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 走在古徽州大街小巷

  我行走在安徽古徽州的大街小巷,慢慢地品味,细细地琢磨。有时候,我会把耳根贴在古城墙上,细细地倾听历史前进的脚步声;有时候伸手抚摸光滑的练江边卵石,揣摩久远岁月留下的生活印记。小城里光是中间三座宋代的大石桥,巍峨又精巧,就令我折服。这一切,先辈早已经用最美丽的文字描绘过它们了。诗仙李白、山水诗人谢灵运等人都在此留下了锦绣诗文。

  今天,我要寻找的是这些实物背后的一种精神,一种能够让这里的一切延续下来而且继续传承下去的精神。
  先说说面前的许国石坊吧,许国石坊是八角的,从各个方向看过去,石坊总是一个样子,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对于四角坊来说,这八角坊无疑是个大创新。再看石坊的雕饰和建筑布局,更是其他石坊无可比拟的。八根柱子用梁坊相连,上部的冲天柱略小,下面则用12只大石狮子伏驮起12根石柱,结构科学而显得十分安隐。柱子与横坊团花锦纹,有仙鹤盘旋,有祥云缭绕。南方的雕龙显示对王权的至尊,西方的飞鲤注释石坊主人地位显赫,这些设计既延续了中国建筑的工艺传统,又张扬了它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斗山街集中了徽商和仕官的深宅大院,是典型的徽派建筑。街道由南向北伸展,房屋一色的坐北朝南,临街的是侧面山墙,马头墙高低错落,加上门罩和石板路面,一派的古朴典雅,我依次走进这些深宅,不管是民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还是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里面的小院、蔽廊、花榭、亭阁多有自己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很难找出它们有雷同的地方。每座建筑都让人有眼睛一亮的感觉。
  我说古徽州是一处需要我们慢慢品味、细细琢磨的城市,这是因为这里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创造光芒。这里的古塔也很特别,单说文峰塔俗称水口塔,历经12年才修建完成。塔七层八面,高66米,是徽州塔高之最,底仅8米,向上略微收拢,塔内有砖阶盘旋而上,每层均设有佛龛金匾。据传塔的倡建者构想有一副文房四宝,以塔为笔,以台作砚,以桥为墨,以田比纸,书写多彩画面,以期冀文运昌盛,人才辈出。
  走了一圈,来到练江边,一片烟雾蒙蒙,宛如一幅水墨画。临江有间制作徽砚的作坊。为了观赏徽砚,我走了进去。这哪里是一方方石砚,分明是一曲曲无声的音乐,是一首首婉约的诗歌,是一幅幅精彩的山水画,而这一方方小小的石砚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歙(shè)县人艺术新精神的延续。

古徽州 走在古徽州大街小巷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3251/432552929556.html

更多阅读

走在黄南古道上 黄南古道 住宿

早晨的黄南古道,雨滴在嗒嗒中倾向山脚下的一排茅草屋,地上的雨水丝丝渗透进山涧缓缓地流向小溪。这空旷的田野,不时传来远处狗的嚎叫,打破了这清晨的宁静。我撑着油布伞走在幽深的古道。踏着青石板铺就的古道,让我想起了黄南古道的昨天,

黄纪苏:《我们走在大路上》剧本全集

谨以本剧表达我们对自身的一种敬意,因为我们是世界历史上唯一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的伟大文明;也表达对自身的一种理解,因为以往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六十年左突右冲、九曲九折所完成的,是一个苦难民族在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中死地求生、后来居

走在西伯利亚的赤塔小镇 俄罗斯赤塔

走在西伯利亚的赤塔小镇欧洲行 2010-10-08 13:56:21 阅读601 评论88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俄跨国之旅(4) 旅游景点:赤塔市区,俄罗斯人的饮酒文化,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列宁广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公园,十二月党人教堂,莫罗洛科夫卡矿泉林。离开海拉

一个人走在街头 一个人走一个人过说说

一个人走在街头,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感觉特别的落寞,特别的寂寥。自己一个人的寂寥,自己一个人的落寞。--穿过陌生人潮,没有谁会注意着谁,自己终究只属于自己,包括我的影子。淡淡的去淡淡的回,和别人没有任何的关系。--习惯了自己一个人

走在弯弯的山路上 祁玉江 变形计山路弯弯

走在弯弯的山路上祁玉江《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21日 12 版)久居繁华现代的都市里,心却怎么也安放不下,时不时会想起故乡那弯弯的山路来,甚至出现在梦境里——那山路像一条细线,兜得很长,仿佛永远没有尽头;又如一条曲折的河流,千回百转,一

声明:《古徽州 走在古徽州大街小巷》为网友莈洧選萚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