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
第一讲:绪论:稀缺性性与经济学(3学时)
稀缺性与经济现实(重点)
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含义
经济学思考问题的方式(难点)
经济学研究方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讲:微观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4学时)
第三讲:需求与供给(5学时)
生活中的案例
市场
需求及其影响因素(重点)
供给及其影响因素(重点)
市场均衡(重点,难点)
弹性(Elasticity)及其应用(难点)
第四讲:消费者行为(4学时)
生活中的案例
基数效用分析
序数效用分析(重点)
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选择商品组合的优化问题(重点) 收入、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难点)
福利制度的调整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难点)
第五讲:生产者行为(4学时)
边际报酬递减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重点) 等产量线与预算线(重点)
生产者均衡(重点)
厂商的性质与厂商的目标(难点)
第六讲:成本理论(4学时)
生产要素与产品
各类成本的经济含义
短期内的生产与成本(重点)
长期内的生产与成本(重点)
第七讲:完全竞争市场(4学时)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重点)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难点)
第八讲:垄断市场(4学时)
1
垄断厂商的行为及效率(难点)
价格歧视(重点)
垄断的管制
第九讲:不完全竞争市场(6学时)
垄断竞争市场分析(重点)
寡头市场分析(难点)
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率(重点)
案例讨论
第十讲:博弈论(5学时)
博弈和决策
纳什均衡(重点)
重复博弈
序列博弈(难点)
威胁、承诺和可置信性
案例讨论
第十一讲: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分析(4学时)
信息不对称(重点)
逆向选择(重点)
道德风险(重点)
委托代理问题和经济激励(难点)
案例讨论
第十二讲:劳动市场(5学时)

生产要素的需求
劳动供给(重点)
企业家精神与利润(难点)
劳动市场均衡分析(重点)
内部劳动市场
第十三讲:市场失灵与政府(5学时)
一般均衡分析(难点)
市场失灵分析(重点)
外部经济效应(重点)
公共物品(重点)
政府职能
第十四讲:网络时代的经济学及经济学发展简介(3学时)对生产要素的新透视
信息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
寻租行为分析(重点)
公共选择理论(重点)
2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