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克隆工厂落地天津滨海新区。目前这家投入2个亿的克隆工厂已经完成80%的建设,计划在2016年正式投产,一期将实现每年生产10万头克隆牛胚胎。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克隆工厂,公众显得疑虑重重。根据《科技日报》报道,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克隆技术并不了解,一提到克隆食品,多数人表现出拒绝甚至恐惧的态度。另外一项调查显示,30位来自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埃及、古巴等四大洲8个国家的留学生中,有15人表示坚决不吃克隆肉类。
显然,公众的担忧集中在克隆动物的食用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上。食用克隆动物究竟安不安全?克隆动物与一般动物有差别吗?克隆肉品投入市场是否有监管部门审批……
就这些问题,访谈专访了天津克隆工厂全资母公司博雅控股集团董事长博士。
食物也可以克隆?
访谈:克隆工厂是怎样产出克隆动物的?
博士:克隆技术只需要从被克隆的动物身上取一个普通的体细胞,甚至可以只是一根毛发上的毛囊,就足以获得全部的遗传信息,然后将该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再将该卵母细胞移植到代孕母亲子宫内,就可以培养出完全相同的复制品。
访谈:克隆与转基因有什么差异?
博士:克隆与转基因的差异在于:我手边有一杯清水,我倒一半给你,这是克隆,因为这是两杯一样的水;如果倒半杯水给你,然后再加入咖啡,这是转基因,因为你喝的和我喝的已经不一样了,发生了变化。

克隆食品商业化有先例?
访谈:克隆技术应用于食品领域的安全性是否应该需要长时间验证?
博士:事实上克隆运用于商业已经很普遍了,现在超市中售卖的蔬菜水果如草莓香蕉等,都运用了植物克隆技术。在我看来,克隆技术让食物变得品质更好。
据我所知,植物克隆技术发明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左右开始商业化应用。动物克隆技术相较于植物克隆技术晚了差不多30年,到2000年左右,美国、日本、韩国相继应用克隆技术培育优质的种牛,改善种群品质,我们建立动物克隆工厂的目的就是将动物克隆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畜牧业。
访谈:克隆牛肉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吗?国际上是否有克隆牛的公司?
博士:据我了解,目前国内没有销售克隆牛肉。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日本、韩国、巴西、澳大利亚都有克隆牛的生产,但都是很小规模,相比之下可能美国是最大的,它的作用主要是改良种群。在这些国家,牛是用于肉食的,经过三四百年的积累,已经建立了足够优秀的种群,所以对这种技术的需求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