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棺决斗宣言 【图文推荐】国军将领的决死宣言------向中华民国誓死抗战的先烈敬礼!!!

抬棺决斗宣言 【图文推荐】国军将领的决死宣言------向中华民国誓死抗战的先烈敬礼!!!


      

    这张照片是日本人拍摄,前面是严阵以待的日本兵,所有的枪和炮都对准了一辆孤零零的国军战车,这辆孤零零的中国战车,正在冲向日军的阵地……旅日作家萨苏看到后第一反应是:“国破山河在”!一张令人潸然泪下的旧照,让我们想到国家危难时,那种视死如归的豪情!历史的星空里有他们的灵魂在闪耀。

【最后一封电报】

    70年前的常德保卫战中,74军57师的8,000名官兵阻击10万日军15天之久,最后只有200人能够战斗。师长发出了74军57师最后一封电报: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74军万岁。








1·蔡廷锴(1892~1968,广东罗定人,时任第19路军副总指挥):“卑军守土有则,尺地寸草,不得放弃;为救国保家而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决不退缩。”

    背景:淞沪抗战爆发之后,蒋光鼐、蔡廷锴等向全国发出如上通电,十九路军全军三万官兵奋起反抗日军七八万人的猛攻,从1月28日至3月1日坚守上海,与敌血战33天,死伤约万人。使日本侵略军受到重创,死伤万余名,四度更换指挥官。陈诚(1898~1965,浙江青田人,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我生国亡,我死国存!”背景:武汉会战前夕,陈诚视察户口要塞炮台,发表了战前宣言,称“湖口要塞,是武汉门户,官兵必须树立与炮台共存亡的决心”,全体官兵高呼“誓与倭寇决一死战,誓死守卫湖口要塞。”后炮台阵地均被敌机和敌大炮摧毁,将士绝大部分壮烈殉国。





2·陈文杞(1904~1941,福建莆田人,时任24师少将高参):“有我无敌,有敌无我!”

    背景:中条山之战,陈文杞率部在闻喜,夏县等地与敌激战。日军向守军阵地施放毒气,我军死亡惨重。后该师余部转移至台寨村附近,遭日机狂轰滥炸时,陈文杞身先士卒,不顾生命危险,穿梭于枪林弹雨,指挥官兵坚守阵地。在最危急的时刻,陈振臂大呼上述口号。后不幸壮烈殉国,终年仅37岁。






3·陈怀民(1916~1938,江苏镇江人,时任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飞行员):“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

    背景:在1938年武汉“429空战”中,陈怀民的战机在击落一架敌机后受到5架敌机围攻,他的飞机油箱着火。当时他本可跳伞求生,但他猛拉操纵杆,战机拖着浓浓的黑烟,向上翻转了180度,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与日本吹嘘的所谓“红武士”高桥宪一同归于尽。





4·寸性奇(1895~1941,云南腾冲人,时任第3军12师师长):“我腿已断,不必管我。我决心殉国,以保全国格人格。”

    背景:中条山之战,鬼子集中重兵攻击12师,寸性奇师长在接受军长的命令率部突围后,发现军部未能突围,寸又率部冲入重围营救军部,后身中八弹,拔刀自杀,这是临终前的遗言。其父寸大进老先生恨自己已经88岁高龄,已经无力报国,遂绝食而亡,死后双目不瞑。




5·戴安澜(1904~1942,安徽无为人,时任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背景:1942年初,戴安澜率所部200师万余人赴缅参战。在东瓜保卫战前,他留给妻子上述遗书。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戴安澜号令全军:“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戴安澜部击毙敌军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的撤退,取得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后在孟关激战中以身殉国,终年38岁。






6·朱赤(1904~1937,江西省修水人,时任88师262旅旅长 ):“为国捐躯,无上光荣。”

    背景: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驻守雨花台之88师262旅旅长朱赤少将,身先士卒,亲赴前线,与日军拼杀,不幸被日军弹片击中,肠子外露,朱将军强忍剧痛,将肠子塞回,以子弹带绑紧,继续战斗,直至鲜血流尽,不支倒地,口念:“为国捐躯,无上光荣”,壮烈殉国。其勤务兵于富贵,为给朱将军报仇,冲出战壕,被日军机枪击中,自感不支,高喊:“为国尽忠”,以八颗手榴弹绑身,躺于路中,与日军装甲车同归于尽!88师辖下三位旅长,阵亡两位,六个团长,阵亡三位,营长阵亡十一位,连排长伤亡十之有八,88师8000余将士,绝大多数为国捐躯,生还者仅500余人矣!






7·佟麟阁(1892~1937,河北高阳人,时任29军副军长):“衅将不免,吾辈首当其冲,战死者荣,偷生者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者重。”

    背景:南苑之战爆发前夕,宋哲元已经下令,南苑军部撤到北平城内,佟麟阁应首先撤离,此时夫人恰好送来书信,称父亲病重,佟执意不撤,回信道“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并诏所部曰:“此杀敌报国时也!”后终于以身殉国。






8·杜聿明(1904~1981,陕西米脂人,时任第5军军长):“督促本部官兵奋勇向前,不惜一切代价,全歼小日本钢军,夺回昆仑关,打出第5军的威风来!”

    背景:1939年11月,日军攻陷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为了夺回昆仑关。杜聿明向所属各师下达如此作战命令。他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斗,成功地包围了昆仑关之敌。沉重的打击了日军第5师团,其第12旅团军官死亡达85%以上,被击毙4000人,被俘100余人,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取得了著名的昆仑关大捷。






9·范筑先(1882~1938,山东馆陶人,时任山东第六区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守土有责,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肝脑涂地,亦所不惜。”

    背景: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两次要范筑先率部南撤,范向全国发出如此通电。他的次子范树民在与日寇作战中牺牲,他强忍悲痛说:“民儿为国家民族战死疆场,是死得其所。”后聊城失守,范筑先身受重伤,不愿被俘,举枪自戕,壮烈殉国,终年56岁。





10·冯治安(1896~1954,河北故城人,时任河北省主席、29军代军长):“寸土都不许退,可采取武力自卫。国家存亡在此一举,设若冲突,卢沟桥即是你们的坟墓!”

    背景:1937年7月7日夜,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我驻军第219团第三营拒绝,日方即调动驻丰台日军第三大队包围了宛平城。当地驻军向冯治安请示,冯当即做出以上指示。之后日军突然炮轰宛平城,我军当即自卫还击。当天击退日军三次进攻,用鲜血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






11·高志航(1907~1937,吉林通化人,时任第4空军大队中校大队长):“家仇国恨,等待何时!日机炸我同胞,向其讨还血债!”

    背景:淞沪抗战爆发,日木更津航空队百架轰炸机开始轰炸江、浙,8月14日,敌机八架进入杭州市区上空轰炸。高志航下令起飞,并首开第一炮,击落日领队机。此战击落敌机六架,两架负伤逃跑。后高被日空军炸死。







12·郝梦龄(1898~1937,河北藁城人,时任第9军军长):“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背景:1937年忻口会战爆发之前,郝梦龄如此鼓励官兵。战争打到白热化阶段,他亲自到前线督战,告诫官兵,“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郝梦龄是抗日战争中我军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13·何柱国(1897~1985,广西容县人,时任步兵独立第9旅旅长):“愿与我忠勇将士,共洒此最后一滴之血,于渤海湾头,长城窟里,为人类张正义,为民族争生存,为国家雪奇耻,为军人树人格,上以慰我炎黄祖宗在天之灵,以下救我民众沦亡之惨。”

    背景:这是1933年的1月2日,驻守山海关的9旅旅长何柱国发表的《告士兵书》。战前日军在榆关陆军总兵力约3000人,野战炮40门,铁甲车3列,坦克20辆,飞机8架,军舰2艘。榆关城里的中国军队只有第9旅的626团,兵力2257人,武器配备只有迫击炮、平射炮和机关枪。此一役中国守军死伤586名,为日军的1.5倍,第9旅的626团1营的营长和四名连长全部以身殉国,榆关抗战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以武力抵抗日军入侵,也是“七七”事变前中国军队最大规模的抗日战役---长城抗战的先声,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4·黄樵松(1901~1948,河南尉氏人,时任第68军第143师长)“南阳就是我的葬身之地,各位好友来生再见!”

    背景:1945年3月18日,日军三路大军进攻南阳。黄樵松受命死守,横下一条心,誓与南阳共存亡。与好友握别时他发出如此悲壮言辞。黄还派人赶做一口棺材,搁置在师部门口,亲笔写上:“黄樵松之灵柩。”后日军猛攻,黄亲临前线指挥,随身卫士全被打死,他只身到前沿阵地督战,阵地最终力保不失。





15·黄启东(1891~1938,湖南平江人,时任第23师少将参谋长):“何以对国家?何以对民族?宁作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背景:徐州会战爆发后,23师奉命从鲁西南移驻郓城、菏泽,日军土肥原率精锐师团猛攻菏泽,该师官兵奋起抵抗,与敌激战数昼夜,伤亡惨重。师长李必蕃殉职后,黄启东亲率余部冲锋10余次,头部中弹,仍唤卫士背着他指挥战斗。野战医院院长李少甫劝他上担架,他坚决拒绝,颤抖着说出上述话,最后壮烈牺牲。





16·黄人钦(1809~1938,云南姚安人,60军183师541旅1082团长):“楼冠深入国土,民族危在旦夕,身为军人,义当报国。万一不幸,希汝另嫁,幸勿自误。”

    背景:新婚仅6天的黄人钦随部队开赴抗日前线。1938年4月中旬,日军对台儿庄地区进行疯狂的进攻。4月23日,部队在凤凰桥、五窑路与敌遭遇。黄人钦率队奋勇冲杀,与敌肉搏,血战终日,不幸在冲锋时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收殓黄人钦遗体时,从其衣袋中发现临战前夜他写给新婚妻子的遗书:“倭寇深入国土,民族危在旦夕。身为军人,义当报国,万一不幸,希汝另嫁切勿自误。”






18·蒋光鼐(1887~1967,广东东莞人,时任第19路军总指挥):“本弹尽卒尽之旨,不与暴日共戴一天!”

    背景:淞沪抗战爆发之后,当时驻守上海的为第19路军,蒋光鼐担任最高指挥官。全体将士决心抗击日寇,保卫上海。日军兵分5路进攻闸北,19路军奋勇抵抗,当即予以迎头痛击。日军发动了四次总攻,却均遭败绩,四易主帅,死伤累万。在战争最惨烈的时候,蒋光鼐这样表达他的抗战决心。





19·姜玉贞(1893~1937,山东菏泽人,时任66军65师196旅旅长):“有我姜玉贞在,就有原平在,我姜玉贞誓与原平共存亡!”

    背景:1937年,日军7万人直扑太原,姜玉贞奉命死守原平等待援兵。他和5000官兵下定决心,血战到底。与日军在此血战十日,反复进行拉锯战,姜玉贞亲自率领敢死队冲锋。后阵地上只剩下二三百人,姜玉贞奉命突围,但在突围途中中弹牺牲。原平死守为忻口会战歼敌2万赢得了时间。






20·阚维雍(1900~1944,广西柳州人,时任31军131师师长):“千万头颅共一心,岂肯苟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断头不做降将军!”

    背景:1944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八个师团十余万人猛攻桂林,阚维雍指挥部队沉着应战,打退了日军多次疯狂进攻,双方损失惨重。日军使用了毒气,6000抗日将士被残害于岩洞中。在中正桥主阵地被日军突破后阚维雍将军亲自指挥敢死队,奋勇逆袭夺回阵地。后桂林陷落,阚维雍自杀殉国。






21·李必蕃(1892~1938,湖南嘉禾人,时任第23师师长):“误国之罪,一死犹轻,愿我同胞,努力杀敌。”

    背景:1938年5月9日,日军十六师团进攻郓城,李必蕃令69旅死守。该旅守城不力,郓城失陷。后日军重兵临菏泽城下,他率部迎战,获胜后兵分两翼作钳形追击。日援军赶到,进行疯狂反击,他率师直属部队与敌军肉搏,后菏泽沦陷。他在城郊腹部中弹,临终前把军用地图反盖在胸上,上有如上字样。








22·李家钰(1890~1944,四川蒲江人,时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兼47军军长):“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背景: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战前线慰劳团来灵宝县李部驻地劳军,李家钰亲笔书写如此字幅。1944年5月21日,李率集团军总部官兵左右冲突,卒在秦家坡陷入日军伏击圈。在敌寇密集火力射击下,总部官兵200余人全部殉难,李家钰头额及左腋被子弹和枪榴弹破片击中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





23·刘湘(1889~1938,四川大邑县人,时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第23集团军总司令):“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背景:“七七事变”爆发次日,四川省主席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呼吁“一致抗日”。刘湘准备带病出征,部下多劝他不必出川亲征,他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刘湘最终在前线吐血病发,死前留下如上遗嘱。






24·刘茂恩(1898~1983,河南巩义人,时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我堂堂中国军人,沙场捐躯,死亦光荣,岂能求一时苟安,丧失民族气节,为人耻笑!”

    背景:中条山战役,刘茂恩率部被日军包围,数次突围皆告失败,情况万分险恶,左右僚属苦劝其更换便衣逃出,刘茂恩却凛然作色如此答复。说罢拔出手枪要自杀,被侍从死死拉住。刘茂恩和他的官兵已弹尽粮绝,已做好以身许国的悲壮准备。所幸风雨狂作,山洪滚滚,刘终于趁机脱险。





25·罗芳(1907~1938,湖南衡东人,时任第89师529团团长):“今日之战有进无退,有我无敌,后顾者必杀之!”

    背景:台儿庄血战打响后,双方反复拉锯战,汤恩伯军团快速驰援,89师罗芳团冲杀在前,以上述话号召官兵。全团上下土气大振,连克敌阵地三处,杀进台儿庄。在敌人从台儿庄溃退的时候,罗芳头部和胸部中弹,临死前还以微弱的声音说:“我死不足惜,你们要杀敌前进……”年仅3l岁。





 26·马占山(1885~1950,河北丰润人,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我马占山心意已决,就是要和日本拼命!要是我打错了,给国家惹下乱子来了,你们把我的头割下来,送到中央领罪。”

    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攻陷辽、吉,后又进犯黑龙江。日军在嫩江江桥制造事端,并向马占山下达武力通谍。马召集军政绅商人士开会商讨对策,面对部分下属的软弱,他拍案说出上述话,并表示“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之地沦为异族。”






27·马玉仁(1875~1940,江苏建湖人,时任苏鲁战区第一路游击司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将自己未亡之躯,奔赴疆场,马革裹尸,何所惧哉。”

    背景: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马玉仁组织部队抗日,他的幕僚劝他保存实力,抗日不如降日。他大为震怒,下令溺死他,称“谁当汉奸,我就打死谁!”1940年1月,他的部队与日军血战,被其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马玉仁见状,热血上涌,手持冲锋枪,从战壕中一跃而起,带头冲上敌军阵地。他边冲边喊:“子弹不打有福的孩子!”战斗中,马玉仁腹部中弹,壮烈牺牲,终年65岁。







28·莫肇衡(1895~1938,云南楚雄人,第60军183师542旅1083团团长):“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背景:台儿庄战役身负重伤后,在送往后方途中,坚决不过大运河,并以血衣蘸血在道旁石上书写言后,含怒怀恨死去。






29·彭士量(1904~1943,湖南浏阳人,时任73军暂5师师长):“余献身革命……早具牺牲决心,以报国家。倘于此次战役中,得以成仁,则无遗憾。”

    背景:1943年底常德血战,73军被四面包围,军长汪之斌命暂编第五师留下坚守石门阵地,军主力向西突围。彭士量率部从14日夜晚到15日黄昏激战一天一夜,后敌机飞来,投下重磅炸弹,并用机枪扫射,年仅38岁的彭士量身中数弹,永远地倒下了。部下在装殓他的遗体时发现上述遗言。






30·齐学启(1900~1945,湖南宁乡人,时任中国远征军新38师副师长):“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时矣,弹尽各自裁。”

    背景:在缅甸卡萨之战前,齐学启向部下叮嘱。后他身负重伤被俘,他决心以一死报国,拒绝换药和进食,敌旅团长询问有关情况,他说:“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并猛力向前夺刀自刺。两年以后,汪伪政权派陆军部长叶蓬等前去劝降,他怒斥叶蓬等“认贼作父,不知人间羞耻事”。后伤重去世。






31·饶国华(1894~1937,四川资阳人,时任川军145师师长):“现在正是军人报国的时候,我们要为国争光,流尽最后一滴血!”

    背景:1937年11月,145师师长饶国华受命固守安徽广德以拱卫南京,他亲率435旅刘儒斋团据守广德前五里阵地,在阵前振臂高呼此宣言。但孤军奋战,几被全歼,广德失守。遂挥泪写下绝命书,称“驱敌出境,复我国魂!今自决于城,虽死无恨。”然后开枪自戕,慷慨成仁。






32·萨师俊(1895~1938,福建闽侯人,时任中山舰舰长):“诸人尽可离舰就医,惟我身任舰长,职资所在,应与舰共存亡,万难离此一步。”

    背景:1938年10月,中山舰奉命开赴武汉上游26公里的金口迎敌,遭到日机狂轰滥炸。中山舰重损不可救矣,萨师俊左臂、左腿皆重创,右腿不知所踪,化为一血人。然其继续指挥,不离岗位,部下劝其离舰,萨师俊作此答复,最终与一代名舰共沉江底。







33·宋哲元(1885~1940,山东乐陵人,时任29军军长):“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背景:1933年初,日寇出兵侵占山海关,宋哲元率领军队奋勇投入长城战役。29军将士在喜峰口歼敌3000有余,喜峰口大捷轰动了全国。芦沟桥抗战枪声打响之后,宋哲元便命令师长以上的将领亲临前线指挥、督战,战斗之激烈,士气之高涨,实属空前。







34·孙连仲(1893~1990,河北雄县人,时任第五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河,杀无赦!”

    背景:在台儿庄进行最惨烈的拉锯战时,死守北门的第31师伤亡惨重,眼看抵挡不住,且援军迟迟不至。师长池峰城来电请示孙连仲准予撤退,孙做出了如此答复。池师长知军令不可违,乃以必死决心,逐屋抵抗,任凭敌人如何冲杀,也死守不退……后迎来台儿庄大捷。






35·孙明瑾(1905~1943,江苏宿迁人,时任第十军预第10师师长):“中华儿女要壮烈,不畏死,不贪生,牺牲生命,救国救民,努力杀敌!努力杀敌!”

    背景:1943年常德血战,预备第十师伤亡惨重。孙师长亲自操起一挺轻机枪向日寇冲锋。后又用手枪、步枪猛射,最后以刺刀与日军搏斗,刺刀折断!后被日寇机枪击中多弹。卫士抬孙突围,他目瞪卫士,忍痛高呼上述那句话,临终前仍向部署命令“贯彻命令,达成任务!”







36·唐淮源(1886~1941,云南江川人,时任第三军军长):“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

    背景:1941年3月,第三军被日军合围中条山,唐召集所部三位师长训话:“现情况险恶,吾辈对职责及个人之出路,均应下最大决心,应为国家民族保全人格,以存天地之正气。”言罢令各师分路突围。唐淮源则被困悬山,三次突围受挫,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即于大雨滂沱之中,遣去左右,饮弹自尽于悬山之岭。







37·王铭章(1893~1938,四川新都人,时任第122师师长):“17日晚,我援军尚未到,敌大部队冲入城,即督所留部队,与敌作最后血战。”

    背景:1838年春,日军猛攻鲁南藤县,王铭章决心死守滕城,命令把南北城门封死,只留东西城门暂作交通道路,也随时准备封闭,师部也由西关移进城内。后日军重炮轰城,该师5000余人阵亡。王铭章向22集团军司令孙震发出上述最后电文,后不久拔枪自杀殉国。藤县死战为台儿庄大捷赢得了时间。





38·王禹九(1902~1939,浙江黄岩市宁溪人,时任第79军少将参谋长):“值此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我身为军人,为国捐躯,份所应是。”

    背景:淞沪会战爆发后,王禹九赴嘉定前线,路过南京,在遗嘱中写给妻子的话。1939年3月20日,79军参加南昌会战,激战3天,79军伤亡过半,军部在虬岭陷入重围。3月27日晨,王禹九率仅存特务连掩护军部突围,浴血苦战至中午,未能成功,王禹九多处中弹牺牲,年38岁。






39·武士敏(1892~1941,河北怀安人,时任第98军军长):“拼到底,不成功,便成仁!”

    背景:在1941年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候,驻守在中条山一带的国民党20万军队面对日军的威胁,纷纷撤退到黄河以南,武士敏则率领98军将士浴血奋战。在中条山战役中,他亲临马头山前线指挥,与敌人拼搏冲杀,阵地几易其手,伤亡极为惨重。武士敏将军宁死不屈,最终英勇为国捐躯。






40·吴奇伟(1891~1953,广东大埔,时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小鬼子,你干不死我,我就**你!”

    背景:武汉会战之万家岭战役,身为战役总指挥的吴奇伟身先士卒,亲临一线指挥。有次他正与第4军军长欧震通电话,敌机俯冲扫射,他毫不理会,敌机机枪扫射竟电话机打碎,惹得吴将军破口大骂。另一次,他和参谋长策划作战事宜,猛遭敌机轰炸,指挥部房子被炸飞半头,另半头塌下来,将他和参谋人员埋在下面。






41·仵德厚(1910~,陕西三原人,时任台儿庄大捷敢死队队长):“兄弟们!上刺刀!跟我上!”

    背景:仵德厚当时任30师88旅176团3营营长,于1938年3月下旬奉命增援台儿庄。当时日寇已从西北城角窜进城内,团长命令他率领全营从西门冲进去援助友军。这位中校军官组成40人敢死队,手抡大片刀,腰束手榴弹,一马当先冲进台儿庄西门与日军血战一夜,后40人只幸存3人。






42·谢晋元(1905~1941,广东蕉岭人,时任第524团团长):“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日寇周旋到底。”

    背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日军企图切断闸北、江湾中国军队的后路。谢晋元受命率第524团官兵411人(谢对外诈称800人)留守闸北,掩护大部队撤退。他坚守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三天三夜,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四行仓库巍然屹立,为国内外瞩目,百姓赞誉他们为八百壮士。







43·解固基(1897~1937,四川崇宁人,时任川军43军26师152团团长):“后退半步,格杀勿论!”

    背景:淞沪会战战事正激烈之时,152团四连连长正向团长解固基汇报本连情况,忽听友邻团团长大叫:“解团长,你的四连退下来了!”解气愤之极,拔枪便向四连长开了一枪,四连长中弹后,仍举手敬礼向后转身,走了两三步后才倒地,解挥枪大喝如上口号,之后解固基和两个营长阵亡。






44·肖山令(1892~1937,湖南益阳人,时任南京市市长、宪兵司令):“誓死捍卫南京,与中山陵同在!”

    背景:上海沦陷之后,日军重兵逼近南京。肖山令牢记革命军人守土卫民之责,临危不惧,组织南京军民与日寇血战了26个昼夜。后数千日军水陆夹击,肖山令带领将士与日军展开肉搏血战,激战5小时,终因众寡悬殊,背水无援,数千将士壮烈牺牲。肖山令也大义凛然,举枪殉国,时年仅45岁。






45·薛岳(1896~1998,广东乐昌人,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第三次长沙会战,关系国家存亡。岳抱必死决心、必胜信念。”

    背景:日军前两次攻占长沙均未得逞,1941年12月23日,以第40师团主力第三次进攻长沙,薛岳在战前向所部下达了这个手令。并严令“各集团军总司令、军、师长务必亲往前线指挥,适时捕捉战机,歼灭敌军”。结果歼灭日军5.6万余人,取得长沙大捷,薛岳被日本人誉为长沙之虎。







46·许国璋(1898~1943,四川成都人,时任第150师师长):“军人应战死在沙场,你们要送我过江,是在害我呀!”

    背景:1943年常德会战,许国璋的150师受命固守常德的门户陬市,上司命令不许退过沅江。但150师根本抵不住日军第116师团的猛攻,全师几乎全军覆没,许师长重伤昏迷,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警卫抬过沅江,他大为震憾,担架上痛斥左右误己,之后夺过身边卫士佩枪自尽。






47·阎海文(1916―1937,辽宁北镇人,时任第5空军大队少尉飞行员):“中国无被俘之空军。”

    背景:1937年8月,淞沪战争爆发后,第5大队奉命派6架飞机支援陆军88师轰炸虹口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阎海文多次请战,争得出征任务。8月16日完成任务后,其座机亦被敌高射炮击中,跳伞误入敌阵地,为敌包围。被围后,拒不投降,拔手枪连毙3名敌人,并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戕,壮烈殉国。时年21岁。日军为借其宁死不辱的节操鼓励士气,对其厚加葬殓,并立墓碑,上书“支那空军勇士之墓”。1937年9月11日,日本大阪的《每日新闻》刊载其壮烈成仁的事迹。同年10月,东京新宿区举办“中国空军勇士之友阎海文展览会”,展出其生前用过的飞行服、降落伞和手枪等遗物。






48·张自忠(1891~1940,山东临清人,时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吾一日不死,必尽我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

    背景:这是他写给弟弟张自明的信。在枣宜会战牺牲的前夕,他从宜城东渡襄河督战,仅率手枪营和七十四师的两个团,临行前留给副总司令冯治安的绝笔信中说,“本着我们最终之目标(为国牺牲)向北迈进。以后公私,均请我弟负责。从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






49·张灵甫(1903~1947,陕西长安人,时任74军5l师305团长):“兄弟们,不怕死的给我冲,小鬼子也没有两条命!”

    背景:淞沪会战恶战嘉定,日军自持装备先进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之后的武汉会战,张灵甫率敢死队血战五天五夜,夺取张古山,为万家岭大捷奠定基础。






50·赵登禹(1898~1937,山东菏泽人,时任29军132师师长):“军人战死沙场乃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只是老母年高,请副军长予以照顾。”

    背景:七七事变后,赵登禹率部北上。7月28日晨,日军在飞机数十架的支援下向南苑发起猛攻,赵右臂中弹负伤,部属劝其退出战斗,执意不肯。后奉命率部向城南大红门集结,不幸被日军伏兵开枪击中胸部,壮烈殉国。这是临死前让部署转告给副军长佟麟阁的话。







51·郑洞国(1903~1990,湖南石门人,时任中国远征军新1军军长):“集中炮火,给我狠狠地轰,把密支那炸成碎片……要死的不要活的。”

    背景:1943年春,新一军猛攻日军缅北作战的大本营密支那,日军借此坚固工事拼死抵抗。郑洞国亲临前线,采取掘壕推进、分割包围、逐个歼灭的办法,并指挥部下对敌进行地毯式轰炸。最终导致日军全线崩溃,密支那城防司令官水上源藏切腹自杀,日军缅北防御体系从此土崩瓦解。


抗日战争中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阵亡名录

    张自忠 上将

    李家钰 上将

    郝梦龄 上将

    唐淮源 上将

    陈安宝 上将

    佟磷阁 上将

    王甲本 中将

    赵登禹 上将

    武士敏 上将

    冯安邦 上将

    吴克仁 上将

    黄梅兴 中将

    蔡炳兴 中将

    张本禹 少将

    梁鉴堂 少将

    姜玉贞 中将

    杨 杰 少将

    刘家麒 中将

    郑廷珍 中将

    庞汉桢 中将

    秦 霖 中将

    官惠民 少将

    刘眉生 少将

    吴继光 少将

    夏国璋 中将

    饶国华 上将

    萧山令 中将

    朱 赤 少将

    高致嵩 中将

    姚中英 少将

    李兰池 少将

    易安华 少将

    司徒非 少将

    刘震东 中将

    王铭章 上将

    范廷兰 少将

    杨 怀 少将

    刘桂五 中将

    陈钟书 中将

    扈先梅 少将

    周 元 少将

    李必蕃 中将

    杨家骝 少将

    范筑先 少将

    徐积璋 少将

    李国良 中将

    张胥行 中将

    王禹九 少将

    唐聚五 少将

    马玉仁 中将

    钟 毅 中将

    燕鼎九 少将

    张雅韵 少将

    蒋志英 少将

    谢晋元 少将

    王竣 中将

    梁希贤 少将

    陈文桤 少将

    寸性奇 中将

    陈忠柱 少将

    金崇印 少将

    石作衡 中将

    赖传湘 中将

    李翰卿 中将

    朱世勤 中将

    戴安澜 中将

    王风山 少将

    胡义宾 少将

    周 复 中将

    彭士量 中将

    许国璋 中将

    孙明瑾 中将

    卢广伟 少将

    王剑岳 少将

    陈济恒 中将

    史蔚馥 少将

    齐学启 少将

    高志航 少将

    张数桢 少将

    尉迟凤岗 少将

    吴国璋 少将

    庞泰峰 少将

    赵锡章 中将

    方叔洪 中将

    萨师俊 上校

    毛岱钧 少将

    胡文臣 少将

    赵渭冰 少将

    邹慕陶 少将

    黄启东 少将

    林英灿 少将

    郑做民 中将

    张 敬 少将

    刘世焱 少将

    朱实夫 少将

    吕旋蒙 少将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凯迪网络 主流声音 智能首页行走者登录注册新用户凯迪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QQ登录 腾讯微博等录 淘宝登录 网易微博等录 回顶部收藏 首页 |社区 |云情报 |视频 |微评 |夜话 |专题 |博客 |周刊 |凯迪小学 |更多 凯迪商城 传播研究院手机凯迪网凯迪社区:全球华人最具影响力的言论及媒体平台 猫眼看人13274703 位注册用户,目前在线 196714 人    KCIS发布社会舆情2012年度观察 1首页凯迪社区猫论天下猫眼看人[转帖]请尊重历史事实:国军将领的决死宣言发布新帖 跟帖回复1 2 3 4 5 6 7回帖人: 醉卧天距离感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3/9/5 4:10:20    引用回复: 第 31 楼转至第30楼第 30 楼 中国木马 2013/9/5 3:57:48  的原帖:【最后一封电报】

    70年前的常德保卫战中,74军57师的8,000名官兵阻击10万日军15天之久,最后只有200人能够战斗。师长发出了74军57师最后一封电报: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74军万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封电报有误
原文是:
      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
                      蒋委员长万岁!74军万岁!中华民国万岁!
    2005年我的《驼峰航线》原文中写有完整的这句话,在出版时,担心惹麻烦,出版社删除最后两句话,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哦,好的,感谢您的指正,谢谢。赞同 | 回复 | 引用 | 举报 回帖人: 醉卧天距离感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3/9/5 4:12:08    引用回复: 第 32 楼转至第23楼第 23 楼 卤煮 2013/9/5 3:11:48  的原帖:










感谢您提供的图片资料,谢谢您。赞同(1)| 回复 | 引用 | 举报 回帖人: 醉卧天距离感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3/9/5 4:16:02    引用回复: 第 33 楼转至第14楼第 14 楼 火狐媚影 2013/9/5 2:00:49  的原帖:    梁鉴堂 少将 中间那个字是这个字:"鑑"



感谢您的斧正,谢谢您。赞同 | 回复 | 引用 | 举报 回帖人: holycrap27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3/9/5 4:23:59    引用回复: 第 34 楼转至第6楼第 6 楼 三句话_63 2013/9/5 0:59:39  的原帖:脱帽,鞠躬。中华民族有了这些儿孙,才是我们的骄傲。每每念及至此,热泪长流。。。。。。。。。。

那是,不然你哪能离家十公里都还要办暂住证,老婆生孩子要准生证,半夜被绑了,睁看眼,房子没了,强拆了,更不会俯卧撑死,上厕所死,退休双规制,医疗双规制,书读不起,。。。。没有这些所谓的民族英雄保家卫国,以上这些无比幸福的事情,你们那八辈子修得?赞同(1)| 回复 | 引用 | 举报 回帖人: firstnj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3/9/5 4:57:32    跟帖回复: 第 35 楼

该用户发言已被管理员屏蔽

赞同 | 回复 | 举报 回帖人: 顺天行道a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3/9/5 6:08:24    跟帖回复: 第 36 楼










介绍历史画卷《浩气长流》(转)  史诗国画  浩气长流  
2005年9月3日,北京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对日抗战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实事求是地还原历史真相。对增加两党共识,沟通两岸关系,起了积极作用。

     2010年7月7日,来自大陆的一幅还原中国抗战历史真相的巨幅多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应邀在台湾国立国父纪念馆开展。这幅巨画承认国民党和国军对抗日战争的主要贡献,承认蒋介石是抗战领袖。前往观看者逾万。正在展出的这幅作品,集中国大陆美术、史学两界几十位画家学者五年半心血绘制而成。总长度900 多公尺,高约2.5公尺。依据中国抗战时期史实绘制的相关政治、军事、文化、外交、中外、朝野各界人物1018位,介绍说明相关文字20多万字。这次展出是由台湾国家文化总会、台湾国立国父纪念馆、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重庆陪都抗战文化有限公司等两岸文化、历史机构联合举办的。
    这件大事是独立学者王康先生策划组织的。艺术总监是重庆画家江碧波,领衔画家是马一丹、欧治渝、张春新、李犁等几位画家和教授。他们省吃简用,不拿工资,工本费用220万,运输展览费用130万,共计花费人民币350万元。这笔款完全是民间捐助的。大陆官方要给钱,台湾官方也要给钱,都被王康婉谢了。王康认为,一拿两岸官方的资助,就失去了独立性。王康是个穷文人,靠卖文为生。但他带头,把安葬父母的9万元捐出来了。同仁捐献之外,主要是一些企业家捐款。王康说:“去年8月18号我们在北京见陈云林先生——他是海协会会长——的时候,我就特别强调这一点。我说,我们这幅画完全是民间的立场,民间的标准,是民意的表达。我们是老百姓,希望能够尊重我们的民间立场。这个陈云林先生倒很开明,听完我们的介绍之后,他说的第一点就是:我们非常理解,也非常支持你们以民间的立场行事,到台湾展览。”陈云林表达的不是个人的态度,是中共中央的态度。运到台湾,连战、吴伯雄、江丙坤都题了词。

    这件预计荆棘丛生的事情进行的出乎意料地顺利。王康说:“我们没有钱,很快就有钱,我们没有批文,很快就有批文,一路顺风。我的感慨就是:我个人从来没有交过好运气,但这次所有的好运气都来到了。人家都说,你们这次太顺了!怎么会这么顺呢?台湾很多媒体都说,这个大陆怎么会可能把这个画放行过来?他们觉得很不可理解,难以理解。我相信很多其他人也觉得难以理解。我觉得没什么难以理解的。这表明一个大的时代开始了。一种光明开始出现在中国。” 中共对《浩气长流》放行,就是共产党化解与国民党历史仇怨的一份大礼。

   《浩气长流》总共六卷。

    卷首的两幅作品是“故国”和“晴天碧海”;卷尾也是两幅作品:“祈祷”和“千鸽图”。  

    卷一“山河岁月”,表现抗战时期三千多万中国难民躲避战争、逃往重庆为中心的抗日大后方的大迁徙和流亡;这一卷另外一个内容是屠杀与反抗,如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细菌战、重庆无差别大轰炸等。这一卷的主题是民众受难。
     卷二“血肉长城” ,主题是保家卫国。抗日期间,国民党领导正面战场作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战争的重心在正面战场,几百万国军挑起抗日救亡的重担。发动会战22次,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最高统帅蒋介石动用70万国军发动的淞沪会战,国军空军炸毁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沉日本海军第3舰队旗舰,国军陆军为补充战损而五次发布动员令,超过半数的团职以上高级将领以身殉国。淞沪会战未能阻止日军占领上海,但使日军的速决战战略遭受挫折,还为上海工业向西转移赢得三个月时间。重兵集团会战之外,尚有大型战役1117次,小型战斗38931次。在常德保卫战中,第74军第57师的8000名官兵阻击10万日军15天之久,最后只有200人能够战斗。师长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是:“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 八年抗战国军伤亡官兵高达322万余人。依据这些史料绘制了国民革命军抗日阵亡的少将军衔以上的全部将领,共242位,其中240名是国民党军人。也适当反映了敌后战场重要战役战斗,绘制了30多位为抗日殉国的师级以下共产党人。这一画卷以一个活动的“抗日忠烈祠”载入历史。

    卷三“精神堡垒”,据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建于陪都重庆的抗战纪功碑之“精神堡垒”而命名,表现抗战时期退守重庆地区的全国各地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科学界、学术界的大知识分子、各学科学派的开山鼻祖、奠基人物,总共250多位。

    卷四“信义和平”,表现国共合作时期政治军事领导人物,以及抗战以降,中国鼎盛时期赢得非殖民化和主权回归胜利的外交精英和国际外交史上的重要人物,还画了二战时期美、英、苏、中同盟国的四巨头。

     这幅长卷不仅在内容上还原历史真相,而且能夠做到在选材上不以成败论是非,不以政争论长短,超越历史鸿沟和党派恩怨,以自由独立的民间立场,展示全景式的中国抗战风貌,从而独具恆久的人文价值。
     2010年9月3日,北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强调中国战胜日本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否定了两个战场的客观表述,引起了台湾国民党方面的强烈不满。

    国民党发言人罗智强4日上午转述马英九的严正立场说:“对日抗战八年,是在中华民国政府的领导下获得最后胜利,当时由国民党执政,这是历史事实,也是唯一的历史真相,《人民日报》所称‘中共领导全民抗战’,与史实不符。”并表示赞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抗日战争的表述。

    在纪念抗日战争65周年之际,有人继承了不实事求是的提法。评介历史事件和人物,以民意为基础,官方向民间看齐,很容易做到实事求是;枉顾民意的好恶向背,要求民意向官方看齐,离实事求是就愈来愈远,官方吹起的泡沫——无论是红色的或是黑色的,总要落到地上,经过过滤,恢复本色,走入民间,走入历史。         96岁抗战老兵讲述真实的历史:日军的忍耐与坚毅




    现在,他96岁,蜗居在4公里外一处12平方米的房改房。

    其实人生也有过另外一种可能——如果1949年,他没有选择留在大陆,按照他那些去了台湾的黄埔同学的说法,以他的出身和8年抗战经历,“至少也是个中将”。而留下的他,沦为阶下囚。

    钱青的父亲钱骏,在1911年的辛亥杭州起义参加了敢死队,总指挥是蒋介石。死后被追晋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埋骨岳庙前,并分给钱骏妻儿一座宅院作为抚恤。

    钱青的青少年时光就是在那座杭州北山路上的宅院度过的。隔壁原先是袁世凯的房子,位置极佳,紧邻岳庙,前傍西湖,风光绝美。“站在楼上看,那个湖面就像地面一样,船就擦着我家的墙划过去。”钱骏辈份高,来钱家的将官,“中将才能坐,少将都站着。”

    与父亲的经历颇为相似,1937年,山河破碎,七七事变,20岁的钱青正在复旦大学读新闻,他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16期。毕业后分到的正是父亲原来任团长的、由浙二师演变的国民革命军26集团军75军。

    “杀个日本鬼子,要死三四个中国兵”

    75军几乎参加了抗日战争所有重大战役。钱青是炮兵连长,战争中炮兵的安全系数高于步兵,八年抗战,他幸得存活,“我命大,活到今天,但是战死疆场的,无数。”

    让他伤心之极的,是牺牲不被承认。“我们在正面战场,敌人打来了,哪有地方退?装备再悬殊,也要迎战。我亲眼看到多少人战死。”

    关于抗战的故事总把日军描述得很无能,但钱青见证的事实是,双方装备悬殊,杀一个日本鬼子,中国兵要牺牲三四个人。号称“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枣宜会战,“日寇机枪手死守,毫不退缩。阵地前国军的遗体堆成一片”,后来国军调来德国克虏伯战防炮,德国炮打得准,总算出了气。战事稍平,钱青和军长摸上前看,日军机枪手、供弹手尸体脚踝上都有铁链拴着,铁链钉在地上,以防逃跑。

    钱青刻骨铭心:“一条铁链、两个饭团、一个水盆、一堆弹壳,打五天!如此作战,如此用兵,如此忍耐,如此坚毅,闻所未闻。”

    根据战报,枣宜会战中日军队的伤亡比例为9:1。采访过多位日本侵华老兵和中国抗战老兵的北京作家方军感叹:“我们的电影、文学传递给青年一代的是:我军以一当十;研究中日战争史,事实是日军以一当十。”

    国民党军队要往台湾撤离,同学们叫钱青一起走,但他父亲的好友李济深等劝说:“你是国家的军人,不属于某派某人,苏联红军中亦有很多旧军官,你很多同学亦在解放军中。”他最后响应毛泽东“放下武器就是朋友”的号召,选择留在杭州。

    钱青的两个亲弟弟都去了台湾,他的同学蒋仲苓、朋友郝柏村,后来担任台湾“国防部长”、“行政院长”。很多年后当年去台的老兵回大陆探亲,还特意把钱青在军校的戎装照翻拍带来,同学说,以钱青革命功勋后代的出身和八年抗战履历,“去台湾至少也是个中将”。

    留在大陆的钱青遭遇了漫长羁押和精神痛苦。1951年,他被以“利用祖产进行反革命”之名逮捕,发配苏北劳改农场改造。虽然1955年宣布他的罪名不成立,但没收的祖产并不予归还,而钱青在短暂释放3年后,又因右派身份继续劳改,前后整整关了26年。

    1979年十一届三中后,钱青重获自由回到杭州,妻子早已带着大儿子改嫁,小儿子出生不久就被送给滨江的农民当养子。他孑然一身,无亲无故。

    死人不会说话

    钱青还常常想起被捕前的那个夜晚,窗外小雨,他戴着手铐,站在床沿凝视熟睡的幼儿,瘦弱的妻子挺着待产的身孕,含泪将一件抗战中的旧军衣披在他肩上。那以后,漫漫劳改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86岁那年,钱青开始写回忆,断断续续五个多月,“心绞痛,泪纵横,笔千斤,如今白鬓苍苍,独对孤灯,人生如梦,总有醒时”。

    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在95岁这一年,意外收获了来自四面八方陌生人的善意和关怀。

    最让他老泪纵横的是年轻的孩子们对那场战争的理解。河南某高校整一个班的学生,看了方军的博文后,给钱青合写了一封信。他们说,上大学之前,以为抗战很容易,“看了您的故事,又去查了资料,我们才知道抗战的艰巨,国民党也牺牲了那么多人。”

    近年在大陆公开出版的书籍和一些军事专家,已经渐渐正式了国军在正面战场的作用。”

    2011年底,演员陈坤和媒体人孙冕来到钱青家中,面对窘迫的斗室,陈坤哭了。

    我采访钱青,他谈到战友的死和后来自己的境遇,他都没有落泪,只是谈到抗战历史,96岁老人的眼里隐隐有水光。

    上门探访的人多了,钱青得一遍遍地回忆、复述,但他不觉得烦扰。“我活下来,我很高兴”,钱青微微地笑着:“死人不会说话,我活着一天,就替死去的战友说话。”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抗日战争中,蒋介石领导的国军打了22次大型会战,1117次中型战役,38931次小型战斗。国军3227926名官兵壮烈牺牲,因伤死亡422479人,将军阵亡206名、21名上将、73名中将、167名少将。空军6164名飞行员血洒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落。海军全军覆没。


 
        【平型关战役】实由阎锡山领导指挥,主战场是刘茂恩第15军,34军第101师梁鉴堂旅。林彪只是伏击了日军一支担负后勤补给的非战斗部队(大部分朝鲜籍运粮民工,鬼子不是很多)。就这样,还打了一整天伤亡上千人,对手伤亡700多人。实际上真正的日军的伤亡还可能更小。这就是平型关大捷真相。


————————————————————————————        不许抹杀林彪帅部英勇抵抗侵略者的功绩。在战场上,胆敢给侵略者输送粮草的也是敌人。大的战役有牺牲也有胜利。平型关大捷是胜利。还原历史应该客观公正。抗击侵略者是整个中华民族上至国家首脑下至普通一兵的责任与担当。庆祝胜利的时候应该牢记牺牲的人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0051/682750997995.html

更多阅读

小米线刷详细图文教程 【图文教程】小米路由器怎么设置 精

【图文教程】小米路由器怎么设置 精――简介怎么对小米路由器进行设置呢?小米路由器作为智能家电控制的首选组网设备,已受到各位米份们的广泛关注和使用。小米路由器除了采用高硬件配置外,还具有“远程下载”、“急速上网”以及“智能

京东运费模板怎么设置 京东运费模板怎么设置?【图文教程】

京东运费模板怎么设置?【图文教程】――简介京东运费模板怎么设置?越来越多的朋友在运费末班这个问题上开始纠结了,如何设置好呢?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介绍。京东运费模板怎么设置?【图文教程】――一、从发布产品的地方进入京东

批量改后缀名 【强烈推荐】如何批量修改文件后缀名?超详细

【强烈推荐】如何批量修改文件后缀名?超详细――简介 无需软件批量修改文件后缀名?怎么通过命令行批量修改文件后缀名?有时候由于文件后缀名格式不同,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对文件扩展名进行修改,或者文件扩展名丢失,需要添加。如果数量少的文

声明:《抬棺决斗宣言 【图文推荐】国军将领的决死宣言------向中华民国誓死抗战的先烈敬礼!!!》为网友亡命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