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牙科专业术语叫做「龈上洁治术」,字面理解就是清洁牙齿的同时也算是治疗了。
洗牙是一种没病防病的预防措施,也是牙龈炎、牙周炎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但目前,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健康习惯,不少人对洗牙仍存在误解。
临床上,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夫,我的牙本来没事,洗牙后反倒不舒服,是不是牙被洗坏了?」
不妨就借着健康头条(微信号:baojiandaifu)这个平台,说说我遇到过的,人们对洗牙的误解。
纠正:那是因为洗牙洗晚了!
洗牙后觉得牙齿松动,是因为洗牙前的「稳固」是错觉。
洗牙仅是牙齿敏感的诱因,真正的根源还是牙周病。
牙周病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就是洗牙。如果因为害怕敏感而不敢、不愿洗牙,牙周病会进一步发展,最终造成牙齿松动脱落。
如果洗牙后,觉得敏感,需要让口腔科医生进一步确认,是否有牙周疾病的存在。另外,市面上的「抗敏感牙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不适。

误解四:洗牙特别难受
纠正:洗牙的酸疼可以忍受。不要太娇气!
洗牙确实不算好受。
牙石容易生长在那些不易清洁的位置,比如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而这个部位,本身就较为敏感,即使在没有牙周病的情况下,用金属器械触碰这个位置,也会引起一定的不适。
但这种不适,还是应该可以忍受的,希望大家能鼓起勇气。
另外就是,第一次洗牙时,因为牙石积存的比较多,医生需要用较大的功率反复清洁,不适感也就要多一些;等养成定期洗牙的习惯时,牙石不多,清理起来也就不那么难受了。
洗牙是一种治疗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代表着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
如果很久没有洗牙了,是时候给牙齿洗洗澡了。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