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综述国内现有研究中国能源产业安全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石油产业强盛度的概念。根据这一概念,笔者构建了测算中国石油产业强盛度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因素指数、价格影响因素指数、资源因素指数、政治因素指数和军事因素指数的5个准则层指标,5个准则层指标又下设16个指标层指数。本文采用AHP分析方法测算出中国石油产业强盛度为基本强盛,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石油产业由基本强盛走向强盛的主要努力途径。
关键词:石油产业;强盛度;AHP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2-0034-10

(1)本币参与石油结算能力(C��21)�
目前,美元是国际上通用的国际石油结算货币,而人民币则不是。所以,中国在购买石油的时候,不能用人民币结算,而需要用美元进行结算。当人民币不能成为石油的结算货币时,中国影响国际油价的手段就较美国弱了许多。本文把美国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力定为强盛,对应的是第一层级,则中国只能定为弱势,对应的是第五层级。 石油消费能力指数是用一个国家年石油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比例来表示。消费量越多,说明对石油的需求越大,进而对石油的价格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大。本文把由于石油消费量的不同进而对世界石油需求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可能对石油价格的影响也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级为影响力最强(或称为强盛),美国为这一层级。与美国相比,中国应该处于第二层级,即较强盛一级。这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石油消费占世界的比例见表3所示。�
3.资源因素指数�
(1)石油对外依存度(C��31)�
石油对外依存度表示的是石油总需求中有多少石油是通过贸易方式从国外获得的。其计算公式可以表达为:�
YCD=Q�i-Q�cQ�e�
式中,YCD 为石油对外依存度;Q�i为石油进口量;Q�e为石油出口量;Q�c为石油资源消费量。�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见表4所示。�
(2)石油储采比(C��32)�
石油资源的储采比是石油剩余可采储量支持现有石油生产水平的能力,表现为可开采年限。储采比越高,则供给就越安全。其公式为:�
OCCD=RP�
式中,OCCD为石油储采比,R为年底剩余石油可开采量,P为当年石油产量。�
从BP世界能源统计资料来看,世界石油平均储采比为40年左右。除中东等地区的个别国家外,主要产油国的储采比在10―20年范围内。这样就可以把石油储采比大于50年的定义为强盛,小于5年的定义为弱势。根据2010年6月BP世界能源统计资料显示,中国2009年的石油储采比为10.7。2007年中国的石油储采比为11.3。数据来自BP世界能源统计(2007及2009年资料)。详见表5.�
(5)石油战略储备能力(C��35)�
石油战略储备能力是石油消费国为了应对短期石油供应的石油储备量,其大小一般用战略储备可使用的时间来表示。储备量越大,则储备可供国内在“非常时期”或“紧急情况”下消费的时间就越长,安全程度就越高;反之,安全程度就越低。�
战略石油储备能力的基本公式为:�
SPR=Q�tQ�c�
式中,SPR 为战略石油储备能力;Q�t为战略石油储备总量;Q�c为国内每天石油消费量。�
国际能源机构(IEA)规定各成员国的应急储备的规模不应低于该国上年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欧盟规定成员国必须保有相当于上一年度90天国内石油消费量的石油储备量。为此,本文也把90天的消费量作为战略石油储备度的基本强盛点。�
2006年中国告别无石油战略储备的历史,建成了第一个石油储备基地――镇海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随后又建成了舟山岱山、青岛黄岛和大连等三个战略储备基地。2009年这四个战略储备基地开始储油,总储量为1 4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中国几天的原油进口量。加上原有的21天的商用石油储备,中国石油总储备约为30天。�
4.政治因素指数�
(1)与石油进口国友好程度(C��41)�
根据中国与主要石油贸易国的政治关系友好程度的不同,把与石油进口国友好程度分成5个不同的等级,分别是友好、较友好、一般、紧张、敌对(如表6所示)。�
(3)政策法律完善度(C��43)�
根据表8分析,本文把中国石油进口国的政策法律完善度确定为基本完善和基本开放,对应强盛度指标则为基本强盛层级,即第三级。�
5.军事因素指数�
(1)军费开支(C��51)�
一个国家的整体军事实力与其军费开支成正比。而一个强大的军队必然对石油运输有积极影响,也会使得中国在与有关国家在石油领域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本文以美国的军费开支作为参照系来评价中国在这一指数上的强盛情况。�
2009年中国官方宣布的军费开支是710亿美元,而美国2010年的国防预算达7 000亿美元。美国拥有最先进的核武器,最先进的战斗机,大量的航母,且美国的军费开支继续以4―7倍的优势领先中国[1]。因此,从军费开支上看,如果把美国定为强盛级别,中国只能定位于较弱势,即第四级。�
(2)海军实力(C��52)�
海军实力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对石油的重要运输通道以及重要海峡的控制能力,以及对石油供应地进行快速机动反应的能力。目前,还难以对海军实力进行量化的评价。王礼茂和方叶兵借用海军在世界的排名来间接表示。本文沿用他们的做法如表9所示。�
从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的海军配备来看,美国有7艘航母(600―700架海军飞机)、120多艘驱逐舰和护卫舰、80多艘核动力及常规潜艇,含其它海军舰只总吨位为800万吨。等级为强盛,属于第一级。�
俄罗斯拥有前苏联解体后留下2艘航母现役(300多架海军飞机)、70多艘驱逐舰和护卫舰、60几艘核潜艇和常规潜艇、含其它海军舰只总吨位为400万吨。等级为较强盛,属于第二级。中国有70多艘驱逐舰和导弹护卫舰(500―600架海军飞机)、核潜艇及常规动力潜艇130多艘、另有大量海岸炮艇、鱼雷艇多达120多艘、海军兵力30万人,含其它海军舰只总吨位为200万吨。资料来源:http://tieba.省略/f?kz=618030458但中国没有航母,因此只能归属第四级,对应的是较弱势。�
(3)运输通道可靠性(C��53)�
运输通道可靠性与运输的距离、运输线的安全状况、运输方式以及运输国对石油运输线的安全保障能力强弱有关,通常采用管道长度、输油量和管道周转量等数据。根据林珏[7]的研究,目前中国运输通道可靠性处于“临界状态”,即60分左右。本文借用林珏的研究成果,也把中国运输通道可靠性的强盛度定为基本强盛。�
三、中国石油产业强盛度的测算�
为了进行模型分析,本文把上面涉及的指标分成三类:第一类为目标层指标(用A表示),也就是中国石油产业强盛度。第二类为准则层指标(用B表示),也就是上述的大类指标。包括经济因素指数、价格影响因素指数、资源因素指数、政治因素指数、军事因素指数等五类指数。第三类为指标层指标(用C表示),共计16个。�
1.目标层指标量化及其特征描述�
目标层指标即中国石油产业强盛度(A)的评判综合标准见表10所示。�
四、研究结论�
中国石油产业属于基本强盛。即外汇储备量大或较大,能源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强,没有能力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油气资源储备中等,政治影响力一般,军事力量一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石油产地国家,并基本能保证油气运输安全。但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石油第二大消费国,中国发展石油产业的目标应该是把石油产业打造成一个强盛的产业。从现有的条件来看,中国在对石油价格的影响能力、军事力量和地缘政治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可见,如何使中国石油产业由基本强盛转变为强盛,中国政府和企业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 何维达,潘玉璋,吴玉萍.中国石化产业安全分析与定量估算�[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3):61-65.�
[2] 何维达,吴玉萍,刘瑞华.煤炭产业安全评价研究及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7,(9):58-61.�
[3] 王礼茂.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与评估指标�[J].自然资源学报,2002,(7):401-408.�
[4] 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6,(3):49-52.�
[5] 王礼茂,方叶兵.国家石油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自然资源学报,2008,(9):821-831.�
[6] 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7] 林珏.中国石油安全状况分析――2006―2008年中国石油安全指标测度�[J].亚太经济,2010,(2):24-29.�
[8] 刘劲松.中国能源三巨头国际竞争力研究[C].2010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10.�
[9] 田春荣.2009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 国际石油经济,2010,(3):4-13.�
[10] 于春林,岳来群,潘继平,姜文利,王越,申延平.“走出去”利用国外油气资源的区域选择�[J].地质通报,2006,(10):1060-1063.�
[11] 道格・班道.中国,美国必须的敌人?�[J].环球军事,2010,(3):14.�
[12] 田春荣.1998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 国际石油经济,1999,(3):13-20.�
[13] 田春荣.2000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 国际石油经济,2001,(3):5-9.�
[14] 田春荣.2002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 国际石油经济,2003,(3):24-30.�
[15] 田春荣.2004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 国际石油经济,2005,(3):10-16.�
[16] 田春荣.2006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 国际石油经济,2007,(3):14-21.�
[17] 田春荣.2008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 国际石油经济,2009,(3):32-39.��
A Research On China’s Oil Industry Strong Degree��
LIU Jin-so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strong degree concept of oil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is concept ,this paper build the index system of oil industry strong degree. The index system include five layer indexes.They are economic factors index,affecting price factors index,resource factors index ,political factors index and military factors index.The index system consist of sixteen indicators index.By using analysis method of AHP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strong degree of china’s oil industry .Then ,this paper advances some suggestions to raise the strong degree of china’s oil industry.�
Key words:oil industry;strong degree;AHP��
(责任编辑:于振荣)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