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术八段锦 中医导引术——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

       

       中医治疗六法分别是:砭、针、灸、药、按跷、导引。中医的六大治疗方法各有各的优势,各有治疗的领地:脏腑的病多用药,经络穴位的问题多用针灸,浅表皮肤的病多用刮。

中医治疗六大技法——拔罐  http://shanghaizhaona.blog.163.com/blog/static/12710309220105195439430/        


  中国古音律以宫、商、角、觯、羽五间奏乐,人体各脏器以金、木、水、火、土组成奇经八脉。都市人的亚健康状态正是由于“音律”不调所至。中医导引正是在意念的配合下,调节呼吸,吐故纳新,将五脏六腑的浊气吐出,吸纳进清新之气,从而起到养生防病的作用;其中,导就是导气;引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或自我按摩如太极拳、五禽戏等来增强体质。

  中医治疗六大技法——导引 http://shanghaizhaona.blog.163.com/blog/static/1271030922010414802189/
   棋
  金角银边草肚皮,香薰黑白万人兵。棋者入定时意念专注,无丝毫杂念,如练气者也。中医指压保健按摩,如同凝神落子,针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揉压,排除体内的垃圾,调理人体内部脏器的功能,调节人体的内分泌激素,不仅正骨理气,而且驱浊扶清,健康全局,尽在指间。

中医治疗六大技法——按跷 http://shanghaizhaona.blog.163.com/blog/static/1271030922009112104947543/

“按跷”即“按摩”的古称又称跷摩,就是在人体的一定部位上,通过各种按摩手法和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 

  书者,挥毫于气宇指间,书中有气、气中有语、语中有书。书法以和谐为美,人体以平衡为美,传统中医的悬灸,将中药制成的艾条悬于人体穴位上,通过行经走脉,排除体内湿寒热毒、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艾缕袅袅舞漫之,凤龙康体尔得知,十二经络疏通时,妙觉温馨步轻盈。悬灸如同人体书法创作,给身体内在的机能以和谐,提升皮肤弹性,驱除皱纹,补充人体激素、勾勒人体自然的曲线。书家在笔尖表现艺术的自信,悬灸在腕间书写出健康。

中医养生六大技法——灸法  http://shanghaizhaona.blog.163.com/blog/static/12710309220104710471282/

  画品自古成为文人雅士的最爱,画者重意境、亲技法。如医者的纯熟技艺,在人体的皮肤表面进行刮痧,刮板犹如画笔,在人体的一定部位,实施循经走穴刮拭,画出紫色的线条,促进微血管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起到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理筋整复,从而达到了沟通上下,联系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周身、调整虚实。

中医养生六大技法——刮痧  http://shanghaizhaona.blog.163.com/blog/static/127103092201051943734146/

《山海经》里边记载这么一个故事:有一种动物,它不吃不喝,不食不寐,也不吸气,但是还长生。这个故事给我们养生的启示是——我们养生要调动皮肤的呼吸,要会用身体的呼吸之法。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吐纳养生法,通过呼吸导引,调动五脏六腑之气。将五脏六腑的浊气吐出,再吸纳进清新之气,人就会恢复健康。如何来吐出体内的浊气呢?古人发明了六字诀——嘘、呵、呼、呬、吹、嘻。

 

这六字诀最早是药王孙思邈提出,明代太医院的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谈到六字诀治病时曾说: “不炼金丹,且吞玉液,呼出脏腑之毒,吸入天地之清。”又说:“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熏灼不知,又六欲七情,积久生病,内伤脏腑,外攻九窍,……故太上悯之,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呬’字治肺气,以‘嘘’字治肝气,以‘吹’字治肾气,以‘嘻’字治胆气。此六字诀,分主五脏六腑也。”

发嘘声——吐出肝上的毒气 

首先,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双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嘘,读( xū )。口型为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

呼气时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两眼反观内照,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呼气尽吸气时,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做第二次吐字。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做一次调息。

嘘气功可以对治目疾、肝肿大、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症。

发呵声——吐出心上的毒气

呵,读(kē)。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

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至胸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行第二次吐字。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做一次调息。

呵气功治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舌强语塞等心经疾患。

发呼声——吐出脾上的毒气

呼,读(hū)。口型为撮口如管状,舌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呼字时,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脐部,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小腹前。呼气尽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回旋掌心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再以同样要领,右手上托,左手下按,做第二次吐字。如此交替共做六次为一遍,做一次调息。

呼字功治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

发呬声——吐出肺上的毒气

呬,读(xì)。口型为开口张腭,舌尖轻抵下腭。

呼气念呬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对喉,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重复六次,调息。

发吹声——吐出肾上的毒气

吹,读( chuī)。口型为撮口,唇出音。

呼气读吹字,足五趾抓地,足心空起,两臂自体侧提起,绕长强、肾腧向前划弧并经体前抬至锁骨平,两臂撑圆如抱球,两手指尖相对。身体下蹲,两臂随之下落,呼气尽时两手落于膝盖上部。下蹲时要做到身体正直。呼气尽,随吸气之势慢慢站起,两臂自然下落垂于身体两侧。共做六次,调息。

吹字功可对治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

发嘻声——吐出三焦上的毒气

嘻,读(xī)。口型为两唇微启,舌稍后缩,舌尖向下。有喜笑自得之貌。

呼气念嘻字,足四五趾点地。两手自体侧抬起如捧物状,过腹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并向头部托举,两手心转向上,指尖相对。吸气时五指分开,由头部循身体两侧缓缓落下并以意引气至足四趾端。重复六次,调息。

嘻字功治由三焦不畅(上焦心肺,中焦俾胃,下焦肝肾)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

        东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中医叫葛洪,他写了一本《肘后方》,就是放在袖子里面帮人们急救的。他还有一本著作《抱朴子》,就是写了养生的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就是把气吸进来以后,不从鼻子呼出来,而是进行闭气,然后意念与这个气从人体千千万万的毛孔出来。葛洪把这个叫做“胎息功”。现代人提倡有氧运动,但是我们古代的人最强调无氧运动,就是你在没有氧吸的时候,在缺氧的情况下,你怎么调动自己的身体。我们也看到,在低氧的地方的人寿命反而长,他氧气少了,但是能刺激他的呼吸,全身系统都调动起来,所以他的寿命反而长。这种呼吸方法,我们也可以一试,就是把气吸进来以后,用意念尽量把气往周身千千万万的毛孔去调动。这样就可以打通我们身体的微循环。为什么叫微循环?那是因为我们人体的血管只用了一部分,还有大量的血管还是处女状态,是封闭着的,不动的,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微血管都打通,那么我们呼吸的氧气将会更多。

     大雁的胸式呼吸

  大雁的呼吸它是用肺的,是靠心肺扩张来完成呼吸。所以十禽戏里面,第二个就是做扩胸,做飞翔状,像大雁一样飞翔。我们把这种叫做大雁功或者仙鹤功。

  青蛙的腹式呼吸

  小青蛙在呼吸的时候肚子一膨一松 ,像个皮球嘭咚嘭咚的,这是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每个人,稍微上点年纪的话,肚子就容易变大。我们看很多40岁以上的人肚子都大了。肚子里面要么就是水,要么就是脂肪,它挤压我们的正常组织。肚子里面有很多脏器,本来空间就很小,大家挤在一起,又把水、脂肪堆在那里,脏腑的功能肯定会受到影响。腹式呼吸就可以锻炼腹中的脏器。

       腹式呼吸很简单,我们就像青蛙一样,把气吸进去以后,除了肺,把肚子也鼓起来就行了;呼气的时候,除了肺缩小,把肚子也瘪了。虽然很简单,但它对我们肚子里面所有的脏器有非常大的好处,配合冥想一起,效果更佳。http://shanghaizhaona.blog.163.com/blog/static/12710309220105298840133/另外蛇的腹式功做得也很好,蛇是用肚子爬行,它的寿命也很长

具体方法

      首先,想象你的丹田(肚脐下三根手指头的区域)里,有一个假想中的小气囊。接着,用鼻子吸气,想象你把吸进去的空气一路从胸部、腹部送下来,一直送到小气囊里。此时,你的小腹会微微突出。然后,再深深地吐气,把小气囊里的空气,全部由鼻子呼出。

  乌龟的龟吸功

  乌龟要怎样呼吸?它没有肋间肌和肋间骨,只有头颈和肚子相结合,所以就只能做胸式加腹式的呼吸。它这个功的好处就是肚子也动了,胸部也动了,心脑血管也动了,所以乌龟不得脑梗,所以它的寿命最长。

立式八段锦

《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提出由意念引导动作,配合呼吸,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地运气即“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导引也就是今天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气功。

八段锦共有八组动作,每组动作都针对一个脏腑或一种病症,对症保健和治疗,帮我们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

(1)两手托天理三焦    

       随意站着,舒服就行,先闭上眼睛,静一静心,想象自己站在田野里,深吸几口新鲜空气,然后两手从体侧缓缓举起,举过头顶,两手指尖相对,抬头看手,想像自己能把整个天空托起来。掌心向上托的时候,小指和无名指会有麻的感觉。举到头顶后,稍稍停顿一下,充分享受一下刚刚吸到身体里的新鲜空气,然后把两臂轻轻沿原路线放到体侧。手臂放下时可别忘了缓缓地把浊气呼出来,这样,这个动作才算完成。这样连续做三到八次。

(2)左右开弓似射雕

      直立,左脚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两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动作复原后左右互换,反复进行数次。展臂和拉弓时吸气,复原时呼气。这一动作主要调理肝和肺。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力,加强呼吸和血液循环。

(3) 调理脾胃须单举

     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反复多遍,上举下按时吸气,复原时呼气。这个动作可以防治胃肠病。

 

(4)五劳七伤向后瞧

     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掌心紧贴腿旁,然后头慢慢左顾右盼向后观望。向后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这个动作可以消除疲劳,健脑安神,调整脏腑功能,防治颈肩酸痛。

(5)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足分开,相距约三个足底的长度,屈膝半蹲成骑马势。两手张开,虎口向内,扶住大腿前部。头部及上体前俯,然后作圆环形转摇,转动数圈后再反方向转摇。在转腰的同时,适当摆动臀部。转腰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6)两手攀足固肾腰

    直立,并足,两膝挺伸、上身前俯,以两手攀握两足趾(如碰不到,不必勉强),头略昂起。然后恢复直立姿势,同时两手握拳,并抵于腰椎两侧,上身缓缓后仰,再恢复直立姿势。反复进行。本式采用自然呼吸。可增强腰部及下腹部的力量,但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患者,头部不宜垂得太低。

(7)攒拳怒目增气力

     两腿分开屈膝成骑马势,两手握拳放在腰旁,拳心向上。右拳向前方缓缓击出,右臂伸直,拳心向下,两眼睁大,向前虎视。然后收回左拳,如法击出右拳,左右交替进行。击拳时呼气,收拳时吸气。可激发经气,加强血运,增强肌力。

(8)背后七颠百病消

       直立,并拢双脚,两掌紧贴腿侧,两膝伸直,足跟并拢提起,离地数寸,同时昂首,作全身提举势。然后足跟轻轻着地复原。反复进行。如配合呼吸,则足跟提起时吸气,足跟着地时呼气。可疏通背部经脉,调整脏腑功能。

 

华佗的五禽戏

(1)鸟形

导引术八段锦 中医导引术——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

①准备动作:两腿轻轻相并,全身自然直立,两眼平视前方,平静呼吸,宁神静气,意守气海。

②动作:

第一步:左脚向前迈一步,右脚跟进半步,右脚尖虚点地,身体重心全放在左脚上。同时将两臂从身前慢慢抬起,向左右侧平举;在举臂时要慢慢深吸气,然后右脚向前跨出半步与左脚合并,两臂从身体两侧自然下落,同时慢慢深呼气。屈两膝下蹲,将两臂在膝下相握。

第二步: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左腿跟进半步,左脚尖虚点地,身体重心放在右脚上。同时两臂从身前慢慢抬起,向左右侧平举,举臂时要慢慢深吸气。然后左脚向前跨出半步,与右脚相并,两臂从身体两侧自然下落,同时深呼气,再屈两膝下蹲,两臂在膝下相握。

注意:做动作时要一直意守气海,动作与呼吸配合一致,伸展时要吸气,屈体时要呼气,反复多次练习。能增强心、肺功能,有壮腰健肾的作用。

(2)虎形

准备动作:舌尖抵住上腭,口微微闭合,意念守住命门。五指张开,虎口撑圆,食指、中指弯曲内扣,模拟老虎利爪。

①左式:

第一步:两腿屈膝成半蹲,重心放在右腿上,左脚抬起,靠在右踝关节处,左脚尖虚点地;两手握拳从下提至腰两侧,拳心向上,两眼注视左前方。缓缓吸气,两拳从胸部上举,拳心向内,举到口前面时慢慢呼气,然后拳外翻变成掌向前按出,与胸一样高,掌心向前。

第二步:左脚向左前方斜跨一步,右脚跟半步,左右两脚跟前后相对,距离一尺,将重心放在右腿上,左脚点地成虚步,两眼看着左手食指尖。

②右式:

第一步:左脚向前跨出半步,右脚跟到左踝关节处,稍稍抬起,右脚尖虚点地,两手握成拳状,提到腰两侧,拳心向上,两眼看着右前方。缓缓吸气,两拳从胸部向上举,拳心向里,举到口前面时慢慢呼气,最后拳外翻变成掌向前平行按出,掌心向前。

第二步:右脚向右前方斜跨一步,左脚跟进半步,左右两脚跟前后相对,距离一尺,将重心放在左腿上,右脚点地成虚步,两眼看右手食指尖。

注意:手足的动作要与呼吸协调。两手翻掌向外按时宜稍用力,速度要稍快。可反复左右交替做多次。

(3)熊形

 准备动作:手指弯曲,大拇指压在食指、中指的指节上,虎口撑圆。

熊运:两手成熊掌状置于腹下,上体前俯,随身体顺时针画弧,向右,向上,向左,向下,再逆时针画弧。这个动作是身体带动上肢,不是光靠上肢画圆。这个动作可以强脾健胃。

熊晃:提髋,曲腿,落步,后坐,前靠。提髋:两肩不动,收紧腰部,以髋带腿,左右交替,反复练习。不用用脚特意踏步,要用身体自然下压,重心从腰部下传,膝踝关节放松,这个动作防治下肢无力。

(4)鹿形

准备动作:中指无名指弯曲,其余三指伸直张开,模仿鹿的轻盈奔放。

鹿抵:以腰部转动带动上下肢协调。握空拳,两臂向右侧摆起,与肩等高时变鹿角,随身体左转,两手从左后方伸出,两腿微曲,重心右移,左脚提起向右前方着地,屈膝,右腿蹬直,收回。眼随手动。

鹿奔:左脚向前迈步,两臂前伸,收腹弓背重心前移,左脚收回,换步,两手握空拳,向前画弧,最后屈腕,重心后坐时,手变鹿角,内旋前伸手背相对,含胸低头,肩背部成横弓,收腹;腰背部成竖弓,重心前移成弓步,两手下落换右势,注意换步,收左脚,脚底着地时右脚跟提起向前迈步,重心后坐再前移。这个动作可以强身补肾。

(5)猿形

准备动作:五指撮拢,曲腕,大拇指压在无名指指跟内侧,模仿猿猴东张西望,攀树摘果的情景。

猿提:

猿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9351/849783137553.html

更多阅读

曲黎敏 八段锦 八段锦什么时候练最好

松 百度一下,找到相关视频37个,用时0.007秒来百度推广曲黎敏八段锦全集05:49八段锦-中华传统养生...分类:曲黎敏you.video.sina.com.cn29:31曲黎敏教授讲解:健身...www.tudou.com

坐式养生八段锦口诀及练法图解 八段锦 动作口诀

健身气功八段锦网建议大家:每天只需花10分钟就能完成坐式八段锦,长期坚持能够使全身气血畅通,睡眠质量得到提高,免疫力增强,少得疾病,益寿延年。(一)坐式养生八段锦口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

声明:《导引术八段锦 中医导引术——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为网友無知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