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唯有知耻,才能尊重。因为有了羞耻之心,所以才会有自尊。错了会惭愧,打搅了会内疚,言行不当会后悔。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尊重,不是谁欠谁的。
尊重无关贫富,不论容貌。不是阿谀谄媚,不是趋炎附势,不是卑躬屈膝,不是低三下四。过分奉承不是尊重。

有人说,吃亏是福。中国人可以明着亏,暗着亏,但绝对不会在面子上吃亏。正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如果不顾别人的面子,不理会别人的感受,那别人也不会给你颜面,总有一天会颜面扫地。
钱可以赚,知识可以学,但尊重不能等到老了才懂得其重要。我们可以没有金钱、权力,但不能没有品德。尊重别人是最基本的道德。为人处事看品德,言行举止论素质。
当然,尊重不是随意施舍的。人不敬你,你也千万不要敬他。尊重有着自己的底线,以德论事,知情达礼的人必敬三分;自鸣得意,自命不凡的人必远离三尺。
感恩图报谓之君子,忘恩负义谓之小人,敬君子,弃小人。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6051/706651123753.html
更多阅读

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花

2009年8月16日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学习 2009-08-16 08:45:45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篇第二·14》摘记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学而》开篇所讲的第三句话,这句话我想对当代人有很强的参考意义。首先说这句话的意思:别人对我不了解、不理解,我不生气;与不明智的人相处我也不烦恼,能这样做的人,不就是君子吗!这是百度百科上给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文:家庭幸福指导师文月郑委老师前言:在我博客首页的个人说明里有这样一段话,是我的心里话:教育孩子是成人教育自己做人的过程,帮助家长是教育者教育自己做人的过程,大家不需要感谢我,因为我所传播的知识来源于古今中外无

原文】 3·20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注释】 《关睢》:睢,音jū。这是《诗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愁。【译文】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