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指挥官 淮海战役双方指挥官分别是哪些人 淮海战役指挥官

2016-05-30 09:43:26来源: 武林军事 责任编辑:军事小x0条评论

  淮海战役指挥官

  淮海战役是中共的解放军对国民党发动的战略性进攻,双方总共在其中投入了约160万的兵力,规模极大。由此可见,两边对这场战役的重视,为此也都派去了己方最适合的指挥官。

总前委照片

  共军方面,战役的指挥官主要就是战时组建成立的总前委的五人: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和谭震林。其中,前三位是常委,同时都是当时中原野战军的主要领导,邓小平是书记,而后两位是当时华东野战军的领导。因为中共方面为了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进行了不少的计划和部署,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大野战军的配合作战,因此这一总前委的组成对协调两者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国军方面,战役的指挥官主要是杜聿明、刘峙、黄伯韬、邱清泉和黄维。其中刘峙是淮海战役国军方面的总司令,不过在蒋介石心目中他并不是最合适的,他最希望总指挥是白崇禧可是被坚决推辞,其次是杜聿明可惜他当时在东北作战,所以最后才落在刘峙的头上。而他的指挥也的确很无能,不仅前期的布防很不利,之后在应对共军方面的进攻时又十分慌乱。

  因此,蒋介石不得不把杜聿明调回来担任副总司令,具体负责指挥。后来,杜聿明也率领了大量兵力,不过还是被解放军包围,之后他拒接投降,在共军的总攻下战败,他自己被俘。国军指挥的后三个都各自率领一个军团,不过都先后被包围歼灭,其中前两位阵亡,黄维被俘。

  淮海战役主战场

  淮海战役,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与敌方之间具有决定性战略意义的一次决战,是极为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顾名思义,淮海战役的爆发地点位于淮海地区,国民党称之为“徐蚌会战”,指的就是徐州与蚌埠,该战役以徐州为中心,东起连云港,西临商丘,北至枣庄,南达淮河,战争地区范围极广,影响极大。

淮海战役指挥官 淮海战役双方指挥官分别是哪些人 淮海战役指挥官

淮海战役 主战场

  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向外展开,其中蚌埠、连云港等地都是战争的重要城市,它主要有三个主战场:一个是徐州东部的碾庄,我军主要在此击溃了黄伯韬军团;另一个是安徽濉溪双堆集,主要是我方在此歼灭了黄维军团;还有一处是萧县与永城接壤的陈官庄、李方林一带地区,我军在此歼灭了杜聿明为首的大集团,其中包括了邱清泉、孙元良、李弥这三个兵团。

  淮海战役的胜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分为三个阶段,我军在领导人的指挥下,一步步打败敌军,取得最终的胜利。战争由于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徐州边上的碾庄作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主战场,也不是事先确立的,而是历史选择了此处,于此拉响了战争的号角。

  第一阶段战争开始以后,眼看着黄伯韬即将战败碾庄,蒋介石即刻将杜聿明与黄维军团调至徐州救援,仍旧难敌我军士气高扬。后来蒋介石放弃徐州,于徐州西南地区进行突围,最终还是陷入绝境,作困兽之斗。最终黄维兵团与杜聿明集团依次全军覆没,我军大获全胜。

  淮海战役示意图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里的一次极大胜利,虽然我方士兵用少数的伤亡换来了大片的战俘和胜利,但事实上,在这场战争中,我方军队受到了极大的阻拦,状况一度十分危急。让我们通过淮海战役示意图来看看当时的战争状况。

淮海战役示意图

  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和国民军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物力。在这张淮海战役示意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双方交战的主要地点。作为解放军的先锋部队,粟裕带领的华野军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碾庄剿灭黄百韬部队。而这次围剿得益于贾汪起义,这次起义为粟裕成功拦截黄百韬军队减少了许多时间。

  在双方部队陷入交战时,蒋介石又派遣了别的部队来救援黄百韬。当时的粟裕一方是在攻打黄百韬部队,但另一方还在拦截前来救援的邱清泉等部队,面对蒋介石新派的救援部队他再无抵抗之力。幸好的是毛泽东迅速地派遣了刘伯承和邓小平,陈毅等人,带领中野军前来救援。

  在双方兵力的默契配合下,他们一方剿灭了黄百韬势力,另一方攻占了国民军的供给地宿县。然后双方势力又一次分工合作,一方围剿黄维的机械部队,另一方围住了邱清泉和李弥等人的部队。在通力合作之下,黄维部队在双堆集这个地方被成功剿灭。之后双方兵力合并,在休养生息20天之后。他们对名将杜聿明的部队发起了总攻。其实原本杜聿明部队时可以逃过这场战役的,但是由于蒋介石的胡乱指导,导致在这场战争中,被解放军一举歼灭。

2016-05-30 09:43:26来源: 武林军事 责任编辑:军事小x0条评论

  淮海战役陈官庄

  陈官庄是淮海战役的主要战场之一,自1948年12月至次年1月是淮海战役第二、三阶段由我军对于国民党军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村落攻坚战。人民解放军将杜聿明集团团团围困于以陈官庄为中心向外放射的五千至一万米范围内,并不断缩小距离,最终由两个独立旅一举进攻将其歼灭,淮海战役全面结束。

陈官庄战役

  陈官庄是我国河南永城东部的一个乡,与安徽萧县相接,作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的主战场,也是该战役结束的地方,乡内有革命烈士陵园。

  在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中,国民党军的黄维军团于双堆集被围困,敌方为了保护主力,决定放弃徐州,令杜聿明率三个兵团组成一个大集团,避开正面交战,前去解救黄维,再一同南下。于1948年11月底,杜聿明集团沿徐永公路呈纵队向前蜂拥移动。

  此时,华东野战军发现了南撤的杜聿明集团,于是全面追击围堵,使得敌军四下逃窜,全军混乱,杜聿明不得不暂停整顿。此时,我军乘机进攻,将其包围在一个极其狭小的范围内,敌军屡屡突围均被击退,敌方第十六兵团在突围中全数被歼。此时由于正好平津战役尚未完成包围,于是野战军对敌方进行了为期二十多天的包围修整,期间不少士兵携带枪支前来投降。

  至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与冀鲁豫军队两个独立旅一并发动总攻,直至10日下午,杜聿明被俘,我军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

  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

  淮海战役是解放军与国民军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对于共产党乃至整个中国而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国家制造了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并且将这些纪念章发给了第三野战军。

淮海战役纪念章照片

  通过这枚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我们可以看到,纪念章的正面是两支交叉的枪支,而这两支枪支还是带有刺刀的那一种,相对而言比较落后,这与解放军当时的作战工具相符合。解放军进行淮海战役时就是在武器落后的状况下战斗的。

  图案中枪支的上方是一颗红色五角星。这与解放军军旗上的五角星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五角星采用的是旗帜整体的颜色,也就是中国人民最喜欢的颜色——红色,而军旗上的五角星是黄色。在纪念章的最下方写有“淮海战役纪念”的文字。整个纪念章以五角星忠心为原点,发散出一条条与射线相似的直线,一直连接到纪念章的边缘,给人一种部队都效忠和信仰着中国共产党的感觉。在纪念章的背面并没有什么图案,只是写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颁发”的字样,和具体时间的字样。

  这个纪念章有许多不同的版本,背面的铭文也有凹陷和凸起两种。除此之外,这枚纪念章还分为了红铜、油漆红和铜镀珐琅板等多种材质版。但是无论外表形势怎么变化,淮海战役纪念章的大小和重量是没有变的,都是直径为2.7厘米,重量为6克。

  这种纪念章数量总共有60万枚,能获得这枚纪念章的人绝不是普通人,而是参与这场战争的第三野战军的战士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4951/867164420532.html

更多阅读

《生死对决--淮海战役全纪录》要感谢的人 平津战役全纪录

拍这部片要感谢很多人:最要感谢的是傅继俊傅老师。他以六十多岁的年龄,和我们一起在当年的战场上左冲右突,在那样的工作强度下,我都担心把他累倒。傅老师最神的是,在每一处地方,我们提出让他讲一段,他会说,讲长讲短?然后张口就来,这些历史对

“土飞机”成淮海战役利器 淮海战役电影高清全集

“土飞机”成淮海战役利器1946~1949年中国内战及1950~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中共军队往往别出心裁地开发“临时武器”,其中用汽油桶改装的“土飞机”尤为出名,一度有“没良心炮”、“飞雷炮”和“小原子弹”之称。发明者原是国民党军为解放

徐蚌会战淮海战役台湾版 第一章 知兵堂徐蚌会战pdf

徐蚌会战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蒋介石投掷了如此巨大人力、物力,结果这关键一搏,还是惨遭“滑铁卢”,是蒋介石用人不当?是南京最高指挥部决策失误?是奸人出卖?还是内部失和?······ 怀冰◎著 封面设计◎邱元昌 跃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荣誉出

声明:《淮海战役指挥官 淮海战役双方指挥官分别是哪些人 淮海战役指挥官》为网友周末画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