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北京人喝上长江水 “水危机”缓解

  2015年元旦前夕,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终端团城湖明渠段闸门提起,来自丹江口水库的一渠清水正式进入北京市团城湖,至此,北京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专家认为,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区域、跨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将大大缓解首都严重缺水状况,有力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江水北送

  实现50年调水梦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该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从鄂豫交界的丹江口水库调水,沿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全程自流,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

  2014年12月27日,历经15天、千余公里行程,汉江水一路北上,抵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终端北京,并通过自来水管网进入到首都的千家万户。

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北京人喝上长江水 “水危机”缓解

  从1952年提出“借水”设想,江水北送、南北调配的调水梦2014年终于变为现实。“北京是中线工程的终点,南水到达北京,标志着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实现了通水目标。”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认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如期通水,将润泽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省市,在社会经济、生态、政治方面发挥巨大的效益。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要向京津冀豫供水,工程计划年均调水95亿立方米,能有效缓解上述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状况,极大减轻这些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的现状。”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总工程师沈凤生表示。

  10亿方水

  缓解首都“水危机”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涝北旱,首都北京缺水尤其严重。国际公认的缺水警戒线为人均1000立方米,而北京仅为100立方米。近10年来,北京以年均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量,维持着36亿立方米的用水需求。同时,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北京城市用水需求却在不断增加。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人口仅400万,如今已增至2100多万,仅居民用水就增长了9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4051/622123270077.html

更多阅读

母疼儿如长江水儿孝母是扁担长 共饮长江水

母疼儿如长江水儿孝母是扁担长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雨天,一位30多岁的母亲与七八岁大的儿子过桥。儿子走在前,母亲走在后,因为路滑,儿子一不小心从桥上掉落到水里。母亲瞧见,像疯了般地跳进水,一把抓住儿子。可惜,母亲不会游泳,只知道在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杜甫登高课件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译文] 离家万里,长年在外作客,却又赶上悲凉的秋天。年事已高,身体多病,凄苦之情难以诉说,只能独自登上高台。[出典] 杜甫 《登高》注:1、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 如梦令李清照ppt

【赏析】:酒后微醺乐悠悠——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李清照(1084-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这首词《如梦令》,作者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酒后回家),创造一个微醉最佳的

梦里依稀 王者依稀梦长虹

  长虹电视不是中国最早的电视,却是后来做得最大的企业之一,中国人的彩电梦早日实现,长虹功不可没。  [小标题]缘起  长虹之前,很多电视机品牌如北京、金星、牡丹、乐华,今天已经没有几个人记得。  长虹电视的前身是国营长

声明:《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北京人喝上长江水 “水危机”缓解》为网友箛韣匛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