院驳回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公司对改进后的抗癌新药格列卫(Glivec)专利保护的要求。认为印度本

印度:世界药房的麻烦

     近几十年来,印度牢牢占据“世界药房”的位置,源源不断地向贫穷国家输出廉价药,成为全球最大的药品供应国。不过,这些廉价药大多数是仿制大药厂的品牌药,后者在欧洲和美国受专利保护。  随着印度仿制药在各国受到越来越多的欢

论坛即将召开 第七届新人力高峰论坛即将召开

     由《新人力》杂志社主办,易才集团协办的“2012第七届新人力高峰论坛”将于9月正式启动。本届论坛以“直面严峻经济形势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变革”为主题,将于9月6日、9月14日、9月21日分别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召开。在此

无间道1 仿制药PK原研药上演“无间道”

 仿制药与原研药本来属于不同的经营模式,很难混业经营,但现在大型原研药厂和大型仿制药厂开始向对方的阵地推进。许多大型原研药厂扩大经营范围,进入化学仿制药或生物仿制药领域,而大型仿制药厂也在开发自己的创新产品,不让大型原研药

声明:《孤儿药 孤儿药鼓励本土仿制 提倡跨国合作开发》为网友美得倾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