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其实要论兵力,当时北京城里面还是相当多的,京营八旗和步兵统领麾下的绿营兵,建制完整,少说也有十万多人。而且北京城墙很高,相当坚固。
以当时联军的火炮,还不足以摧毁这些城墙,如果守军还能战,哪怕有僧格林沁麾下骑兵那样的勇气,联军想要攻下北京,不蹦下几个大牙,怕也很难得逞。但是这些军队,基本上都是样子货,欺负欺负百姓还行,根本不能打仗,八里桥惨败的消息传来,这些爷全部集体缺钙了。
而此时的咸丰作为游牧民族出生的统治者,对于守城一向缺乏信心,面对危局,他以狩猎之名逃亡到了热河行宫,留下了他那倒霉的六弟恭亲王奕訢,跟洋人交办事宜,咸丰估计早就想好了,善后的事情做好了,他多少也能少被谴责一点,要是做不好,也有个替罪羊不是。
留在京城的奕訢,只能听凭洋人摆布。洋人进了城以后,抢光了户部,扫荡了各大衙门。抢劫了圆明园,还放了一把火,他也只是徒呼奈何。京城百姓受到骚扰,虽然比后来的八国联军要好一点,但也是受尽凌辱,对此,奕訢也只能是看看,内心怕是恨死了咸丰。

抢劫和火烧圆明园,摆在明面上的理由,是联军进城之后,以打开监狱,放出此前被俘和因谈判被僧格林沁扣押的联军人员为借口。可是他们发现有些人已经被刑讯虐杀了,剩下的也伤痕累累,有人甚至奄奄一息。
联军发现,当年的清廷刑部,给这些人定的罪名,居然是反叛。为了这些遭刑讯被虐杀的人,联军决定报复清朝皇帝,在他们看来,圆明园是皇帝个人的财产,所以把它烧了,算是对皇帝的一种惩罚。
而里子上却不是这回事,由于受到传教士的宣扬,圆明园藏宝无数的大名已经早被欧洲人熟知,这些联军将领在未到北京的时候就蠢蠢欲动。现在都到了家门口了,藏宝园近在眼前,里面珍宝无数,而且毫无防范,这让这些不远万里的武夫们如何耐得住?
所以抢劫圆明园是必须要发生的一件事情,抢劫过后,再一把火烧掉,毁尸灭迹,这太顺理成章了。英法联军挺近圆明园的时候,只有几个太监站出来试图阻拦了一番,当然是当场毙命了。随后,圆明园变成了他们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