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光芒和雨露
仅仅只洒向少数贵族和平民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合作请后台联系
易卜生说过婚姻是人生的一大考验。
我说,婚姻是社会变迁的一大反映。
婚姻观念的变迁史,正是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
三十年前,中国人关于婚姻的观念不会像今天这样分裂而纠结;
三十年后,中国人关于婚姻的观念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复杂而多变。
当代的中国,正处在传统向现代过渡,落后与先进并存的时期。就社会思想而言,同样如此。
这种过渡性与矛盾性反映最为鲜明的领域之一,就是婚恋观。
一个月前,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失恋了,不是被失恋,而是她主动失恋,更准确点的说法是她父母强制要求她跟男友分手。
我的这位女性朋友跟她男友多年感情,已到谈婚论嫁阶段,俩人都是踏实过小日子之人,也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是她男友来自农村,又是一个普通的工薪一族,学历也不高,不但没车还有最致命的一点:没房。朋友的父母二话不说强力拆散这对情侣。
前几天,我们的共同好友,她的一位同事告诉我,最近的她工作状态一直不佳,坐在办公桌常常眼眶红肿,好几次默默垂泪,甚至在洗手间里也能听到她捂嘴痛哭的压抑声。
我曾经不止一次撞过她跟父母打电话,双方如同仇人般悲戚痛恨地争吵,就如同她所呐喊的那样:“不分手你们就要断绝关系,不分手就老死不相往来,不分手就是在拿刀挖你们的心。你们要以死相逼,那你们又何尝不是在拿刀挖我的心呢,并且是以一万倍的痛苦加注于我身。”
疼痛,戳心的无力让人哀伤!
杨绛先生说起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钱钟书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亦答,“我也一样。”
婚姻本该是两厢情愿、一番情深的美事。无奈现实中无数父母反对子女自主选择对象,有经济原因,有年龄原因,有生肖八字等各种五花八门原因,却独少以感情为由,是因为感情在婚姻中不重要还是其实内心深处压根就无视?
02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人的自由逐步发展扩大的脉络。
按照唯物史观对于历史时期的划分来看,在奴隶制时期,除了贵族和平民以外,奴隶是不被视为“人”的,他们作为物品被买卖、交换,他们的喜怒哀乐被无视,他们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群体。
作为一个“人”,他们并没有作为“人”的尊严。
奴隶群体,作为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的最底层,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中最庞大的群体。
自由的光芒和雨露,仅仅只洒向少数贵族和平民。对于奴隶来说,那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进入封建时代,尽管人仍然被三六九等,但是自由的范围已经扩大了。在中世纪的西方,农民已经拥有名义上的自由,农奴也只能够“使用”而不能买卖。
对于广大的农民和农奴来说,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已经勉强有了那么一点样子。
哪怕那点尊严少的可怜。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人权思想家的论证,终于,普遍意义上的“人”被发现了。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人”才被赋予普遍的权利。
作为普遍意义上的“人”,才开始迎来逐渐彰显自身权利的时代。
“权利”,英语所谓的“right”,具有“正确的”含义,同时具有“直角”的含义。这意味着,作为每个人都理应享有、不可剥夺的生命的状态,“权利”是天然正确的,并且具有像直角一样的稳固、不可改变性。
因为人权思想家的努力,个人的财产、欲望、意愿、自由等等才开始获得理性的辩护。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人权思想发源于西方,并且因此确立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合法性,也正是因为如此,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人生道路和人生伴侣、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向政治领导人授权管理国家、无条件地保障基本人权等等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国民的一种常识。
不过,中国作为一个刚刚立国不足七十年的现代国家,刚刚从封建社会步入现代社会不足一百年的国家,在个人权利意识上的启蒙,才刚刚开始。
这也就是说,在人的尊严问题上,我们尚处于一个初步认识的阶段。
这个时代,仍然是一个传统与现代过度,愚昧向文明转换的时代。
面对现代文明,我们要学的仍然很多。

比如,将自己的孩子视为一个具有尊严以及自主选择权的“人”,而不是父母的“物”的观念;
比如,将婚姻视为一个人基于内心感受和心灵需要,而不是将婚姻视作一种交易的观念;
比如,将人本身视作目的,而不是把他人当作手段的观念。
等等。
说白了,那些认为父母有权干涉子女婚姻的观念,是停留在一个现代头脑中的封建的幽灵。
或者说,尽管那些自认为有权力干涉子女婚姻的父母的肉身尚处在二十一世纪,但是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几百年前的封建社会。
在思想上,他们远远没有实现现代化,也距离现代文明甚远。
将所有人都视为拥有同等权利的“人”,正是现代文明的核心。
不懂得这一点的人,在头脑上和心理上,是处在未开化地区的“蛮夷”。
我们经常在呐喊人权的重要性,难过的是我们遗忘了在家这个小国里,似乎没人在乎过个人权利,特别是子女的个人权利,婚姻自主权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不光是法律意义上,还包括道德意义上的。
我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穿什么的自由;
我们有权利决定自己吃什么的自由;
我们有权利决定什么时候上厕所的自由;
我们当然也有权利决定跟什么人在一起一辈子的自由。
所以我们怎么可以草率把婚姻自主的权利转让出去呢,一旦丧失这个权利,就如签订丧权辱国条约,把国土割让出去,哪怕与之签约的这个人是我们的父母。
在婚姻自主权上我无数次跟母亲战斗。母亲常常会说,你看你坚持要自己选择,但是结果是错误的,应该收回你的选择权利,听父母的。
我会反问凭什么?我选择错误只是因为我的眼光、素质问题导致的,而不是因为我的权利导致的,这是两码事。父母对此难道不是更应该教育子女提高判断能力与素质么?属于子女权利的问题,父母只能建议与尊重,而不是强势干涉。
婚姻自主权利一旦归父母所有,由父母主导,接受以父母意愿的婚姻去生活,我们会过着不由自主的生活,自我撕裂。一半自我撕裂在父母的世界里听话,一半自我忍受着真我内心的指责。
我的大表哥与初恋女友情投意合,无奈母亲认为女方八字属相不合,会害了她儿子,死活不同意。表哥是个孝子,当晚与女友说明分手理由,女方几乎是”you are kidding me”的一脸懵相。
后来表哥娶了母亲安排的女生走入婚姻,这个女生合乎母亲的需要:八字属相合,家境相当,听母亲话,是母亲想要的对象,唯独不是表哥想要的对象。
每天回到那个冷冰冰,没有交流的家,日子一天天嘀嗒嘀嗒过,表哥苦笑这过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而是在替他的母亲过生活。什么生活是为自己过的都是扯淡!
04孝顺有错吗?没错,错的是把孝顺=听话=让父母高兴!
我们的很多心理问题往往是由头脑混乱所引起的。头脑理性能力不足,这样的宝宝很容易被人用一根掺杂着玻璃渣的棉花糖骗走。
不听话就是不孝顺了吗?不让父母高兴就是不孝顺了吗?
这还需要继续解释吗?我想我们不用骗自己假装不懂这个逻辑常识。
独立有错吗?也没错,错的是我们大部分人都离不开对父母的依赖,不管是物质还是心理。没有了父母的控制,我们会恐惧、害怕、迷茫、焦虑,不知所措。
自我独立重要吗?当然重要,这是我们追求婚姻自主,脱离父母控制的必要条件。
独立地有自己的经济来源,独立地有自己的空间独处,独立地有自己的思考能力,独立地对自己的存在担当起来。
人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独立的历史:
最开始,人类对于自然有着强烈的依附性;
后来,人类不再依附于自然,从自然独立出来,但限于生产能力,依附于原始的部落;
然后,人类不再依附于原始的部落,从部落独立出来,建立自己的家庭和宗族,依附于此;
再后来,人类也不再依附于宗族,从宗族独立出来,但仍然对于父母的家庭具有强烈的依附性;
到了今天,已经是不再依附于父母的家庭,从他们那里独立出来的时候了。
因为不断地独立,不断地摆脱部落、宗族和父母的那个家庭的影响,我们才成为我们自己。
这会儿正是自我权利不断彰显的一个过程。
尽管不是很容易,但是成长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路途布满荆棘,却也花香鸟语。
倘若在父母强势主导子女婚姻主权上,我们不为自己发声,不敢争取,那么我们就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在这样一个传统向现代过渡,愚昧向文明转换的时代,我们每坚持自我一次,都是在往现代文明社会迈出一步。
这不仅仅关乎个人幸福,更关乎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
出品|IMP心理(ID:xinli-fenxi)
作者| 知微
整理| 修行
猜你喜欢
雷洋之死与一个超级“假自我”的背后:中产,还有下层的命运玄机
看清频繁杀医案背后的社会变局,中产必须要做好的心理准备
“人大硕士嫖娼被抓后死亡”背后:你来到了《1984》和《娱乐至死》夹击的时代
华为、富士康欲搬离深圳背后:“中等收入陷阱”的阴影逼近,为房地产埋单是我们的
「人大硕士嫖娼被抓后死亡」事件会有什么结果:我负责揭穿,你负责看透
关注微博:@IMP心理
IMP心理公号群上线了
欢迎大家来交流分享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
我负责揭穿 你负责看透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