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患儿抢救演练 浙江两岁患儿不治身亡 母亲指医院不作为不抢救

  连日来,一则控诉医院“不作为、不抢救”的帖子在网站论坛、微博、微信朋友圈疯转。一位母亲发文称,自己两岁7个月的儿子因轻度肺炎住院治疗,病情却越治越重,并于入院4天后不幸离世。院方表示患儿死因尚未明确,建议通过医学鉴定明确责任。

  母亲誓言为儿子讨回公道

  唐女士家住杭州,她在帖子中称,儿子哆哆因轻度肺炎引起发热不退,于7月22日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入院。但在住院的4天里,孩子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25日晚,哆哆先后出现发高烧、全身抽搐、翻白眼,最终出现瞳孔反应迟钝、四肢没有知觉等情况。唐女士被告知孩子存在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肠炎,甚至不排除败血症或川崎病。虽经ICU抢救,哆哆仍不幸离世。由于医生一直答复唐女士“放心!会好的”,所以她坚信:“既然到了浙江最权威的儿科医院,医生肯定能治好我的儿子!”

  唐女士质疑,既然孩子被诊断有这么多炎症,也做了这么多检查,为何医院仍无法最终确诊病情,更没有采取更有效的对症措施,仅是不断地给孩子吃美林和泰诺林。在孩子意识一直没有清醒的情况下,医务人员为何却给出了情况在慢慢好转、生命体征正常的判断。

  除了指责医生诊断不力外,唐女士还贴出图片等证据,列举了一线医生多次错误判断病情进展,即便家属苦苦哀求,二线医生仍迟迟不到;医院管理混乱导致ICU病房无法及时打开,医生无法在第一时间进入病房抢救等行为,表示要通过维权为儿子讨回公道。

  院方建议医学鉴定明确责任

  针对指责,27日,院方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情况说明。院方表示,患儿22日因“咳嗽10余天,加重伴间断发热1周”入院,入院诊断为急性支气管肺炎、败血症。院方在入院后予积极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最后诊断为败血症(脓毒症)、急性支气管肺炎、尿路感染、急性肠炎。

高热惊厥患儿抢救演练 浙江两岁患儿不治身亡 母亲指医院不作为不抢救

  院方称,在25日患儿病情变化的当天,医院一直给予积极处理,二线值班医生曾于当天20时30分亲临病区指导治疗,并随后两次电话指导治疗,26日凌晨4时25分左右再次到病区指导治疗。

  医院方面称,根据目前情况考虑急性支气管肺炎、脓毒症急性进展并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最终死亡结果。但是鉴于患儿年幼,病情发展迅速,目前死因尚未完全明确。

  医院建议,为更好地处理好本次事件并明确患儿死因,建议进行尸体解剖明确诊断,并进行医学鉴定明确责任。如鉴定确认院方存在过失,将承担相关责任。

  专家呼吁科学理性求真相

  截至7月28日,唐女士的网帖转发已超过200万次。针对医患双方的各自陈述,网民们也分成了观点截然不同的两派。

  有专家表示,在事实真相没有浮出水面之前,隔空争论没有意义。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既需要医生秉承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也需要患者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以及应有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态度。

延伸阅读:医患矛盾不应成为暴力伤医托辞患者安全与医患关系研究中心在京成立解决抗生素滥用问题 不止关乎医患双方香港如何应对医患纠纷 医院称闹解决不了问题医患“共谋”导致医疗费用膨胀触目惊心阳光采购将如何影响医患企各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9051/540584291150.html

更多阅读

高热惊厥吓坏全家人 高热惊厥后遗症

昨天下午五点钟左右,果果第一次高热惊厥,希望是最后一次。上周六早晨,果果不小心从床上摔下,胳膊有扭伤,哭叫“胳膊疼”,但无皮外伤。观察骨头未摔伤,未去医院,而后睡着,醒后无大碍,仍说“胳膊疼”。周日上午,孩子开始发烧,最高达到39.6度,因

当两岁宝宝遭遇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症状

当两岁宝宝遭遇高热惊厥高热惊厥,已经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的医学名词,以为从来不会发生在自己宝宝的身上,从未听人说起,于是在它发生的时候,是那么的猝不及防。2012年3月25日的下午,过去了这么久,我都无法忘记,也不敢来记录,因为当时的恐惧

怎样预防宝宝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怎么办

  高热惊厥是指除颅内感染及其他原有的神经系统疾病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超过38.5℃时的突发性惊厥,下面是爱华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儿高热惊厥怎么办,希望大家喜欢!  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宝

小儿惊厥的急救措施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

  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下面就是爱华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高热惊厥方面的急救处理,供大家参考。  小儿高

声明:《高热惊厥患儿抢救演练 浙江两岁患儿不治身亡 母亲指医院不作为不抢救》为网友林深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