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湖北省疾控中心接到国家卫生计生委通知,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心胡兵博士经过层层选拨,顺利入选中塞友好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援外技术合作项目首批检测队。将于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1月16日代表湖北赴西非塞拉利昂参加埃博拉病毒等病原的实验室检测,并肩负着培训塞方专业技术人员任务。

据悉,本次任务正好赶上当地雨季,时间跨度长,且疫情存在反弹的可能性,防控形势依然很严峻。中塞友好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位于首都弗里敦中塞友好医院东侧,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为375平方米,包括一个80平方米柴油发电机房,严格按照P3实验室标准建成,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建设。2014年11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历经81天完成了实验室全部主体结构的建设和内部设施的安装,于2015年2月11日正式竣工,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亲自参加开工及竣工典礼。
自2015年2月11日实验室竣工以来,专家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实验室运转内部准备和外部协调工作,并于3月11日正式启动埃博拉病毒检测工作。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建成如此高标准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并投入运行令,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同行为此感到无比惊讶。实验室的成功启用,为塞拉利昂共和国正在努力实现的“零病例”埃博拉防控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也将为后埃博拉时期塞国公共卫生体系重建发挥关键作用。
本次援非抗疫队员涵盖了国家、军队和地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检测领域的专家或业务骨干,经过多轮封闭式的集中培训,已全面掌握了埃博拉病毒相关检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技能。他们将在今后半年时间里以援塞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为依托,根据当地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开展包括埃博拉病毒检测,协助塞国在后埃博拉时期继续开展疫情监测,帮助塞国建立其他重大传染病如马尔堡出血热、拉沙热、登革热、疟疾和脑膜炎等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并肩负着对塞国培训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任务,使其逐步具备自主检测能力,来提高塞国应对各种传染病的能力,为塞国留下一只带不走的传染病综合防控队伍。
湖北省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是国内疾控系统8家P3实验室之一,于2014年10月积极向国家认可委(CNAS)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申报并顺利地获得从事埃博拉病毒实验室检测活动资质。同时开展了埃博拉病毒检测相关技术、生物安全防护技术及物资的储备,具备应对可能输入的埃博拉疫情的实验室快速检测能力。该P3实验室在湖北省乃至整个中南地区应对和处置埃博拉、H7N9、Mers等高致病性传染病疫情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湖北省疾控中心派员参加中塞友好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援外技术合作项目,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湖北省疾控中心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认可。对于湖北疾控积极实行走出去参与国际公共卫生合作与交流是一次很好地实践,也有利于将西非抗埃前线的实际工作经验带回来,更好地促进湖北省疾控中心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延伸阅读:埃博拉药物研发公司试验受挫终止临床研究世界卫生组织重申埃博拉病毒不通过空气传播埃博拉病毒青年检测队荣获青年文明号称号国际研究团队分析埃博拉遗传编码中国援塞抗疫医疗队接诊埃博拉患者治愈出院中国造埃博拉药挽救生命 却卷入专利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