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认为刘伶仅仅是个嗜酒如命的嘴炮达人,那么你就错了,因为再疯癫的行为和再肮脏的外表也掩饰不住他思想与文采的光华,骈文《酒德颂》便是刘伶最杰出的作品。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扬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蜂起。先生于是捧罂承糟,街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若江海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赢之与螟蛉。”
行文大气磅礴又轻盈灵动,让人不由得想献上膝盖,行文豪放如斯者,后世恐怕也只有李白和苏轼能望其项背了。李白在《将进酒》中有一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我觉得这说的就是刘伶刘伯伦。金圣叹也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赞叹:“从来只说伯伦沉醉,又岂知其得意在醒时耶?看其‘天地一朝’等,乃是未饮以前,‘静听不闻’,乃是既醒以后,则信乎众人皆醉,伯伦独醒耳。”现在看来,在那个众生昏昏的时代,又何尝不是众人皆醉,而伯伦独醒呢?
关于刘伶,还有一个他和杜康的传说:某天,刘伶路过杜康酒坊门前,抬头看见门上有副对联,写道: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横批写着:不醉三年不要钱。对于一向好酒的刘伶来说,这还了得。于是就进去喝了三碗,结果一回到家就醉了。
三年后,刘伶酒醒了,见如此好酒,就喝开了,左一碗,右一碗,一口气一连喝了一百零八碗。夫人见状也喝了杜康的酒,于是一起从此长眠。孩子们便和杜康一起,把刘伶夫妇埋进地里,还立下了一个墓碑。上面写着:刘伶之墓。转眼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一天,杜康来到了刘伶的坟上,挖开坟墓,推醒了刘伶夫妇,引着他们飘遥踏云而去。从这以后,杜康就成了酒神,被造酒人供奉为师祖。而刘伶得到了“天下第一酒鬼”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