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酸脱氢酶 丙酮酸脱氢酶 如何催化合成丙酮酸脱氢酶

  丙酮酸脱氢酶是什么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丙酮酸脱氢酶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丙酮酸脱氢酶激酶是什么呢,丙酮酸脱氢酶抑制剂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丙酮酸脱氢酶,英文名PYRUVATE DEHYDROGENASE。有三种酶和六种辅助因子参与化学反应。丙酮酸脱氢酶的合成需要两小时。

  又称丙酮酸脱氢酶系,是一种催化丙酮酸脱羧反应的多酶复合体,由三种酶(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和六种辅助因子(焦磷酸硫胺素、硫辛酸、FAD、NAD、CoA和Mg离子)组成,在它们的协同作用下,使丙酮酸转变为乙酰CoA和CO2。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的反应式是

丙酮酸脱氢酶 丙酮酸脱氢酶 如何催化合成丙酮酸脱氢酶

  CH3—CO—COO+CoA~SH+NAD→CH3—CO~CoA+CO2+NADH。

  △G=-33kl/mol。

  大肠杆菌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分子量大约是4600000,一个球的形状,直径约30nm。复合核由2个24个氢硫、24个丙酮酸脱氢酶和2个12个氢硫酸脱氢酶左右的氢硫和乙酰基组成。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更复杂。

  在真核中,该复合物由60个丙酮酸脱氢酶和12个二氢硫辛酸脱氢酶环绕60个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排列而构成12面体。除含有这些主要成分外,真核生物的酶复合物还含有12个拷贝的蛋白质X(一种无催化活性的、与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相似的蛋白质)和1至3个拷贝的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这后两种酶通过使该酶复合物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调节其活性。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的反应过程

  1.丙酮酸脱羧形成羟乙基-TPP,由丙酮酸脱氢酶催化(E1)。

  2.由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E2)催化形成乙酰硫辛酰胺-E2。

  3.硫化氢(E2)催化乙酰辅酶A的形成,而在2巯基还原二硫酰胺。

  4.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使还原的二氢硫辛酰胺脱氢,同时将氢传递给FAD。

  5.在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催化下,将FADH2上的H转移给NAD+,形成NADH+H+。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PDHC由6种酶组成,其中丙酮酸脱羧酶(pyruvate decarboxynase, E1, EC 1.2.4.1)、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化酶(dihydrolipoamide transacetylase, E2,EC 2.3.1.12)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dihydrolipoamide dehydrogenase, E3, EC 1.8.1.4)是其3种主要的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6251/233380274915.html

更多阅读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高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发病率较低,故很多临床医生和患者对其缺乏了解,在此做简单介绍。其实,在已发现的20余种遗传性红细胞酶病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lucose-6-phosphatedehydrogenase deficiency,G6PD)是最常见的一种。本病

丙酮酸的代谢途径 蛋白质脱盐

糖酵解在细胞溶胶中进行,是葡萄糖经过酶催化作用降解成丙酮酸,并伴随生成ATP的过程。它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的共同代谢途径。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条件)。在有氧条件下,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三羧酸

氢少失氢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碳羧化酶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1](英语: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或称为烯醇丙氨酸磷酸羧激酶或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简称为PEPCK,EC 4.1.1.32)是以一条单一肽链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40千道尔顿的一种激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1

声明:《丙酮酸脱氢酶 丙酮酸脱氢酶 如何催化合成丙酮酸脱氢酶》为网友别让我看见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