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儿童心理学专家王淑媛博士
王淑媛博士东营实验中学报告
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5Mzk2NzY0.html
下面是视频的部分笔记:
【1】除了读书,如果你读书不好,还有品德,还有某项技术的发展。
人因梦想而起飞,因为梦想而有力量,而成就自己的未来。学习的动机是因为你已经找到了兴趣。
我将来要当什么,一定要写出来,有了理想,学习才会有兴趣。成就了引发了学习动机。
那位游泳金牌获得者,在全体人员面前说我一定拿到8枚金牌。
将来要当作家、大老板、教育家、律师、外交官、拿到博士学位。每天睡觉前念三遍,你要当什么。
【2】讲座是孩子们参加的,初一同学,她提了几个问题。
(其中提及为什么有些人会怕小强(蟑螂)或怕某种动物:是小时候被吓到,比如恶作剧会吓到人,会使大脑产生连接,形成记忆,长大后对它害怕。所以,千万别要恶作剧。这种害怕,除非做行为治疗,才会改掉。千万别要认为自己没用。)
她提问孩子们几个问题
1. 孩子自己做学习计划的同学
举手的同学很少
2. 孩子知道自己该怎样学习
很少同学很明确
3. 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的,很明确的
没有多少
【3】Iq 智商部分-后天训练
Eq-情商部分 情绪管理 只有哺乳类有EQ
Sq-先知先觉 最高灵性部分。来自经常打坐静坐的人。特别的灵感能想出来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是因为他的心很安静。
(增强记忆的食品。应该吃的食品西兰花、苹果、橙子、土豆、白萝卜。回家要多吃。
还有鱼、深海鱼有亚麻籽油,中含dha 对大脑有帮助)
良好的情绪影响,产生好的思维模式。心情好的时候有更好的记忆。好的沟通方式。
心情好不起来,为什么?

方法:1.睡觉前要练习打坐-看脑波图
忘词- 注意力缺失,是因为大脑处在β波
α波(二法波)-日常生活状态,催眠、放松、禅定打坐,是最专注的脑波图
禅定打坐的时候,是最专注的脑波图。睡觉前打坐15分钟。
打坐不是宗教,是让你安静下来。
大脑处在这里,也会灵光乍现。
β波-贝塔波:最容易紧张,过于生气,不安定。或者睡觉没有睡好,老师提问记忆想不起来,忘词。多动症注意力缺失等
二法波-催眠、放松,禅定打坐的时候,是最专注的脑波图。
晚上睡觉前打坐,一直到睡觉,起床前,就会处在二法波。如果大脑训练,总是在这里,就会安静下来。
【4】怎样打坐
1. 眼睛闭起来
2. 慢慢地深呼吸,慢慢地吸气,慢慢地呼气,慢慢地把体内的压力释放出来,慢慢地吸气、慢慢地突起。肩 膀放轻松、身体放轻松、眉毛中间放轻松,感觉很平静。再慢慢地吐气和吸气。
没有任何的杂念,只有吸气和吐气。
3. 常常练静坐打坐,从浮躁的脑波图进入到安静的脑波图。
4. 神经元的功能,不断复习,就会不断连接、串联,就会产生记忆。正腺上腺素、血清素5hg,等 释放出来去填满那些链。
经常打坐你的脑波图从浮躁变得安静。
爱因斯坦的脑波图被研究过,像蜘蛛网,连接在一起的。不断接轨,就会串联,产生记忆力。
吃正确的食物脑神经元接缝会接轨起来。
有几种情况会使这个连接断掉。
不能吃油炸的东西。尤其是反复使用的油,回锅油的东西不能经常吃。
使大脑中间的夹缝接轨接不起来。
悲伤的时候,生气、发脾气、暴躁的时候,这个链条也会断掉。
学习要很快乐。裂缝就会接起来。
【格尔森式疗法】
每天晚上静坐后,做格尔森式疗法
1. 课堂笔记,重点记录,很简洁,怎样变简单明了,变简单。记住公式。
生物-重点方法。每次上完课写在笔记本上。
2. 利用午睡时间,复习老师上的4四节课,稍微想一下。
每一堂课重点记录下来。
3. 睡觉前,把一天的课想一遍。从初一开始做。3年后,把笔记本积累起来。
牛顿在校园里散步,发明的牛顿地心引力定理。偶尔给自己放松时,灵光乍现。最放松时,最能够想起一些事情。人最安静时能想到一些事情。多阅读课外读物,要多休息。
纳米科技的发明人,也是散步时发现的。
打左后,格尔森治式记忆法。
第一堂课的第几章、第几节,重点,做的总结很简单。老师教的重点,记住重点。第4节课,什么重点,什么方法。笔记本记下来。
利用午睡时间,复习早上4节课的内容。等到晚上再复习就会忘记。
9:30打坐到9:45分,再做格尔森式记忆法,10点钟一定要睡觉。
【身体关联记忆法】
比如,把地理名词联系到自己的身体部位。把生物名词、历史名词、英文名词和自己的身体部位,从头到脚关联起来。即钉在自己的身体部位上。
【身体关联法举例】:
20个物件,
左脚掌是眼镜,右脚掌是戒指,
左膝盖是包子 右膝盖是
大象左大腿是冰淇林 右大腿是降落伞
屁股粘着口香糖
肚脐挂着平底锅
左手苹果,右手举着椅子,
胸前有2个饮料,大怪物
左肩膀是光盘,右肩膀是摩托车
嘴上
鼻子夹住了
耳朵挂了咖啡
眼睛有带子围着
头上
背20个单词。用此方法。钉钉子方法,把单词或哪个科目,钉在自己的身体部位上。
记时只用一个字记。
记忆会消退(所以中午记上午的笔记是在最高点)、干扰(报了太多的班,没有时间消化)
触觉型的孩子多做笔记;听觉型的孩子,听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