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正常的写博了,也很少去拜访朋友们的博客,虽说是有点忙,但早晨晚上还是有时间的,主要是近阶段页面不正常,有时候鼠标一点上博客页面就会跳出很多黄色图片的网站,要是正常的打开博文或拜访朋友们的博客,那就立马跳开消失。用过杀毒、系统重装、网上诊断等很多方法都不见效,好一点的时候还勉强可以在个人中心看看和点评一下,也只能在“消息”栏回复朋友们的留言。
昨天和几位朋友一起去西山的东村去走走,路上和博友姑苏有心谈及,他说以前也一直这样,后来他儿子说要改用360浏览器才会正常。回家只能改一下,眼下很正常了,估计那些病毒可能就是360放出来的,逼迫人家使用它的浏览器。好在一样使用,只要正常操作,那也不管了。
昨天正好得空,和几位朋友一起去西山的东村去看看那里的老房子。朋友间有的没有去过,有的粗略走过,这次都做好了功课,连所有的省保、市保单位、控保建筑等资料都详细带好,一一对号探究、拍照。
我现在出游以休闲和风景为主,加上东村已经去过好多次,所以只是随着看看初夏那小山村的美景了。
眼下正值枇杷开始成熟的日子,有些早熟的枇杷已经可以采摘,批量可能还要一个星期。走在山坡上,漫山遍野的枇杷,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古村落那些老宅已经没有人居住了,村民们大多住在这样的新宅里。
趁着朋友们拿着资料一一对照那些控保建筑,我就随意拍一些小山村的景色。
时值初夏,雨水较多,且时雨时晴,就要进入黄梅季节了。
青青的藤蔓覆盖着那古老的院墙,那些老宅也恢复了青春的朝气。
破败的小院落也是百草丛生,生气勃勃。
以前和朋友们拍过的破宅子,也是挂满了青青的藤蔓。小心翼翼的走进去,里面又塌掉了不少,再过几年恐怕看不见了。
把一年多前,冬天时候去的照片找出来对照一下,虽一样的破宅,究竟眼下清幽多了,赶紧补上一些片片,留作资料。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雨儿敲打藤蔓的沙沙声,门外小水沟汩汩的山泉声,街上除了我们几位游客,空无一人,难得的清净幽深。
那个被北京博友花儿说过,聂小倩在那里等我的小院子,也是多了生气,少了恐惧。
满园丰收关不住,几株枇杷出墙来。
漫步这曲折幽静的小村道,享受初夏的气息。
田间树下,都是散养的鸡鸭,为空无一人的小村街增添了不少的生气。
饱含雨水的石榴花。
当年的喜字还在,那对新人恐怕早已子孙满堂了。
历史的印记无所不在。
人民公社的宣传画,也可以算是“文物”了。

老宅的墙上还保留着当年的记录,经历过的人们都还记得那个时代吧。那位53岁可怜的“五类分子”算起来要一百多岁了,恐怕早已作古,但愿那个世界没有“阶级斗争”,让惊恐不安的心能够得到安息。
一个“五类分子”,这么多的“监督力量”,那被监督的还有活路吗?
趁着朋友们进去探究控保建筑,我就坐在门口小憩。
房主说那叫龙头凤尾,细看看还雕凿等很精致,很生动。
朋友们都有正事在探究,我无所事事,也就没心没肺了,中午几个人来个四菜一汤,我拣好吃的拍了几张。
镇上路边已经有枇杷在叫卖了,估计不会便宜,今年枇杷看上去是丰收年,再过一个星期可能会更好,也会便宜不少。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村姑还正在为满院鲜花的花粉而烦恼,我们这里,夏天已经随着那青青的梅子、黄黄的枇杷、淅淅沥沥的梅雨,悄悄的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