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文本实录)
目录:
01 评卷细则介绍
02 试题解读与趋势前瞻
03 问题与反思
01 2016全国I卷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介绍
2016全国I卷高考作文评分细则(附命题)
(1)48分线:切合题意,属一类文。
.批判分数论是这道题的核心立意。
.批判唯分数论的弊端,批判教育评价的机械单一。
.批评教育目标功利性、短视,批判唯分数论、唯成绩论。
.批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利于孩子人格培养。
.批评教育评价单一,只认分数不认人,只看分数培养不问原因。
(2)42分线:符合题意,属二类文。
读图不精准,内容信息把握不全面,对寓意理解肤浅。
.对孩子的期望值要因人而异。
.平等对待“学霸”“学渣”。
.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
(3)36分线:基本符合题意,属三类卷。
.对漫画内容断章取义。
.只看漫画一半内容。
.引述材料,以批判社会评价单一、功利、短视为内容,没涉及教育评价单一问题。
.如何对待满分和及格。
离题线:36分——25分,属偏离题意。
.不谈漫画内容,不谈教育问题只谈社会评价问题。
.无视唇印掌印,只从孩子表情出发。
.曲解漫画且写作内容不当。
.要保持良好心态。
.奖励不如惩罚、棍棒之下出孝子。
(4)25分以下线:严重离题,与试题无关。
.成功之道。
.知足常乐。
.学习态度。
.创造力。
.青年与未来……
02 试题解读与趋势前瞻
(1)漫画至少包含着以下几组矛盾
试题分析
漫画分析(附图片)
分数——吻痕、掌印
分数退步——分数进步
表情(人物内心感受)——分数引起的吻痕、掌印
漫画至少包含着以下几组矛盾
.横向比较:唯以分数论奖惩 奖进罚退——评价目的的功利
. 纵向比较:退步是否因为奖励?进步是否因为惩罚?——评价方式的粗暴
.斜向比较:满分与及格共享“唇印”,高分与低分共享“掌印”——评价标准的荒诞
(2)提炼观点、立意
.莫以分数论成败 莫因分数吻我打我
.莫让“素质教育”异化为“分数教育”
.论二重尺度的意义 教育评价应更具更改与温情
.论奖惩制度的应用 建立多元合理的评价体系
.因材施教的相对性 请对学霸多一点宽容
.为优秀松绑,为进步喝彩
.表扬的力量远大于批评 掌掴在脸,伤痛于心
(3)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解说
(4)对“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解说”的解说
第一,正确认识“任务驱动型作文”
第二,正确认识高考命题要求

03 问题与反思
问题反思1:读懂材料
新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主要包括:
时评类、叙事类、寓言类、讨论类、议论类、关键词类、名言类、说明类、诗歌类、漫画类、多则材料类、驱动类等等。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
“要求”的表述强化了阅读的基础地位
问题反思2:警惕“伪思辨”
“高中哲学的作文版”——万金油式的“辩证法”。
比如:“进与退是相对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换一种角度看问题”…… ……
这种正确的废话,这种教条的套路,反映了思维的惯性、惰性与劣性,导致大量实际上没有观点、同时又脱离材料的试卷出现。真正的辩证法是方法论而不是教条。当前高考作文越来越规避“二元对立”的命题模式,走向“多元有序”(孙绍振语)。这就要求考生对具体的材料作具体的分析,不能含糊其辞。
要着力训练学生具体分析的思辨力——多问一个“是什么?”“为什么?”
在思维方式的培养上,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能从问题看出事情的影响与意义价值。
在行文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因果、比较、结构、策略等思维。
学生阅读(推荐):
《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余党绪
《明亮的圣诞——公共说理十八讲》徐贲
《主题写作十二讲》王召强
问题反思3:语言的病态
议论文语言:要求概括、严密;理性思维、表达
语言的病态有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