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即我国古代历法建立的模型图,古人只以一句话概括:甲子年十一月夜半冬至朔,旦见太乙。此真正内涵只在术数中以各种神煞禄命之术得以保留,其中的历法关系如下表:

世人都不理解为何简简单单的六十个甲子就能断天地人万物,因为甲子相合符合天地阴阳相合至理故也。自第一代黄帝建历以来,自古我国就用建寅为正月,之所以有所谓子正之说其实是指太阳逆时针过宫,子宫配正月也。如果见丑配正或者亥配正则表明失闰,必须置闰也。
这里需要清除几个基本概念:
1)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是年之始,不是岁之始!这点只有《黄帝内经》讲出来了,所以台湾有“大师”提出“冬至换年柱”是多么无知。古人立四柱是岁月日时,年岁是不同的概念。
2)岁之始是甲寅年正月初一子正,是一年一月一日一时。 所以《淮南子。天文》说:太岁起于甲寅。有多少人理解这句话?
3)年始于子,用五鼠遁,为用官杀,例如乙庚为金起于丙子,丙火克金,为克我,为“天开于子”也,故而四柱时柱为天,又称“帝座”,为后代,为归宿。古法禄命重年柱在时上的引从。
4)岁始于寅,用五虎遁,为用印绶,例如乙庚为金起于戊寅,戊土生金,为生我,为“人生于寅”也,故而四柱月柱为母亲,为家庭,为行运之始,为提纲。
然后我们来看JINWEN的论点
夜子时所用的日子就是当天的日子,但时辰的天干是通过第二天日子的天干来推的;
而早子时用的日子是第二天的日子,时辰的干支仍然是按第二天日子的天干来推的。"
我说错误就在这里第一句!
0点为一天开始,但是没有这样的夜子起干支之法。其实0点以前用昨天日干支,然后以五子遁起时柱,此万古不变之法。
此说前半说对,后面误人,创造了新遁法!
比如乙巳日没有戊子时的排法,只有丙子时。要么只有丙午日戊子时,没有所谓的乙巳日戊子时!
子时有初正两刻,但是放到排时柱为什么有人就会认为:夜子时所用的日子就是当天的日子,时辰的天干是通过第二天日子的天干来推的?这不逻辑不一致吗?日上起时,有用第二日起第一日的时柱吗?你自己想想是什么混乱逻辑?
盲派为什么要校验子时,就是为了确定正确日上起时柱。很简单起子时干支:
0点以前的日子就是当天的日子,时辰的天干是通过当天日子的天干来推;
0点以后的日子是第二天的日子,时辰的干支是按第二天日子的天干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