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掌握快速阅读
编辑/忆界书生 作者/袁文魁
阅读书目:《10天掌握快速阅读》艾比 马克斯 比尔 中国青年出版社
阅读目标:学习快速阅读方法,运用于自我阅读和教学实践之中。
阅读方法:快速阅读,提炼精华,重点内容精读消化。
第一天:点燃阅读激情
作者有一个经典的比喻,你就是拿钥匙的那个人,我们会发现很多有用的技巧,但是如果作为开车的你,不转动钥匙,这些技巧都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车也会仅仅停留在原地不动。所以,你是那个拿钥匙的人,你要去转动你的钥匙!
快速阅读的五个障碍:你的消极态度;你是人,不是神(你无法像电脑一般达到光速,不要有太高的奢望);缺乏阅读训练;没有时间;要读的书太多。
阅读提速器:空白卡片法。用一个名片大小的白纸,盖住已经阅读过的内容,往下移动,我们不要停下来,也不要重读。
第二天:重新设定阅读速度引擎
高效阅读的指标:速度快;眼睛有节奏地移动;理解力好;宽视距;有目的;按照意群阅读;使用不同的速度阅读;阅读前先评估;掌握大量的表达方法和字词;阅读各种不同的材料;经常阅读/喜欢阅读;知识和阅历很多。
消极阅读的三个习惯:走神;重读;默读。
这里有亮点是提出走神分为积极走神和消极走神,积极走神是把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建立桥梁,作者称为“脑胶”,过去的经历和已知的一切都是“脑胶”,消极走神则是胡思乱想。
积极重读是退回去寻找你失去的没有理解的东西,消极重读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看了都没有看进去。
十种减少默读的方法:有意识地检查自己是否出声;非常快速地阅读;读关键词;使用提速器;把手提放在嘴唇上,好像要发出“嘘”的姿势;发出模糊的声音,比如1、2、3或者啦啦啦;一边阅读一边发出哼的声音;嚼口香糖,有节奏地嚼;将牙膏涂在嘴唇上,如果动嘴就会吃到牙膏;保持舌头不动,将舌头顶在上牙床上。
阅读时眼睛的规律:眼睛不停的停下和跳跃,只有停下时才可以看到信息,停下时眼睛看到的范围就是视距。

视野范围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判定,和阅读有关的是在文本中选择一个字,把双手放在两边并移动,露出更多的字,看看自己能够一次看到多少。
拓宽视野的方式:视距金字塔和闪词法。这两种比较常见。
阅读提速器:左手制动。将左手放在每一行的初始部分,然后往下移动,移动的速度之后可以越来越快。
第三天:集中注意力
1、选择合适的阅读对象。
2、合适的阅读环境。十大干扰因素:他人、电话、电子邮件、传真、音乐、电视、太过舒适、不感兴趣、心事重重、不对的时间。
提升方法:1、远离干扰,隐藏自己;2、使用技术手段。比如电话留言。3、请他人代劳一些事情;4、听莫扎特;5、换个环境;6、关掉电视;7、限制时间;8、倒空大脑,脑子里挂念的其他事情写下来;9、在最有效率的时间阅读;10、稍事休息。
3、随笔记录,使用荧光笔记录关键词或者使用边注等。
阅读提速器:右手制动。
第四天:加速阅读
1、遇关键词停顿。视线摇摆训练。
2、意群阅读。较宽的文字适合一个意义单位一起阅读。
3、字里行间阅读法,视线不在行上,而在行间,只看字的上部分也是可以读懂意思的。让我们不再过分关注每一个词来逐字阅读。
4、压痕法。在一页文字的左右边缘划线,各留出几个字的距离,如果视线落在左右两端,看到左右两边的空白,是浪费。
如何更好地理解:知道阅读目标;将新知识加入现有知识;集中注意力;乐意接受更多的知识;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根据阅读目的调整阅读速度;词汇储备丰富;理解文字本身的意义,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积极主动阅读。
阅读提速器:双手制动
第五天:地图阅读
地图阅读就是预览,通过预览知道材料是否有价值阅读,并且可以树立一个更加具体的阅读目的和任务感,并且可以获得有价值的背景知识。
40/60阅读法,用40%的时间来预览,用20%的时间阅读细节。
5W1H法,通过这些问题来抓住关键信息。
第六天:批评式阅读
批评式阅读要主动提问并且寻找答案,是双向的交流。主动的读者是警觉、适度猜疑,以及抱有怀疑论的读者。
交流方式:挑战作者,提问有几大类(P117)此处不赘述。不要盲目轻信,印刷出来的东西并不代表就是真实的。
《批判性思维》这本书里提到的九个原则:1、接受新思想。2、对一无所知的事情,不去争论。3、知道自己何时需要了解更多。4、意识到对同一个事物或者词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5、意识到绝对真实的事物与可能真实的事物之间的差别。6、避免草率归纳。7、质疑任何讲不通的道理。8、区分情绪化思维与逻辑思维。9、扩大词汇量以便能理解他人,使他人也能理解你。
第七天:清理堆积如山的材料
这一章讲解了阅读态度的误区,比如总想着以后再读,想着如果看书就不能兼顾工作,并且认为要读书就要全部读完,并且记住所有内容。给予的建议是要给阅读材料分类,并且利用碎片时间。作者还讲解了如何看报纸、商业信函、电子邮件、网站等。
阅读提速器:张开手移动手指
第八天:控制阅读速度
我们的阅读可以换档,根据情况来控制阅读速度,信号灯有以下这些:目的与任务,预览,背景知识,噪音水平,分心和干扰,时间因素,当前状态,身体条件,使用速读技巧,选好位置,每一栏的宽度和字体大小,作者的风格等。
本章重点讲了略读、扫读和跳读,以及如何在屏幕上阅读。
阅读提速器:蛇形移动手指法
第九天:阅读专业文章
方法:预览,熟悉陌生术语,寻找5W1H,调整速读策略,回顾(通过讨论材料,阅读相关材料,运用信息,与他人分享,听相关录音,看相关视频或新闻,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
理解类型:字面上,解释上,运用上。
阅读提速器:大拇指法
第十天: 最后一圈
主要讲了阅读的重要性,如果每天阅读一小时连续1年,可以成为任何你感兴趣领域的权威。比较有价值的是对于自己阅读计划的评估,从阅读意识、阅读与时间管理、阅读策略三个层面。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文魁大脑读书会》,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发布所有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