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夫人笔阵图原文 卫夫人《笔阵图》原文 卫夫人《笔阵图》注解

卫夫人生活在文化繁荣的东晋时期,是古代为数不多的女书法家。由于家中世代都重视书法的练习,卫夫人在这方面极具天赋,尤其擅长隶书和楷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当属《笔阵图》了,王羲之还为此写了《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一文。

卫夫人《笔阵图》原文

卫夫人《笔阵图》原文只有五百多个字,用精简的语句详细讲述了应挑选什么样的文房四宝,拿笔的方法和书法的基本撰写规则,最之前的书法理论做了总结,很有见地。

卫夫人《笔阵图》原文

卫夫人《笔阵图》原文的前半部分主要讲到了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原因和目的。文章首先说明了书法的重要性,“三端”中以笔端为先,“六艺”中又以书法为重。然后文中借用李斯、蔡尚书对书法热爱引出当今有很多人不明白书法的根源,不向前人学习,只靠兴趣练字,白费精力却无所成。卫夫人《笔阵图》是在李斯《笔妙》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供后人学习。

卫夫人笔阵图原文 卫夫人《笔阵图》原文 卫夫人《笔阵图》注解

卫夫人《笔阵图》原文的后半部分具体讲到了书法的创作要点和法则。文中给出了文房四宝选用方法,练习书法之前要先学提笔的手法,阐述了行草、真书不同的拿捏尺寸,下笔要用用力,刚开始学的人要先选择大字练习。文中说明了书法的创作和品鉴的关系,并提到了力量的大小对书法的影响,点明了“多力丰筋”的正确方法。

卫夫人《笔阵图》注解

卫夫人《笔阵图》参考了在前人书法理论,加入作者本人的书法思想,概括了书法创作的精髓,对后世具有很强的教学意义,对书法理论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卫夫人《笔阵图》

卫夫人《笔阵图》指出了笔法是书法中最基础的要领,跟书法工具一样对书法的创作非常重要。一个学习书法的人,要追古溯源,懂得书道,而当时的一些文人却没有关注这点,也就得不到提升。

卫夫人《笔阵图》是古代的书法教科书,给出了初学书法的建议、拿笔的方法,并针对不同字体提出相应的执笔位置。卫夫人认为擅长书法的人通常也会欣赏,同样懂得赏析书法的人也应该写得好字。

卫夫人《笔阵图》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多力丰筋”的思想。当时的人讲究书法的“风骨”,觉得“瘦硬”的字的才是好看的,称多“肉”的字为“墨猪”,跟人一样缺乏精、气、神。卫夫人用“骨”、“筋”、“肉”来评价书法,提供了新型的审美观念。

卫夫人《笔阵图》是古代意义深远的书法理论文章,文中阐述的有关书法的思想和方法具有总结性和远见,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笔阵图》的作者却存有异议,但它作为中国书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容置疑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5951/50354534582.html

更多阅读

王羲之《题笔阵图后》全文及解释 王羲之黄庭经全文译文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也,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是蹙捺也。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

卫夫人的簮花小楷:与师函、名姬帖

卫夫人(公元272~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家学三代渊深,从祖卫觊、从伯卫瓘、从兄卫恒,都是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更师承锺繇,熔锺、卫之法于一炉,变锺体的扁方为长方,娴雅婉丽,清婉灵动。后人称为簮花小楷。卫夫人撰有《笔阵图》一卷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八阵图》 八阵图 杜甫拼音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译文] 你建立了三分天下的功业,又创建了著名的八阵图。[出典] 杜甫 《八阵图》注:1、《八阵图》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2、【注解】:1、盖:超过。2、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

中华女子书法第一家,卫夫人簪花写韵 卫夫人簪花格

( 卫夫人图)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原文中,张翠山与殷素素能够相知,很奇妙的缘起于对书法的交流,在书法上共同的认知话题,让二人大感投缘,互起倾慕之心,原文是这么描述的:殷素素乘船在江中缓缓而下,张翠山在岸上行走,一人一舟,并肩而行,互有

声明:《卫夫人笔阵图原文 卫夫人《笔阵图》原文 卫夫人《笔阵图》注解》为网友月出东山之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