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赫鲁晓夫时期的状况如何 赫鲁晓夫倒台之谜

赫鲁晓夫简介

赫鲁晓夫是前苏联的重要领导人,赫鲁晓夫简介中提到他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的政策,虽未从根本上发展苏联的经济,却让苏联农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赫鲁晓夫、毛主席合照

赫鲁晓夫,出身于贫困家庭,曾经放过猪还给别人当过多种临时工。后来加入共产党,就学于莫斯科工业学院。毕业后竞选莫斯科书记成功,卫国战争后他又竞选苏共中央书记成功。在那之后的几年里,他领导人们清除了贝利亚集团,这对苏联的贡献巨大。在1964年发生了赫鲁晓夫政变,他被解除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

赫鲁晓夫简介中突出强调他的一生主张社会主义路线,但是他因为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还有实践的经验,导致他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现状,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改革使得苏联有了短暂的繁荣,但是并没有长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并不是真的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他只是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一位共产党员,他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美中不足的是在后来的实践中,他犯了很多错误,并且在领导国家时政绩并不突出,导致最后发生了政变,被迫下台。

他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赫鲁晓夫简介指出他唯一的缺陷在于死板教条、思想不灵活,选人判断多方面都出了问题,他的农业改革确实很权威有效,使农业发展飞快,并且他主张和平,这一点也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

赫鲁晓夫时期

赫鲁晓夫时期为1953—1964。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变化很大。他试图改善苏联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试图用和平来缓解国内阶级的斗争。赫鲁晓夫进行了大量的外交活动,他的和平共处思想深受众多国家赞美。他提倡和平目的是避免核灾难的发生。

赫鲁晓夫旧照

他执政期间认为苏联目前的任务一个是反对资本主义,另一个是防止世界大战再次发生。他希望苏联这个国家能被世界各国所认可和热爱。他还把国家的大部分经费从军事转移到了农业方面,努力发展农业。总之他的思想就表明他希望停止战争而更好的发展国家,达到国家富强的美好状态。

赫鲁晓夫时期,农业的进步尤其明显。赫鲁晓夫就农业的问题反复斟酌考虑,当他发现苏联的农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工业时,他分析出苏联的农业为什么会落后。最后他提出了农业改革的伟大想法,他所提出的这些建议都很符合那个时期的现状。但是他认为,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挥出他想要的效果。于是在1954年他又给苏共中央主席团写了一封信,内容表达了想农业发展快,就要增加农田的思想,达到粮食增产的效果。就这样,一条扩大农田面积,富强苏联的改革之路在赫鲁晓夫时期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这也是赫鲁晓夫时期最大、最成功也是最有影响的一次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发展。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赫鲁晓夫时期的状况如何 赫鲁晓夫倒台之谜

赫鲁晓夫政变

赫鲁晓夫是前苏联领导人,同时也是冷战期间苏联的主要领导人,是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1964年10月他无奈让位。

赫鲁晓夫旧照

关于赫鲁晓夫政变,有许多小故事流传出来。在赫鲁晓夫政变前一年,策划者勃列日涅夫等人就已经开始了预谋,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收买了波德戈尔内,这两个人是赫鲁晓夫政变的主谋。他们的策划活动小心翼翼,不表明意图的找一些领导谈话。然后小心翼翼的、试探性的跟他们说一些赫鲁晓夫的坏话;观察对方的态度,如果对方认可,就会进一步说话,商量如何制止赫鲁晓夫的这些行为。

赫鲁晓夫政变策划者知道要完成计划还要依靠政治和军事的力量,他们拉拢了几个党政军领导,想过暗杀赫鲁晓夫。因为暗杀的困难程度太大,还要担心赫鲁晓夫的警卫,同时害怕引起大规模的流血冲突,最后他们没有采取暗杀行动。

其实赫鲁晓夫本人对暗杀也有所察觉,他通过儿子了解到,主席团主席和各州委员会书记曾有过地下交流。通过窃听其他重要领导人的电话,知道他们会在11月有大的动作。10月中旬,政变组织者认准时机,在赫鲁晓夫参加中委会主席团会议的时候,指出了他犯下的错误,迫使他辞职。当天晚上召开中央全会,赫鲁晓夫的辞职报告被公开;赫鲁晓夫被赶下台标志着赫鲁晓夫政变实质上的成功。

赫鲁晓夫倒台之谜

赫鲁晓夫是苏联的领导人,他在宫廷政变中赢得了胜利,并借此登上了苏联最高权利的宝座;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赫鲁晓夫倒台之谜有何内幕?

赫鲁晓夫旧照

赫鲁晓夫曾让整个国家在全面改革中一步一步的发展,赫鲁晓夫倒台之谜引发无数人猜测、联想。其实,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当着高层们的面说脏话,点燃了高层们心中的怒火,决定让赫鲁晓夫下台。当赫鲁晓夫在外度假时,高层们建立起了推翻赫鲁晓夫的组织。并在赫鲁晓夫毫不知情的状况下举行了紧急会议,勃列日涅夫在会议室发动了‘突然袭击’,历数赫鲁晓夫的种种错误,随后各领导人物纷纷指责赫鲁晓夫;他对待同事粗鲁、独断专行,为人莽撞,做事心血来潮等错误被一一指出;他的一系列举措,损害了高层们的利益,最主要的是赫鲁晓夫改革后期的失败以及他的个人崇拜。

从践踏集体领导原则到个人作风问题再到对内外政策的失败,高层们一步一步的解析着赫鲁晓夫倒台之谜,此时赫鲁晓夫如梦初醒他明白了大家的目的、为自己稍作解释之后,在召开中央大会的时候荒谬的以为可以反败为胜。可是局势明显,曾经的成功不会再重演,连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克格勃都支持勃列日涅夫,眼看大势已去的赫鲁晓夫回去之后,明白再做任何抵抗都是没有用的;在勃列日涅夫等人的逼宫下,赫鲁晓夫黯然退出政坛;这便是赫鲁晓夫倒台之谜的介绍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7651/782320773541.html

更多阅读

里根时期对苏战略述评 里根时期法律

里根时期对苏战略述评摘要: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历届政府无不把对苏战略作为重头戏放在对外政策的首位。里根上台执政时期是美苏冷战的关键时期,这使得里根政府的对苏战略不同以往,那就是以强硬姿态主动进攻,谋求世界霸权的新遏制政策。这

列奥·施特劳斯 苏格兰启蒙运动 刘仲敬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列奥·施特劳斯列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是一个争议且传奇的人物。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是一位神秘的政治哲学家。在里根、老布什执政时期,美国许多政府机构的重要职位都被施特劳斯的弟子们占据

美国军事情报系统机构概略 军事情报学

一、国防情报局DIA1978年,国防情报局有4300—5500名雇员(包括1000名武官),预算在2亿—3亿美元之间。国防情报局的成立体现了始于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盛行于肯尼迪执政时期的集权制。50年代末期,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有必要加强机构中的整体

杨修竟是袁绍、袁术的外甥 袁绍和袁术

袁良生有两子,长子袁昌,次子袁璋。长子袁昌从陈郡阳夏移居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西北),成为汝南袁氏的始祖。袁昌生子袁安。袁安,字邵公,举孝廉人仕,历任楚郡太守、河南尹、太仆等职。东汉明、章二帝执政时期,政策相对宽松,政局比较稳定,历史

南海局势突变:美愿为菲干一件外人不愿干的事

菲律宾媒体发表美国律师特德·拉格恩坦的文章谈及中国在南海岛礁搞建设,文章极尽渲染南海紧张局势,声称对于菲律宾而言,中国此举“几乎等同于肯尼迪总统执政时期苏联在古巴建设部署导弹基地”。文章认为,一旦这些建设完成,中国将会在这里

声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赫鲁晓夫时期的状况如何 赫鲁晓夫倒台之谜》为网友帅到灵魂深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