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续集 红楼梦 红楼梦续集

  《红楼梦新续》又名曹周本《红楼梦》,曹即曹雪芹,周为周玉清;意为曹雪芹著前八十回,周玉清续写后三十九回。

  周玉清女士籍贯为四川绵阳;1934年2月生,1990年出版《红楼梦新续》,后经过七年的披阅、修改,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将曹雪芹原著与《红楼梦新续》合版为曹周本《红楼梦》。

  为《红楼梦》做续书,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国很多著名人士都对目前通阅的高鹗续红楼提出了很多批评,有人甚至直接斥为“伪书”;如果我们把高先生的续书拿来和曹先生的原著比,的确是有差距,续情节容易,续灵魂难!

  其实我们作为《红楼梦》的读者,作为红迷来讲:需要的是一部只有八十回的原著,还是需要“百家齐续”的完整《红楼梦》?我想以读者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话,答案是很明确的!

  我们总结了一下很多名人对高鹗续书的批评,大致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一、结尾“兰桂齐芳”,不符合原著的悲剧情节;

  二、语境“阴森恐怖教条古板”;

  三、高鹗续书对细节把握不好;

  四、不符合原著暗示,不符合脂批。

  还有些批评不知所云,全文意思总结就是不好,对于以上批评是否站的住脚,有待商榷。

  而《红楼梦新续》在以上“批评”的方面是把握的很好的,周玉清女士的文笔和思想上和原著风格相差较少;而且不拘于原著,大胆写出了有些尚为“公案”的内容,例如黛玉的财产,宝玉湘云之间的微妙情感。

  《红楼梦新续》的简要情节大致如下:

  为重整大观园人气,探春又开诗社:荷花社。体裁不限,可做诗,也可填词。于是黛玉仿乐府写了一首荷花诗,而其他人均填的词,大概作者是擅长写词的。之后,探春放风筝,风筝被一年轻俊秀的王爷捡到,二人心有灵犀,那王爷便是来朝觐的东海王。于是朝廷赐婚,探春远嫁,宝玉陪送。宝玉离开后,黛玉思念成疾,填词寄怀。在园中遇见甄宝玉,得知贾府许婚,又听到娘娘赐婚宝玉与宝钗的消息,吐血而亡。宝玉回来,深切悼念。他娶妻宝钗,没多久贾府终于东窗事发,一起小人趁机做乱,树倒猢狲散。宝玉夫妇在西山脚下栖身,靠卖字画为生,勉强度日。宝钗难产,因无钱接生,产下死婴后积劳成疾,无钱医治,不久死去。湘云被卖,后被救出,扮作道童千里迢迢来寻宝玉,甫一见面终因劳累过度而含笑死在宝玉怀中。所有的爱人都去了,宝玉遁迹深山,做了采药人。

  《红楼梦新续WWw.aIhUaU.COM》中的诗词也是很吸引人的,摘一首欣赏:

  黛玉的荷花诗

  田田莲叶渚,缓缓泛莲舟。莲雾沾衣湿,莲香拂我忧。

  低头弄莲叶,顾影添忧愁。莲荷何清瘦,泪洒莲江头。

  晨曦侵晓露,野鹤渡莲洲。莲塘摇清绿,莲江载泪流。

  采莲归来晚,何事苦淹留?南风有情意,送我沅湘游。

  娥皇举桂棹,女媖结莲楼。蒿穿波底月,荷醉雨中秋。

红楼梦续集 红楼梦 红楼梦续集

  半江渔火暗,一宿风露幽。天际劳辛苦,知音亦难求。

  羽化随风去,魂系一沙丘。

  站在读者的角度,我认为应该鼓励续书,大胆续书,而不是打击和批评;任何事物只有发展才能促进繁荣,一潭死水是成就不了红学的!续的好,自然有人看,好坏之间读者自然分晓!当然作者也应该不怕批评,欢迎批评!而且作者也要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我举一个例子:在高鹗续书中,有人批评其中的“黛玉劝学”段,我认为很正常;人是需要生存的,要生存就要学习,小时候不懂事可能很憎恨读书,但是长大了才知“书到用时方恨少”;两玉难不成不能长大?

  《红楼梦新续》在情节方面做了很大胆的尝试,加入了很多新鲜的事情,例如宝琴谈莎士比亚,这个可能不符合当时的条件,我们也可以提出合理的批评,这方是读书人所为,而不是动轨盖上大帽子,以不符合原著打压!

  《红楼梦续》作者简介:

  温皓然

  特立独行于当代文坛的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箜篌引》、《缘分的天空》、《花魂鸟魂》、《般若飘香》、《凤兮凰兮》、《陪嫁山庄》、《凤鸣台》等。曾任《第三条道路》主编,系“第三条道路诗派”核心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修生,《世界文坛》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倚天照海醉颜红,叶绚三秋傲碧空。赢得丹诚清耿在,贞姿羞列百花丛。

  ——著名学者 文怀沙

  我和温皓然始终坚持严肃写作。

  ——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 洛夫

  新世纪的红楼梦续,要求于作者的是,既不违背已有的主流红学研究成果,又能够续出时代意义,续出主体精神。从这个视角来看,温皓然的续作,显然代表了一种崭新的转折,笔者概括为:“立足红学,忠实内心,施展才艺,面向时代”。

  ——北京大学教授 孔庆东

  《红楼梦续》是温皓然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轻”,她的续红之作,毫不夸张地说,我认为是两百年来《红楼梦》续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

  ——中国当代著名红学家、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赵建忠

  甫接华章,随手披阅,端的妙笔生花。如芳官扫雪、湘云攀树、酴醿花语诸节,虽略带现代意识,犹见原书风格。抒情叙事,文美思巧,俱足观赏。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刘勇强

  终于找到刘心武续红楼的片段文字,虽然平庸寡味,倒也比原想的要好些。还有70后作家温皓然的续写,比刘续鲜活些。

  ——复旦大学教授 严锋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红楼续梦,皓然之梦,是否最切曹公本意,不敢妄测,然文采斐然,至情至陛,实为佳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黄玫

  新时期《红楼梦》续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但就具体内容和艺术风格看还是鲜少有能称得上优秀的作品,温续以其独有的叙述风格起到了方向标的作用,代表并引领了新时期《红楼梦》续书的方向,在历史叙述的缝隙中纵横驰骋、大展身手,创作才华得以充分发挥,突破了原著的“锁链”束缚,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展示出“自己的红楼自己的梦”。

  ——天津师范大学 熊立娟

  初识温皓然让人感受到一种惊艳。这位享有“缔造中国纯粹古典主义小说文本”之名和“21世纪第一才女”的“70后”女作家,活脱脱一位从古代仕女画里走出来的深闺佳人,既温柔又高贵。都说美丽的女孩坐不了冷板凳的,如此看来,温皓然绝对是个例外。在她的书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诗经》《离骚》、明清小说的文化底蕴,可以感受到佛学、美学的魂魄,也能感受到鲁迅先生那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

  ——中国顶级高尚会员刊物《珍珑》

  《红楼梦》原著: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还泪记》《金玉缘》等,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本书前80回由曹雪芹所著,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为一部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清朝中期的文学作品,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由于传世版本极多,加以欣赏角度与动机的不同,因此学者们对于涉及红楼梦的各个方面,均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分为文学批评派、索隐派、自传派等数派。由研究此书的思想文化、作者原意等,而形成“红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9251/37210626737.html

更多阅读

张卫健不拍《西游记2》的原因 张卫健拍过几部西游记

96版的《西游记》我特别爱看,小时候特别着迷,那时候就是不明白张卫健为什么不继续拍第二部,查了才知道。张清芳:这是九六年。九七年无线开拍续集,那当然一定是你了?张卫健:不是我啦,当然。因为后来我们,我到这个时候,我合约刚刚好只剩一点点,

周远望续写红楼梦结局大改版 周汝昌续写红楼梦

周远望续写红楼梦结局大改版,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红楼梦四大名著之一,竟然以悲剧结尾,通过红楼梦也许大家都有很多的感触。下面是一个年仅28岁的年轻小伙子,续写红楼们的大结局,周远望今年28岁,2004年毕业于安

风之子:红楼随笔续24

王熙凤弄死尤二姐很过分吗?在很多人看来,王熙凤弄死尤二姐,是件很过分的事情。这样,我先不说到底过分不过分,而是站在王熙凤的角度出发,看看,如果我们是王熙凤,面对当时的形势,应该怎么做吧?首先,当时的形势是任何一个与贾琏有染的女子,都盼着凤

风之子:红楼随笔续16

关于薛宝钗和香菱命运的重要暗示关于薛宝钗和香菱的命运,之前我是有过论述的。核心意思就是,八十回以后,贾宝玉婚后出家,薛宝钗独守空房,而香菱因为躲避夏金桂和薛蟠,薛宝钗出嫁时是和莺儿一起跟了过来的。关于这些分析,很有些不同意见,以为

风之子:红楼随笔续36

811、林黛玉家是《红楼梦》最幸福的家庭前段时间集中说邢夫人及其相关事件,再次被冠与“阴谋论”的帽子。这个帽子其实我早戴过了,我论述贾母和王夫人关于宝黛钗婚姻争斗的时候,分析金玉良缘阴谋的时候就荣幸的获得过这一称号。那其实

声明:《红楼梦续集 红楼梦 红楼梦续集》为网友冰雨忧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