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晚起,有网友陆续在网上、微信、微博等发布消息,称“阳江平冈镇有一家四口因食用‘辣子鱼’导致集体中毒,并造成一人死亡”。记者3月11日从阳江市人民医院了解到,平冈镇确有一家四口疑似中毒,其中12岁的龙凤胎的女儿已经死亡。阳江市疾控、食品药监等相关部门已经展开调查,截至记者当晚发稿时,检测结果尚未出炉。
据当事人敖先生的母亲介绍,3月9日晚,敖先生跑到家对面的小卖部买回一盒20袋装的“辣子鱼”,当晚敖先生和妻子林女士、儿子、女儿一家四口将其中近半盒“辣子鱼”就着白粥食用。没想到1个小时后,四个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下肢麻木等症状。当时他们只是以为吃坏了肚子,就休息了。可第二天一早,当林女士准备叫孩子起床上学时,却发现12岁的女儿已经身亡。
据阳江市人民医院一名主治医生介绍,林女士目前多脏器受损,入院前出现的恶心、呕吐、腹泻、头晕、晕厥等症状,疑似为食物中毒。医院当即对其进行护肝护胃、营养补液、血液灌流,清除体内毒素等治疗。据了解,目前林女士体温偏高,其他生命体征较为平衡,但仍未完全脱离生命危险;正在就诊的敖先生也未脱离生命危险;林女士的儿子则因为到院时病情危重,目前已经转往广州治疗。

临床表现
1.胃肠型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2.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该病以夏秋二季为多。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是由于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暴发起病(同一时间、同一区域、相同或相似症状、同一污染食物)、潜伏期短(数小时至数天)、有一定季节性(多夏秋季)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特点。
4.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是由于摄入大量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所致,属条件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变形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根据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变形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有100多个血清型。大量变形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致食物中毒。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胃肠型及过敏型。
延伸阅读:启动食物消费量调查 食品国标体系年内建成7岁男孩对58种食物过敏 衣食住行成“元凶”景县消费者吃涮羊肉后致吐泄 检查是食物中毒南京一中学多位学生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塘厦加强集体食堂卫生监管预防食物中毒汉川食物中毒事件查明 农妇心生嫉妒毒害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