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中新网、北京青年报
内容整理:齐航
本期编辑:陈鸿
2016年北京两会分别于1月20日、22日召开。别以为庙堂之上的事情和小民无关,纵观过去的一年,一些屡见报端,深受北京市民关心的“热新闻“已经成为北京市政市情的风向标。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大概知道北京城未来什么样。
怎么能天天看到“阅兵蓝”?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2015年,北京收获了“阅兵蓝”,也首次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雾霾,如同空气中不能承受之轻,却沉重了人们的心情。空气质量,已经是全社会普遍给予极大关注的话题。
去年底,《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首次划出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的红线,即:2017年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左右,2020年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另外,北京清洁空气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进入尾声,到2017年,PM2.5年均浓度要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引用市委书记郭金龙的话就是:“去年一直到11月份北京PM2.5一年的数据显示有20%的下降,最后到了12月份,重污染让人彻夜难眠。”
北京人口调控,会影响到我吗?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北京“十二五”期间,人口增量开始放缓,从“十一五”年均增量50万回落至37.4万,这得益于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调整。
根据北京“十三五”规划建议,到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左右,这意味着城六区需要疏解200多万人口。
城六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主承载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重要区域,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关键区域。
城六区以外的平原地区,包括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平原部分,是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地和新增首都功能的主要承载区。
除此之外还有山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山区部分,是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都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保护地。
说到通州,未来的行政副中心什么样儿?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不少人担心,行政副中心建设起来后,北京市的交通状况是否会由单向拥堵变为双向拥堵?对此据了解,行政副中心把人口从市区疏解到通州之后,将会在通州实现工作、生活和学习一体化。“如果来回跑的话,会给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
今年通州将关停、疏解2000家各类企业,为行政副中心腾出空间。污染企业会就地“消灭”,不会向外疏解。而对一些不适合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企业,将采取和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合作的方式疏解。
这些企业尽管对空气没有污染,但不适合在通州发展。以家具产业为例,目前内蒙古已经有多家企业表示愿意合作建成产业园,而“灭掉”的都属于小商品、低端建材。此外,其余的部分会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提高教育资源方面,今年,通州区将与中心城区合作,引进3所市级名校,实施一体化管理。同时,年内力争2所学校实现招生,开工建设1所市教委直属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将做到与本校“同一个法人,同一个校长,同一个教学大纲,同样的老师。”使将来的孩子在通州上学与在市区上学没有区别。
通州区新建的四所医院在2017年之前都将投入使用,现在是按照160万人口的预期来建设医院(目前常住人口为130多万)。通州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完成所有公立医院的建设。北京全市千人口的病床开放数是5.1张,而通州仅为2.56张,医疗资源相对比较匮乏。按照千人口六张床的标准,通州的目标是9600张床,目前在数量上差距还很大。
交通问题是行政副中心建设面对的首要问题。在行政副中心建设中,要以通州为中心,重构综合交通体系,提升交通综合承载能力。避免建成后,北京交通状况从单向拥堵变为双向拥堵。未来应在行政副中心发展城铁,如修建从通州到首都机场的城铁等,强化行政副中心与京津冀区域的交通联系。此外,要以轨道交通为核心,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稳定、适度超前、互通互联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内外交通畅达的能力。
我所在的行业领域,会被疏解出北京吗?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2015年出现的新热词,腾退疏解、转型升级这样的字眼屡屡见诸报端,而地安门小天意、动批聚龙、红桥玩具市场等纷纷关张,2015年北京市撤并升级清退150家低端市场,关停退出一般性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26家。
2016年,将严控新增不符合首都功能的产业。严控新增教育、医疗及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等。严控在京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严禁在京审批或升格新的高等教育单位,严禁增加现有在京高等学校占地面积。严控医疗资源过度集聚,严禁在五环内新设立综合性医疗机构,鼓励和支持五环内现有医疗机构向外转移,严禁东城区、西城区增加医疗机构床位数量。严格控制在京新设或迁入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严禁京外中央企业总部迁入北京,严控新增的其他总部企业在城六区集聚。
天天这么堵,我们该怎么办?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据北京交通委发布,2016年将研究试点征收拥堵费,针对小客车、机动车实施更加严格的限行措施。
同时加快实施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将总里程提高到900公里以上,实现区区通轨道。推进3号线一期、12号线、17号线、19号线一期等中心城骨干线路建设。
以中心城为重点,完成北新华街北段、革新南路、受壁街等次干路、支路建设,打通“断头路”,消除“瓶颈路”,全部建成城六区微循环道路。
加快建成姚家园路、丽泽路等快速路,提高进出城交通效率,实现“环路+放射线”规划城市快速路网格局。
建设林荫绿道、重点商业街区空中和地下连廊、文保区慢行胡同,五环路内形成3200公里连续成网的自行车道路系统。
重点加强医院、景点等区域立体化停车设施建设,利用公共交通场站立体空间和道路桥下资源增设停车场,努力增加停车资源供给,同步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建设高效密集铁路交通网。加快京沈客专、京霸铁路、京张铁路等干线铁路建设,加快京唐、京滨、京石、城际铁路联络线(S6线)等城际铁路建设。加快建设清河、丰台、新北京东站等火车站,缓解北京北站、北京西站、北京站压力。
北京这座六朝古都,我们该怎么保护?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疏解非首都功能,也有利于旧城统一保护的提案,称设立中央区有利于旧城保护统一布局。在这次两会上,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提交了《疏解非首都功能形势下的旧城保护工作》提案,建议东城、西城区两区合并,建立北京中央区,以此提升古都保护的全局意识,科学规划北京市中央区疏解工作。
此前一份数据显示,1990年-2013年13年间,北京共拆除胡同639条,是前40年的3.1倍。另据清华大学统计数字显示,北京旧城传统风貌区面积仅占旧城面积的19.82%。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提出:“如果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工作中不重视古都风貌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就可能出现文化遗产保护形势的恶化”。
同时建议东城、西城两区合并,建立北京中央区,“设立中央区对于旧城保护统一布局有利,既可以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中,提高古都保护的理念,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进一步强化旧城整体保护作为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中指导思想之一,提升古都保护的全局意识,科学规划北京市中央区疏解工作”。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还呼吁,以市委市政府为首的机关、单位迁出旧城,作保护旧城遗产表率,“以后也应当不再在旧城区新建任何大型商业娱乐场所,不再向旧城内新迁入大型党政军机关和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列举了东城区翠花胡同被侵占的例子:翠花胡同东口被正在施工的嘉德艺术中心大厦侵占,近700年的胡同东段消失,黎元洪总统府围墙界碑险遭破坏。
以此为例,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提出:北京旧城整体保护有法规的规定,但是政府部门,甚至文保部门都缺乏古都整体保护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还在沿用旧的25片旧城保护区的概念,没有将旧城整体保护方针切实落实到北京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工作中。“可以预见,今后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工作中,旧城的文物遗产保护将面临巨大压力”。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提出:“市委、市政府职能部门、中央、部属、市属事业单位、一般军事单位等机构占用的一些文物保护单位或文化遗产资源,直至今天有的单位还持续造成遗产的破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如位于定阜大街的庆王府仍被某单位占用,内部违章建筑林立,王府围墙大量开门、开窗。”
初次之外,2016年将继续推动中轴线申遗,实施中轴线文物保护工程,继续开展天安门地区、景山寿皇殿古建筑、大高玄殿等文物保护修缮。传承“晨钟暮鼓”文化,开展钟鼓楼——地安门沿线建筑风貌整治,促进与什刹海、南锣鼓巷地区的整体风貌协调,增强区域文化氛围。
开展天坛、先农坛地区综合整治,完成天坛医院等单位外迁,整体恢复天坛风貌。加强优秀民俗民风的传承保护,结合核心区人口疏解和功能优化,恢复一批胡同、四合院、老字号,原汁原味展示老北京衣食住行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留住浓浓的乡愁。让建筑可以阅读,让历史开口说话。
北京的环境治理,跟我有什么关系?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首先应该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建成阿苏卫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2020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日。采用集中处理为主、原地分散处理为辅的方式,建设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建成丰台等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3000吨/日。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建成大兴等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厂。
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北京的水污染治理,由于比较隐蔽,所以大众关切的热度低了很多。2010年至今,北运河水质连续恶化。以北运河为代表,北京市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形势仍然严峻。计划建设的15座污泥处理设施,有10座至今尚未开工。

去年下半年,即将成为行政副中心的通州区已经在所有进京通道安装了车辆尾气检测器,检测不合格者不允许入京。此前环保部门称北京拟禁止外地大货车进入六环,如果该政策落地,将对改善空气质量起到很大作用。
今年通州区内所有的公交车辆将全部更换清洁能源,目前的环卫车辆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更换。全区的无煤化也在推进,2016年细颗粒物的下降目标为15%,高出市政府要求的6%。
评论区话题
未来,你想让北京变成什么样?