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中的李鸿章介绍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虽然没有让中国真正富强起来,但是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让中国出现首批近代企业,这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究竟是怎样的呢?

洋务运动配图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洋务运动本身的局限性。洋务运动本身是一场以维护封建王权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说到底也就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是运动只改经济并不改政治,这就导致这场运动并不是一场彻底的改革运动,清政府的腐败根本不能调动政府职责去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这场运动注定是要以失败而告终的。

其次洋务运动缺少必要的经济基础。洋务运动一开始打着自强的口号发展军事和工业,创建新式的军队,后来缺少经费,洋务运动便打出求富的口号,开始大力发展工商业,寻求解决的办法,但是这种做法并没有给我国的经济带来多么明显的改善,因为当时我国广大农村依然是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生产力非常落后,这样的生产模式根本就承载不了那么多的新式工业。加上广大老百姓对洋务运动缺乏了解,而朝廷内部也还有顽固派一直在给运动制造阻力,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洋务运动最终走向失败。

洋务运动中的李鸿章介绍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运动,洋务运动是一八六一年到一八九四年所发生的一次持续了三十余年的运动,要是说起洋务运动就要说到李鸿章了。李鸿章生于一八二三年,逝世于一九零一年,安徽合肥人,本名章桐。是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李鸿章图片

洋务运动中的李鸿章在洋务运动里付出了很多,洋务运动对于李鸿章来说,这是一件让李鸿章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一件事,也正是因为他对洋务运动的热爱和付出,让他在参加洋务运动后,很快地成为了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过谁会料到这次的洋务运动也会让他最伤心呢?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感叹的说到他办了一辈子的事,却没有什么作用。

李鸿章早年曾经在曾国藩的帐下,是一个幕僚。也是因为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旗人皆有国家供养,这让八旗子弟堕落,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在那个时候曾国藩走上历史的舞台,李鸿章也浮出了水面,李鸿章也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于是就推动洋务运动开始。洋务运动开始后李鸿章建立了一支会使用西式武器的军队,还建立了一批军事工业。同治二年李鸿章在松江创建了洋炮局,同治三年迁到苏州,改名苏州机器局。在洋务运动中李鸿章最显著的是江南制造局,这是李鸿章在一八六五年的六月三日在上海所建立的。

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改革运动,这一次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有关于洋务运动的性质,其实很多的教科书上都有相应的记载,其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就是洋务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那么究竟有关于洋务运动的性质中所涉及到的救亡图存,究竟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洋务运动图片

首先第一点洋务运动不管有没有成功都是中国人民的一次思想解放,因为在这次运动中很多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之处,开始希望用这种改革的方式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解放,让他们获得自由。所以在思想的层面上来讲,洋务运动是一场标准的思想解放运动。

其次,从政治上来说,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资本主义的性质,因为这一场运动原本就是由民族资本主义的代表人发起的,他们希望从这一场运动中让当时的中国人民不再受到封建统治的压迫,这一次运动之后的中国虽然并没有使广大的人民群众从封建的牢笼中完全解放出来,但是却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让人们有了全新的认识。

从第三个方面来讲,洋务运动除了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改革作用之外还在军事上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洋务运动的性质中也可以说洋务运动是一场军事改革运动,因为它使当时的中国军队从刀剑时代中解放出来了。

洋务运动的意义介绍

洋务运动的最终结果是失败的,它没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但是失败并不能够扼杀它所存在的意义。那么洋务运动的意义是什么呢?

洋务运动图片

首先洋务运动进行了尝试,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也给当世人一些警示,至少洋务运动在中国抵御外国侵略、走近代化道路的尝试上,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

其次,洋务运动的意义还在于洋务运动开展期间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在军事方面。洋务派建立了一系列的军工企业,学习西方先进的武器制造技术以及对军队的训练方法,这些都对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其中积极的作用,在洋务派的努力下,晚清政府有了自己的水军,并且不再是简单的水上冷兵器水上作战,而是有了自己的舰队,上面有洋枪大炮,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水上作战能力以及国防实力。

在军工企业的刺激下,民主资本主义也开始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则属纺织工业,近代化的大机器生产,大大的解放了劳动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入,也促使了更多的人开始加入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来。并且也动摇了千百年来一直占据国人思想的“重农抑商”观念。

当然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武器装备等,清政府对外派遣了留学生,这一行为打破了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教育,大批的留学生归国后,致力于祖国的近代化事业,为祖国培养了更多的新型人才。

所以说,洋务运动虽然是失败了,但是洋务运动的意义非常重大。

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介绍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中的李鸿章介绍

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包括四个方面:创办军工企业、创建近代民用企业、组建海防军队和创建新式学堂等。

洋务运动图片

在创办军工企业方面,洋务派打出了“自强”的旗帜,用以号召民众。他们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采取大机器制造,生产出了物品同样也应用于对清政府自己军队的建设。

民用企业的创办出现在洋务运动的后期,此时的洋务派打出的旗号是“求富”。在此期间,洋务派采用官商合作、官督民办等方式建立了一系列的民用企业,其中最主要的是纺织业的建立。

关于海防筹划,其中最主要的是海军的建立,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开着正式着手建立海军。历史十年的时间,中国近代海军初步建成,一定有三支水师,其中最著名的是北洋舰队,这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支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是洋务运动中一项跨时代的壮举,它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私塾和书院教育,开始分门别类的设立学院,这一举动是为了应对中外交涉而开创的。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清政府急需会说外语的新式人才,当然还有懂得大机器操作的人。因此洋务派开始在华夏的土地上开办跟科技和军事有关的新式学堂,还有就是派遣留学生,新式学堂为以后的经济、政治和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先进人才。

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除了以上四个主要方面之外,还有其他几个。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还包括修建铁路、开通电报和创办报社。

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的关系

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都是发生在晚清时期,在洋务运动开始的时候清朝刚刚从鸦片战争从清醒过来,正处于战争后的喘息阶段,这个时候从西方延伸过来的文明和科技对于清朝来说十分的重要。而洋务运动后甲午战争的出现却又让大清再次沦为半殖民地的状态,或者可以说在此之后清朝灭亡的速度更加快了。那么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是什么关系呢?

甲午战争历史图片

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的关系还要从六七十年代说起,那个时候洋务派正在模仿西方国家,而洋务运动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很长时间内清朝出现了比较积极的假象,但是其实根源上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而洋务运动后甲午战争也就要爆发了。

有人说日本国内的那次维新运动和洋务运动很像,但是说起来这两次事件从根本上是完全不同的,以至于后来出现了日本经济国力飞速发展,而清朝却始终原地踏步的局面,这样一来两国之间的战争迟早会爆发,而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也扯上了关系。就是由于洋务运动没有改变大清的性质,这才促使甲午战争的爆发。洋务运动中在学习西方国家的时候只是学到了表面而没有看到精髓,也可以说甲午战争的爆发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一先一后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清朝政治十分的混乱,而且官员之间争斗不断,表面上看上去像是繁华不已,其实不管是国防军事还是经济上内地里都是十分的不堪一击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3151/582612374346.html

更多阅读

李鸿章后代的幸与不幸 李鸿章的后代

李鸿章与曾国藩不一样,他竭力培养自己的儿子从政,在危机四伏的晚清骇浪中奔突。曾国藩为了自己子孙福寿,坚决不让他们带兵打仗。但从最后的结果看,不同的愿望走向了同一个现实,曾李两家的后人都走了专业人才道路。李鸿章兄弟崛起李鸿章

李鸿章的洋务生涯 伊藤博文痛哭李鸿章

李鸿章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美国总统格兰特(U.S.Grant)评李鸿章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美国媒体评李鸿章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日本媒体评李鸿章拼命

李鸿章的功与过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中文名称: 李鸿章又名: 号仪叟 号少荃 字子黻 字渐甫性别: 男所属年代: 清代民族: 汉族生 卒 年: 1823―1901相关事件: 太平天国 捻军 洋务运动 淮军相关人物: 曾国藩生平简介李鸿章(1823~1901)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

声明:《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中的李鸿章介绍》为网友風裏苛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