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受到了茶的魅力 这几天在茶市上转悠,感受到了各路人马齐聚福州收茶的热闹劲,也锻炼了自己看茶辩茶的本事

  这几天在茶市上转悠,感受到了各路人马齐聚福州收茶的热闹劲,也锻炼了自己看茶辩茶的本事。更有意思的是,和好几家卖茶厂家的小妹斗智斗勇,回头想想觉得整个过程很是有趣,实录之。

     我觉得这种感受不单是代表我个人,应该大多数的人都是如此。每当你跨入一家茶叶店的时候,你的总体感觉就是四个字——无所适从。

     从一开始就有人招呼你落座泡茶,然后开始给你讲这个茶水怎么怎么顺滑,怎么怎么好,你嘛,听得似懂非懂的,咂摸半天,总觉得嘴里的滋味和心里的感觉不在一条道上,可是嘴上又不好说出来。然后呢,喝着喝着,就觉得是上了道了,好象,喝起来是有那么点意思喔,但是具体是什么意思呢?说不上来。卖茶的人也说不上来了,整个就是糊里又糊涂。

     我这里讲的绝对不是开玩笑。所有的人都说茶叶这个行业没有标准,它是没有标准,没法儿有标准,不但买的人糊涂,这卖的人啊他也糊涂。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这里总结这卖茶的有几大类型:

     第一:张冠李戴型

     一天,我和小胖进到一家茶叶店里,虽然是店,但是其实是厂。很多茶厂是在福州设一个销售点,有钱的会做一个大的独立店面,没有钱的就会在茶叶批发市场比如五里亭、西营里这些地方租一个小门脸,反正走的都是前店后厂的路子。

     我看了看这个是南平政和县的厂子,挂的招牌又是“闽红工夫”,心想这应该是对了路吧,结果......

     落座,泡茶,所有我们喝的茶样都用的是金骏眉和银骏眉的包装,这个都不用讲了,绝对是假的。包装我们不看,我们来讲茶。

     我问她,“你这里做闽红的话,政和工夫你们是主做的了?”

     她说:“是,我们厂子就是在政和的”

     我又问她:“那闽红其他的呢?比如白琳工夫你们做不做?”

     小妹很不屑地瞄了我一眼:“白琳工夫是白茶,我们不做的。”

     我的老天,白琳工夫怎么会是白茶?要是一般的消费者就算了,你可是卖茶的呢,张口就乱来。我很认真地说:“你是卖闽红的,怎么能讲白琳工夫是白茶?闽红三大类,一个政和工夫,一个坦洋功夫,一个就是白琳工夫。”

     小妹闹了个大红脸,说:“哦,是吗?我刚入行,还不太了解。”

     这个是属于太初级的错误了,过了下手也没有高兴的感觉,只是觉得好笑。

     第二:海阔天空型

     这种类型的卖家最好和人扯闲篇儿。就好像IT行业里面我们把销售也分为技术型销售和关系型销售,反正你就是卖东西是吧,我不管你用什么手段,能把东西卖出去就行。所以有些人特别能侃,没有什么真材实料,也就只能侃了。

     一般茶水不过三巡,对方就开始问小胖了:“听口音,你是北方人吧。”我一听到这个,呵呵,心里就暗笑,因为以下的对话我听了八百遍了,都是一模一式的。这扯闲篇儿能不能翻点新的来啊?

     小胖也要逗逗人家,问他:“那你猜我是哪儿的?”

我感受到了茶的魅力 这几天在茶市上转悠,感受到了各路人马齐聚福州收茶的热闹劲,也锻炼了自己看茶辩茶的本事

     对方肯定地说:“东北的!肯定是东北的!”

     哈哈哈,我心里笑死了,因为我知道小胖心里会怎么想。

     你们知道吧,北京人是很有地域优越感的,虽然大部分人嘴上不说,但是,那种优越感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到了外地,更会把这种自我感觉膨胀放大。

     小胖就烦人说他是东北的,他还要循循善诱:“您没去过北方吧,东北人说话是我这样的么?”

     对方又猜了片刻,更为肯定地说:“那,那你肯定是河南、河北那一带的。”

     哇,我心里更要笑死,正宗北京人要是被人说是河南人,就好比脸上被打了一个耳光,心里恼恨得你要死。当然啊,我没有地域歧视啊,但是河南人口碑不太好,这个我也是实话实说,大家有是河南人的犯不着和我置气啊......(写个公开blog真累啊~)

     小胖果然就不高兴了,忿忿地说:“这北方分为好几大块呢,分华北、东北、西北,......”

     我不去听他们讲了,就张罗着其他人要个茶样,要张名片,把茶样和名片拿钉书机钉起来带回去自己比较罢,跟这样的销售是说不出什么来的。而这样卖茶的我敢说占到了百分之七、八十以上。

      第三:混水摸鱼型

     这一家是卖坦洋工夫的店,厂子在福安。我们落座后,小妹泡了两种茶,小妹泡完两泡茶后,反反复复对我们讲的就是一句话:“这泡茶比刚才那泡要好的,滋味更顺滑”、“口味更加柔滑”,“回甘更好”反正是车轱辘话来回说。

     哎,我突然发现“顺滑”这个词儿在茶叶买卖交流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啊,还有的人在我们喝茶的时候会说“这泡茶在口中的滋味,有如牛奶一般的顺滑。”搞得我和小胖面面相觑。而且福州人说“牛(niu)奶(nai)”这个词的发音也很搞笑,“n”和“L”永远是分不清楚的,所以当两个“n”连在一起说的时候,愈发搞笑。哈哈哈,写到这里,想到当时情景,我自己先笑起来了。

     好,回头说这个小妹。我直接问她:“你这两个都是芽茶吧?”

     小妹说“是。都是刚刚到的头春芽茶,下午刚到就有个客户买了50斤走了。”

     这个我听的多了,对我也没什么影响。

     我继续问她,“那这两种茶为什么这个要比那个贵呢?”

      小妹说:“这个都是芽的,也有一芽一叶。那个都是一芽二叶的,茶梗也多一点这样子。”

     我继续问她:“你这个茶都是今年的新茶吗?”

     她很奇怪:“是啊,都是今年刚摘的。”

     我说:“今天才几号?茶芽能出到一芽一叶差不多,二叶怎么会出来,又怎么会有很多梗现在?哪里来的梗?”

     沉默,沉默,沉默......

     我问她:“是不是里面有掺去年的茶拼配?”

     沉默,沉默,沉默......

     小妹突然来一句:“你要就便宜点给你。”

      我又问她:“你这是菜茶做的吗?”

     小妹这下老实了,“我们是有正宗菜茶做的坦洋工夫,但是还没上,要过个十来天,您留个电话,我到时给您打电话。”

     哎,问什么说什么,这样才乖嘛。

   

      第四:瞒天过海型

场景一:

      一天,看到一个还挺有名气的茶厂在福州设的点,进去了。落座,泡茶,人家做的是比较专业,没那么杂。一般吧,我觉得生产厂家,只要把生产做好就行了,可是生产厂家现在又要踩一只脚出来做终端。做终端你一种茶又撑不起一个店,那个做政和红茶的茂旺,它的福州专卖店不是都转让了吗,还是福州的旗舰店呢。所以,厂家只好要和其他茶厂合作,好象IT的OEM贴牌代工一样,又要做自己的产品,又要做人家的产品,生产销售都要抓,很乱。可是话说回来,厂家如果只做生产,终端又不能够顺利回款,对生产又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你采茶的人工钱什么都要别人先垫吧,唉,这个要说就话长了。以后再讲。

     话说我们在这个地方喝茶,小妹拿出一款茶,还是他们标的等级排老二的,品牌茶吧,整体的价格钱都比较高。我们喝了一下,我问你这茶什么价,小妹说了一个价。

     我想反正我也不打算买了,边上也没别的顾客,就把话挑明了说吧。我说你这茶不值这个价。

     小妹说:“这个茶挺好的,不错的啊。”

     我说:“你这茶叶,第一,不是春茶;不可能是今年的春啦,因为还没有下来,但是连去年的春也不是。茶叶太死了,茶干就没有分量,秋茶都不是,估计是夏茶做的。这样的茶,你们泡的方法出水太快了一下子看不出来,用我的方法来泡,泡不过四水你的滋味就没有了。第二,做工失败,茶干闻不显,湿闻的时候火味还很重,说明是发酵过度,泡浓一点必然苦涩。你这茶箐不是好的茶箐,做工也失败,你这要瞒是瞒不过我的,太明显了。你说这茶怎么会值这个价钱?”

     小妹半天不讲话,然后她死抗,只承认说“有可能做的时候是过了一点火,大概是不太合您的口味,”又说,“我们还有一个等级更高的,你要不看一看?”

     唉,我最烦人说话带这么多“可能”、“估计”、“也许吧”、“大概是”、“差不多”、“还可以”......有什么话不明说,侬这么大的人了,做茶肯定比我做的久啊,难道自己说的什么自己都不能确定吗?非要揣着明白装糊涂,憋死我了。

     出来的时候,小胖很得意很提气,说:“我就喜欢和你一起逛茶店。”

     我说:“为什么呀?”

     小胖说:“和你在一起,我心里特有底。”

     嘿嘿,咱胜就胜在理论基础扎实,哈哈,自夸一下~这样的过招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场景二:

     我们不但看茶,也爱看人。

     小胖有次对我说:“也不知道有的这里的姑娘,是卖茶还是卖什么。”他一说我就笑了,呵呵,有些茶叶店的小姑娘是感觉绣花枕头稻草芯,脸蛋挺漂亮,穿的小裙子很短加黑丝袜,可是呢,说不出什么东西来。有的吧,还可以,长的样子挺水灵的,戴两个袖套,手脚麻利利的,做事很有做事的模样。

     一次,我们进到一个小茶叶店,门口的小姑娘在用一张张小纸片叠成一个小蒌子的样子,拿个小秤子称出5克的茶往里倒,装的还挺仔细。从侧面看,小姑娘的轮廓长的满不错,应该是个伶俐人儿。我再一看茶叶准备包的包装袋,摆在一边,嚯,一色的金黄的金骏眉。

     我就逗逗她:“你知道你装的什么茶吗?”

    小姑娘很可爱,扬起半张脸来说:“金骏眉呀!”

     我继续逗她,“你见过真正的金骏眉吗?”

     小姑娘小嘴一憋,“唔,我没机会见啊,我们老板听说见过的,她在另一个店,不在这里,在海峡茶都那个店。”

     哈哈哈,这个小姑娘真可爱。

 

      第五:指鹿为马型

      每当我们看白琳工夫的时候,茶厂的人会告诉我们:“我们这个茶,你们当金骏眉卖,完全没有问题!”

      每当我们看坦洋工夫的时候,茶厂的人会告诉我们:“我们这个茶,你们当正山小种卖,完全可以卖的!”

      每当我们看任意一款红茶的时候,茶厂的人会告诉我们:“我们这个茶,你当正山小种卖也可以,你当闽红来卖也可以,完全没有问题的。”

      晕......

      这倒激起我写一个系列blog的兴趣了,最起码的,就是要告诉大家什么是真正的正山小种,什么是真正的闽红工夫。下篇blog内容,题目暂定为“木子斗茶记——正山小种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9851/520170749924.html

更多阅读

书让我感受到快乐作文 我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

不是玩电脑就能感受到乐趣;不是看电视就能感受到乐趣;不是听音乐就能感受到乐趣;不是逛街就能感受到乐趣。其实,读书也能感觉到乐趣。放学后,背着书包,踏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一个我最喜爱的地方——图书馆。在这儿,有无限的情趣,这

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 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作文600字(4篇)

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作文600字(篇1)快乐是什么?什么样才是快乐呢?小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些问题。每次,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去玩,那是快乐吗?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那是快乐吗?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是快乐吗?这些问

我尝到幸福的滋味作文 那一次,我尝到了幸福的滋味

那一次,我尝到了幸福的滋味幸福,是甜的,但有人说是苦的;幸福,是咸的,但有人说是辣的。其实幸福是什么知道的,也没有人能够尝到什么味道,即使尝到了,也分辨不出是什么味道。我却尝到了,是又咸又涩的。幸福,有时来敲门时,也许你没听到,幸福就这样

我尝到了后悔滋味作文 我尝到了快乐的滋味作文

我尝到了快乐的滋味作文今天,天气十分睛朗。我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玩。到了姥姥家已经中午了,只见姥姥和姨姨正在端盘子往桌子上放,原来,我们来的确实有点晚。匆匆吃过午饭,姥姥又给我们拿出了一箱娃哈哈营养快线,让我们喝。喝完后,我没

我闻到了春天的气息 我闻到了春天的气息作文

我闻到了春天的气息作文虽然已经入春了,可我一直觉得天气是那么寒冷,好像冬天对人间依依不舍。直到了这个星期,我似乎才感觉到了春天那一点微弱的气息――因为她正像以往那样不可抗拒地来了。校园里,时常能看见男生们打篮球、踢足球

声明:《我感受到了茶的魅力 这几天在茶市上转悠,感受到了各路人马齐聚福州收茶的热闹劲,也锻炼了自己看茶辩茶的本事》为网友奋斗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