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一、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 扩散现象:
(1)定义: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有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
一、 内能:①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②大小关系: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三、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内能也叫热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四、 改变物体内的方法:
1、 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2、热传递: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就发生热传递,直到温度相同为止。
① 条件:存在温度差。
② 传递过程中的实质:是能量转移(热量)
五、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量的多少叫热量,单位:焦
六、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q表示,单位J/kg
Q=mq (注:Q的单位:J , m的单位:kg , q的单位J/kg)
第三节 比热
一、物体的吸热能力
1、同种物质的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有关。
二、比热:
①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C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②单位是J/(kg.C)
③水的比热是: 4.2X103J/(kg.C),
④水的比热物理意义: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0C需要吸收4.2×103焦耳的热量
⑤比热的物理意义是:反映质量度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三、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如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小的物质温度上升快。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如上升相同的温度,比热大的吸收热量多。
四、热量的计算:
Q吸=C m ( t - t0_) Q放=C m ( t0 - t_)
五、能量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度保持不变。
第二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
第一节 热机
热机:通过燃料燃烧获得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第二节 内燃机
一、内燃机原理: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爆炸,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直接推动活塞做功。
二、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1、冲程:活塞在气缸中作上下往复运动,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2、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其中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 火箭发动机原理: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燃气从尾部喷出,产生的反推力来使火箭前进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三节 热机效率
1、 热机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来做功,但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并不能全部用来做有用功。
2、 热机的效率:指热机所做的有用功与所用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
第三章 磁与电
第一节 磁现象
一、磁性、磁体、磁极
1、 某些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2、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3、 磁体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S)和北极(N)
4、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
二、磁场
1、磁体周围存在一种我们看不见的特殊物质,叫磁场。磁体之间的吸引或排斥正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2、磁场的方向:把小磁针放在磁场中某一点,静止时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即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3、磁感线: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来表示感场的分布情况,这些曲线叫磁感线。
(1)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磁场的方向。
(2)曲线分布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第二节、电现象
一、 电荷: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
二、 两种电荷:
(1) 正电荷:绸子摩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 负电荷:毛皮摩察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 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4) 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注:两个物体靠近时有吸引现象:①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②可能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
三、电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能。“Q”
四、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正、负异种电荷数完全抵消的现象,对外不显电性叫做中和。
五、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③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缺少电子,正电荷占优势);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有多余的电子,负电荷占优势)
④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的一种电器叫验电器,它的原理: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六、 电场:像磁体一样,带电体周围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叫电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
七、 电流:
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其实:正电荷移动;负电荷移动;正、负电荷分别向相反方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
②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③电源的外部:正极出发,流回负极
④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
⑤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2)电路必须闭合。
第三节 电与磁
一、奥斯特的发现
1、给导线通电,能使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揭示了电与磁的关系,电可以产生磁。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似。
2、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可以用右手螺线定则来判定: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方向与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那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第四章 认识电路
第一节 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
1、 电源:提供电能;
2、 用电器:消耗电能;
3、 导线:传输电能;
4、 开关:控制电流通断。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
③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的极上而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的电路叫短路。是绝对不允许的。
三、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1、用规定的元件符号
2、导线画线做到横平竖直
3、元件不要画在电路拐角处
第二节 电路的连接
一、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首尾相连的电路;
1、 电流只能一条路径,无干路和支路之分;
2、 电流通过每一个用电器,相互影响;
3、 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在不同的位置作用一样。
二、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的电路叫并联。
1、 电流有两条及以上的路径,有分支点和汇合点,即有干路和支路之分;
2、 各支路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3、 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三、 组合电路:电路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

四、 集成电路:在较小面积的单晶片上构接了数千万个电子元件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