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去二三里
烟囱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二>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现
<三>
一蓑一笠一条舟
一枝竹竿一条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独钓一江秋
分享:
<一>
一去二三里
烟囱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二>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现
<三>
一蓑一笠一条舟
一枝竹竿一条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独钓一江秋
分享:

读陶行知的教育诗有感(餘飨参与中陶会分会2015年“三项征文”评选文稿)网上有不少陶研发烧友。其中有位陶研人士撰文说:“在现代教育史上,陶行知先生以他平民化的教育思想和扎实的实践精神为人称道,立下了一座丰碑。如果说这些是他留下

网络红人“犀利哥”出现后,犀利一词迅即也走红网络。清明节马上就到了,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两首极为犀利的清明诗。一首是南宋江湖派诗人高翥的《清明日对酒》: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秦堤的朗诵诗《我想你了》催人泪下WITHTEARS IN MYEYES

翻阅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有许多著名作家写有不少脍炙人口的饮酒诗篇,其中曹操的《对酒当歌》、陶渊明的《饮酒诗》二十首、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醉时歌》、陆游的《楼上醉歌》、苏轼的《水调歌头》等,都是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但
韵味无穷数字诗以画竹而闻名的郑板桥,也喜欢用数字入诗,他的数字诗《咏竹》可谓别出心裁: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诗中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却写尽了竹子的风姿神韵。有一次郑板桥到扬州,与好友柳先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