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形城市 “带形城市”


daixing chengshi
“带形城市”
linear city
带形城市 “带形城市”

   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带形城市”的规划原则是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图1 [“带形城市”平面布局(段落)示意图]);大部分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地来往于相应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交通干线一般为汽车道路或铁路,也可以辅以河道。城市继续发展,可以沿着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出去。带形城市由于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因此居民同乡村自然界非常接近。纵向延绵地发展,也有利于市政设施的建设。带形城市也较易于防止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导致城市环境恶化。
   较有系统的带形城市构想,最早是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的。他认为有轨运输系统最为经济、便利和迅速,因此城市应沿着交通线绵延地建设。这样的带形城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不仅使城市居民便于接触自然,也能把文明设施带到乡村。1892年,索里亚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在马德里郊区设计一条有轨交通线路,把两个原有的镇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弧状的带形城市(图2[弧状的“带形城市”]),离马德里市中心约5公里。1901年铁路建成,1909年改为电车经过多年经营,到1912年约有居民4000人。虽然索里亚规划建设的带形城市,实质上只是一个城郊的居住区,后来由于土地使用等原因,这座带形城市向横向发展,面貌失真。但是,带形城市理论影响却深远。
   苏联在20年代建设斯大林格勒时,采用了带形城市规划方案。城市的主要用地布置于铁路两侧,靠近铁路的是工业区。工业区的另一侧是绿地,然后是生活居住用地。生活居住用地外侧则为农业地带。带形城市理论可以同其他布局结构形式结合应用,取长补短。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不少城市汲取带形城市的优点,在城市规划中部分地或加以修正地运用。
                 李德华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带形城市”"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9351/98905454717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高清版(附:中国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地震专家称建房时避开可有效防震10年内有望勾画出中国内地主要地震活动带  ●在近年发生的历次大地震中,研究人员发现,断层带上的房屋倒

探索创新挑战未来 以点带面 多路径探索城市创新模式(1)

  “深圳的最终胜出是‘深圳模式’在国家选择未来发展道路时的必然之路”,2008年6月中旬,当深圳终于结束了与上海、苏州等地两年多的竞逐,收到国家发改委的批文,成为国家首个“创新型城市”试点的那一刻,一位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专家这

声明:《带形城市 “带形城市”》为网友莫等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