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研究过分西化 “中医+”思维解难题

  近来,“互联网+”思维模式及其驱动市场的运作形式、促进传统行业的方法策略逐步成为人们热衷研讨、积极参与、乐于实践的主流创新创业方式。如今,这一风潮也慢慢向中医药行业靠拢、接轨乃至融合。无疑,这种思维模式指导下的运作形式及方法策略必然会带给包括中医药在内诸多传统行业新的生机。但是,一个行业在未来社会、市场中的潜能到底有多大,根本上取决于自身实力。据此,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中医药领域相关工作的经验心得而提出“中医+”思维,旨在为促进中医药能进一步回归本色、夯实基础提供思路方法,希望藉此可为中医药行业、学科的实力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为何中医药需“+”

  综观中医药行业现状,时代进步和学科改革尽管促进了不同领域的深入研究,产生了一批知识理论、临床科研的成果。但事实上,业界许多前辈大家及青年学者对现今我们行业的发展持不甚乐观的态度,普遍认为中医药作为祖国千百年的独特学科、智慧瑰宝,其发展却着实缓慢且总有力所不逮之时。有劲使不上、抓不住发展脉门是不少学者的主观感受。而在笔者看来,这一现象的产生与中医药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科研创新等领域存在的三个显著弊象息息相关:

  知识碎片化

  笔者曾撰文《“三化”制约中医发展》(见《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11月21日)谈到过中医药学科的过度分化对学科发展造成了一定伤害。学科的分化本源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需求。但在学科分化的基础上,许多研究者、教育者因为学科分化而降低自我要求,为了服从分化的学科而使个人的知识体系固化、知识视野狭窄、知识传播单一。最终导致中医药从业人员有了知识碎片化的倾向,并进一步使中医药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狭隘、局促。

  众所周知,医学所涉及的生命问题、疾病发生发展问题等均是复杂艰深的科学命题,而针对这些科学命题,中医学以整体观念作为根本理念来树立学科知识体系以应对解决,也与现今益发得到现代医学界重视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不谋而合之处。正如《黄帝内经·气交变大论》曰:“《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

  诚然,在现今庞杂的知识背景下,不可能也没必要让医学工作者对凡事万物的知识道理均要有所涉猎,但在起码的中医药领域内,中医药工作者理当具备相对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医药知识体系、尽量广泛的涉猎中医药相关知识内容。但反观现今的中医药行业,却屡屡出现了研究、教育上的怪现象——能够进行中医诊断教学的一些老师居然不能担纲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一些学者对中医经典的教学及研究只能担纲《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中的一门却没有能力涉足多门;还有方剂教学者中药功底差或中药研究者对方剂一窍不通、理论研究者不能以临床举证或临床工作者不能以理论阐发等等。凡此种种,均凸显了学科分化背景下中医从业人员的知识碎片化现象,这显然是违背医学要求、逆反中医学理念的学科怪现象。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研究过分西化 “中医+”思维解难题

  过度专业化

  如前述,源于诸多中医从业人员因为学科分化的原因而主动降低了自身要求,使个人的研究及教学呈现知识的碎片化、零散化,也从而导致另一个非常明显的弊象——过度的专业化。

  专业本无可厚非,韩愈《师说》曾有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专长理应建立在理论知识的完整系统上而各有所长,而非是为了专业、专长而人为的局限缩窄个人的认知领域、知识获取渠道、思维行为方式。这一人为降低要求的做法或许能使个人专业领域见地、理解乃至研究见长,但绝不利于个人学术乃至整个学科专业的良性发展。历史上的中医先贤已然以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他们能以某一方面专长而闻名历史,但他们没有人仅仅是因为专门研究诊断、外科、方剂、中药而成为专家,均是在深厚系统的知识理论背景基础上触类旁通、由博返约的就某一领域专门阐发而成名成家。由此反观当今中医药行业,未有理论知识基础而先行人为的为个人圈定界限,涌现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却越发少见甚或难见在学科里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大医。由此可知专业固然应当提倡,但过度的专业化亦是制约学科发展的严重弊端。

  过分的西化思维

  在中医药研究领域,适当的引用现代科研方法、思维模式,对中医药经典理论、思维模式、方剂药物展开科学研究是可行的,也是现代中医药研究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这一行为本不为过,但令笔者担忧的恰是无论中医药学何专业、何门类均热衷以过分的西方思维模式展开探讨研究,便过犹不及甚至南辕北辙、邯郸学步了。通观现今整个中医学行业,无论从事医史文献、各家学说还是医学经典的学者,不少人乐于以现代生物医学科研手段、数据统计、公式定理来包装所学,几乎西医学所依托的自然科学研究方式方法均成为中医中药的主要甚至是全部研究手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基因成分,而学科基因成分的不同是自然地由该学科的自身学科规律所造成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7251/135035267744.html

更多阅读

中医治疗肠梗阻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肠梗阻的研究进展倪欢欢1 王立恒2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关键词:肠梗阻;中医/研究进展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四大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死亡率达5%-10%[1]。根据病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

抑郁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抑郁症研究进展

北京毒物药物研究所 张有志抑郁症通常是指情绪障碍,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抑郁症是危害全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造成抑郁症发病率逐年增长。近年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药品降价促进医药产业升级

近日,国家发改委第23次降低药品价格,对188种中成药的零售价格进行调整,涉及600多个具体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达到16%。此前,有几十家药企上书,反对降价,认为降价的效果不明显,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反而“会使得大部

关键成功要素 2008中国绩优企业关键文化要素研究报告

系列专题:2008中国营销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构成组织的“基因”,尤其是对那些希望取得卓越绩效的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往往是决定其是否能脱颖而出的关键要素。正如同于光远所言“三流企业竞争靠产品,二流企业竞争靠服务,一流企业

声明:《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研究过分西化 “中医+”思维解难题》为网友欲爱但忘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