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的计划执行阶段如何联系群众和发动群众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深深感受到,要想做好基层社区工作只有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任务和需求,现就自己所在的社区结合工作实际粗浅的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1)每位社区工作者都要树立服务群众的意识,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喜欢什么、不满意什么。要有一颗爱民之心,把社区群众装在心里,深入群众,走群众路线,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细、做实。
(2)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做好群众工作是干好社区工作的基础和唯一途径。社区工作是来自最基层的群众工作。
(3)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管理社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人民群众满意上,把做好群众工作的标准定位在服务群众、汲取群众智慧、代表群众利益、反映群众意志上。
(4)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和纠正自身的错误思想意识和认识偏差,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做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2、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在日常工作中,要培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同事之间要多交流,互相学习,让自己在学习和交流中提高。
(2)要经常与群众沟通,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善待群众,听取民意,做群众的知心朋友,在与群众拉家常、谈心的过程中,掌握不和谐的因素,听取群众意见,斟酌群众提出的问题,从群众身上学习他们的智慧,掌握工作技巧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3)要经常在社区走街串巷,工作要下沉到网格化管理,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不同人群要重点掌握。
(4)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治安管理、化解矛盾纠纷和提供情报信息的积极性,从而才能形成工作合力。要经常开展法律知识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向广大居民宣传法律法规常识,特别是社区一些经常违法的青少年,要多跟他们沟通,学会跟他们做朋友,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和教育他们。
3、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1)走访群众、联系群众、组织和发动群众是社区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每一名社区工作者都要做的工作。建立群众工作制度,努力做到零距离接触群众,使群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要把走访群众,做群众工作当成社区工作的重点,从而达到窜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人。
(2)进一步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充分认识到做群众工作的长期性、重要性。坚持每天走访群众要经常化,从而达到工作中相知、相认、相助。及时给群众宣传党的好政策、安全防范知识、便民利民的好措施等。
群众呼声是社区工作的第一信号,群众需求是社区工作的第一任务,群众满意是社区工作的第一目标。这是我们社区工作者担负的重要任务,只有我们每一个社区工作者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做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自己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努力做到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发动群众,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工作中来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
##社区“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街道##社区现有居民3481户,8500人。60周岁以上1106人、其中90周岁以上17人,低保户老人11人,残疾老人33人。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针对##社区老年人状况根结合我社区实际,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服务内容:
1、提供生活照料:为老年人提供托老、购物(配餐、送餐)家政服务等一般照料和陪护等特殊照料的服务。
2、提供体育健身: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健身团队等服务。
3、提供志愿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邻里互助、谈心交流、精神慰藉等服务。
二、服务形式: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上门照料服务和日托服务
1、上门照料服务: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居住在自己家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长期生病卧床及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提供照料服务。
2、日托服务:通过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休闲娱乐、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服务。
三、服务对象及运作方式
(一)服务对象:服务对象为社区60周岁以上需要服务的老年人。重点对象是高龄、空巢、独居、经济特困老人且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人。
(二)收费方式:根据老年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家庭经济条件等多种形式,采取无偿、低偿、有偿、义工为老服务等方式。
1、无偿服务(政府购买服务):三无老人、60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中享有低保、低保边缘、特困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经济较困难老年人。服务项目因人制定,政府埋单。
2、低偿服务:独居、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高危困难老人,服务项目因人制定,只收取工本费。
3、有偿服务:有经济能力、需要专门上门服务的老人,实行三定(定服务项目、定服务时间、定服务费用)。
4、义工服务:低龄老人担当起义工的职责,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社区服务中心逐一记录义工的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统一入档,若干年后,当义工本人需要服务时,由社区服务中心为其提供养老服务。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