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袍干尸 发现一具干尸穿皇帝龙袍下葬 专家这样解释

2006年5月,施工队在北京石景山区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工地挖掘地基时,挖出了一口棺材。棺头上赫然写着“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从这字面来看,棺中长眠的是一个叫黄拙吾的人,清朝皇帝钦赐了他“中宪大夫”的四品文官官衔。

四品官员,在清朝相当于是一个市级高官。另专家不解的是,这样一位身份显赫的官员既没有墓室也没有地面建筑,只有孤零零的一口棺材。专家不得其解。

就在疑惑之时,当专家揭开棺盖,看到的情形更加令人疑惑。墓主人竟然身穿一件一品武官朝服。更令人吃惊的是头上并没有梳大辫子,而是留了一个明朝风格的发髻,难道他不是清朝的官员吗?

正在疑惑之时,考古人员从棺中找到了多枚带有康熙通宝字样的铜钱,由此专家断定,墓主人就是清朝人。但是为什么身穿一品武官朝服,专家还没有定论。

接下来的一幕更令专家摸不到头脑,褪去武官朝服后,里面竟然穿着一件龙袍,龙袍保存完好。之后北京文物部门请来了参与马王堆汉墓丝织品保护专家,对龙袍进行修复,经研究发现这件龙袍无论从做工上还是从用料上,和故宫现藏的皇帝龙袍完全一致,是货真价实的龙袍。

死后能穿龙袍下葬,在清朝200多年的岁月中,十分罕见。在清朝文献中,只有顺治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死后穿了龙袍下葬,除此之外,再无他人。清朝刑律规定,一般人如果穿了龙袍那是大逆之罪,会被满门抄斩。会不会正是由于他穿了龙袍才被朝廷处斩了呢?

龙袍干尸 发现一具干尸穿皇帝龙袍下葬 专家这样解释

为了弄清墓主人死因,法医专家通过研究得出,由于尸体上没有任何刀伤,属于正常死亡。墓主腹部虽然萎缩但没腐烂,说明他临死前多日没有进食,从而进一步推断,他很可能死于肠胃方面疾病。

为了彻底解开谜团,专家查阅了大量清代文献,最后终于在《康熙会典》中找到了答案。

黄拙吾生活在明末清初,刚开始在明朝为官,清朝入关后,他投身清朝,被授予了四品文官。后来由于为朝廷做出了突出贡献,清朝皇帝上赏给给他了一品武官官服,和一件皇帝钦赐的龙袍。康熙二十六年之前颁布的《康熙会典》中明确记载了大臣死后可以不留辫子穿御赐的黄袍下葬。于是他死后又梳起了发髻,为了炫耀生前的荣耀,他最后穿上御赐的武官服和龙袍下葬了。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发现一具干尸穿皇帝龙袍下葬 专家这样解释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4051/836621241370.html

更多阅读

与3800年楼兰美女干尸面对面组图 龙袍干尸

在孔雀河下游的铁板河三角洲,曾发现了一片墓地,建立在河道中距今地面约七、八米的一处高台地上。墓中出土有一具中年女性干尸,体肤指甲均保存完好。干尸下身裹一块羊皮,脚上穿一双翻毛皮制的鞋子,头上戴毡帽,帽上还插了两根雁翎,被世人称为

吐鲁番火焰山 [多图]新疆吐鲁番火焰山下发现5具清代干尸

2009年1月5日,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境内的一处火焰山下,当地农民施工时发现5具汉族男性干尸,经新疆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恩国和吐鲁番地区文物局保护人员鉴定为清代干尸。目前干尸发现现场已经得到保护。墓葬发现人张民国的工友贺建东

舌诊图文大全 [图文]亚马逊河最新发现一种巨滑舌鱼物种

科学家在亚马逊河流域最新发现一种巨滑舌鱼新物种,这是自1847年首次发现的巨滑舌鱼新物种。巨滑舌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生活在热带南美洲,尤其是巴西和圭亚那地区。它们的体长可达到3米,体重达到200公斤,它们通过原始肺呼吸空气,倾

声明:《龙袍干尸 发现一具干尸穿皇帝龙袍下葬 专家这样解释》为网友薰衣草的味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