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文人常用的100个经典意象

《周易·系辞上》说“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古代圣人创制物的象和记录语言的文辞,其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人的思想意义。意象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术语,第一次提出来的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意象”指的是一切悟彻人生的艺术家能运用笔墨描写想象中的景象。以后,这一术语在我国多数文艺理论家使用时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在古代文学中,意象承载着文人墨客的情思、丰富了艺术作品的内涵,使文字含蓄凝练、隽永优美。 “柳”与“留”谐音,表惜别思念之情、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眉黛春山”、“秋水剪瞳”则形容女子貌美……以下是人民日报曾经刊载的100个古典文学中的常用意象,资料珍贵,值得收藏。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文人常用的100个经典意象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6751/250320577462.html

更多阅读

清明古诗词集锦 古诗词常用意象集锦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一、学习目标1﹒理解意象和意境2﹒了解常见诗歌意象的作用和常见意境的特点3﹒能运用意象和意境的知识解题和命题二、知识归纳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诗歌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

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中国诗歌主题分类

诗歌手法赏析难点讲解一:虚实结合在诗歌鉴赏中,最让学生头疼的就是手法分析题。原因之一,就在于学生缺乏手法知识储备,鉴于此,笔者有了细讲诗歌手法的念头。本篇主要讲讲诗歌的常用表现手法之一——虚实相生。一、什么是“虚”与“实”古

诗歌意象组合 诗歌的意象

诗歌意象组合新编高中语文第三册的诗歌教学,牵涉到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对此二者的关系,刘映杰先生已经有了准确的界定(见《中小学课程教材研究》2002年第1辑47页),认为诗歌的意境是由全诗众多意象构成的一种审美境界或氛围。所谓意象,是

声明:《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文人常用的100个经典意象》为网友夜夜烦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