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的定义 输液:输液-定义,输液-分类_输液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输液最普遍而重要的途径是经静脉输液,其优点是输液量、质、速度易控制、调节,疗效迅速。输液一般均应用制备好的一套输液器。成人多选用四肢表浅静脉,婴幼儿则多用头皮静脉。此外,还可经皮下进行输液,其输入量、质有一定限制,且吸收缓慢,较少应用。

输液_输液 -定义

输液(infusion solution)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 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由于其用量大而且是直接进入血液的,故质量要求高,生产工艺等亦与小针注射剂有一定差异。

输液_输液 -分类


输液1.电解质输液用以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等。
2.营养输液 用于不能口服吸收营养的患者。营养输液有糖类输液、氨基酸输液、脂肪乳输液等。糖类输液中最常用的为葡萄糖注射液。氨基酸输液与脂肪乳输液将在后面专门论述。
3.胶体输液 用于调节体内渗透压。 胶体输液有多糖类、明胶类、高分子聚合物类等,如右旋糖酐、淀粉衍生物、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

输液_输液 -质量要求


输液1、在无菌、澄明度及无热源这三项,应更加特别注意,它们也是输液生产中经常出现的主要问题。
2、含量,色泽,pH也应符合要求。pH应在保障疗效和制品稳定的基础上,力求接近人体的pH,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酸碱中毒。
3、输液的渗透压应调为等渗或偏高渗,这样可不引起血象的任何异常变化。
4、此外,输液还要不得含有引起过敏反应的异性蛋白和降压药物,不得损害肝、肾。
5、输液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并在存储过程中质量稳定。

输液_输液 -过度失控

[WWW.aIhUaU.com]人均八瓶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在中国早已被颠覆。各方利益驱动下,中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输液大国”。
美国国家药监局早在2007年就曾发出警示,两岁以下的小孩,原则上不使用抗感冒药。至于通过输液治疗感冒,在美国更是难以想象。
输液问题此次引起国人强烈关注,是因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年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透露出来的几个数字: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

原因


输液中国的输液产品虽然量大,但出口比例极低,绝大多数用在国内患者身上。
据顾维军介绍,1998年中国化学药品工业协会统计的输液生产数量是19亿瓶,加上医院自制输液四五亿瓶,总共不过24亿瓶,平均到每个人身上不到两瓶。当时企业的目标是通过扩大生产和降低价格,以求赶上国外平均水平(2到3瓶),满足国内患者需要。
结果自那之后,中国输液用量突飞猛进,年均增长率近20%,输液成为与抗生素、针剂、片剂等并列的医药行业5大制剂之一。南方周末记者从一份关于大输液市场分析报告中读到这样了字句:……2001年,一股改建、新建、扩建输液生产线的热潮席卷全国……当年产量即达到31亿瓶,比上年增长30%。
自1998年到2009年,短短11年间,中国输液产量增长了4倍多,人均水平超出国外两倍以上
2013年1月中旬,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持续严重空气污染,各大医院输液室爆满,空间告急

输液_输液 -儿童输液护理

输前护理

学龄前儿童的特点导致了输液难度大,不仅对护士的临床经验、穿刺技术技巧和心理素质的要求非常高,而且要在整个输液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心理精神和疾病防治为一体的人文护理[1]。为了淡化患儿对“打针”痛苦记忆的唤起,减轻恐惧心理,配合输液操作,护士首先要与患儿进行良好交流,搭建起沟通的桥梁,通过获得患儿的信任,引导、鼓励患儿勇敢地面对挑战,以积极主动的行为配合治疗。具体护理措施:①接诊后,热情接待患儿和陪护人员,不直接询问与病情有关的问题,通过微笑的表情,乐观的情绪,轻柔的话语给患儿形成可亲可爱的第一印象,消除患儿对环境和护士的陌生感,使其在相对放松的情况下感受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具有安全感和温暖感。②加深与患儿的感情联系,称呼患儿昵称,引导患儿称呼护士姑母、姨母,以稳定其情绪。偶尔抚摸患儿头和手,拉近与护士的感情距离。面对患儿切勿不能采取皱眉、怒视、呵斥、吓唬等错误方法,以免患儿产生对立情绪,更加不配合输液操作。③对于年龄较大,可以进行比较顺畅交流的患儿,要多采用表扬及鼓励的方法,对他们配合的行为进行赞扬,并可以小礼物作为奖励。④针对患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重点是向家长宣传患儿疾病的发病原理、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会家长正确辨别儿童患病期间的不良反应及表现,增加家长防病治的科学知识,达到治疗与康复的目的。

静脉穿刺护理

学龄前儿童,对疼痛敏感性较强,多数患儿对静脉穿刺表现出极其恐惧心理,常用哭闹、挣扎的方式表示反抗而拒绝穿刺,给输液工作增加难度。具体护理措施:①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可以通过让患儿讲述墙壁上卡通画的内容,观看电视动画片,或让家长配合讲一段小故事等方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为静脉穿刺做好准备。②以娴熟的技术快速完成静脉穿刺。穿刺前要选好穿刺部位,尤其是在头皮静脉穿刺时更要精心观察选准血管,同时做好患儿注射部位的固定,穿刺时做到稳、准、快。③穿刺后的固定。对于发热、出汗多的患儿要先用干棉棒擦干皮肤,再用胶布妥善固定。④如果遇到穿刺失败,要主动向家长表达歉意,对于穿刺难度较大患儿,可以请其他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穿刺操作,使家长感到受到重视,其不满情绪也会随之消失。整个服务过程要热情周到,体现以人为本,融洽医患关系,确保静脉穿刺的顺利进行。

输液反应的定义 输液:输液-定义,输液-分类_输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4851/347850324423.html

更多阅读

瘢痕的定义及分类 工业用水分类及定义

瘢痕的定义及分类瘢痕的定义:瘢痕的分类:瘢痕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它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即使是轻微的损伤)后,在伤口或创面自然愈合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必然的生理反应

新闻的定义 关于新闻的定义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王中教授引入传播学概念,把新闻定义为“新近变动的事实的

小儿输液反应的处理 输液反应的处理措施

时间:2010-06-28 16:54来源:未知 作者:静儿 点击:148次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治疗手段。但输液过程除了带来治疗作用外,偶尔也会出现非原发病引起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统称为输液反应。输液反应给患儿及家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甚至

宫体诗的定义与裴子野的审美一 宫体诗特征

宫体诗的定义与裴子野的审美(一)曹旭朱立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内容提要:本文对学术界有争议的宫体诗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进行探讨。认为,自隋唐以来,宫体诗的义界有一个从“广义”向“狭义”阐释的过程。仅以“广义”或

声明:《输液反应的定义 输液:输液-定义,输液-分类_输液》为网友蝉鸣半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